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265012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细说“独独 立阅读题立阅读题”交流材料 细说“独立阅读题”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 捷独立阅读是孩子们在阅读考查中失分最高的题型。有这样的一段童谣:“独立阅读,你悄悄地蒙上我的眼睛,每逢碰到你我就胆战心惊,可不管我怎样小心,成绩总是触目惊心。 ”老师们应该发现,孩子们每当考试遇上独立阅读题就如临大敌。一句话,独立阅读,孩子们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应该说孩子们经过日常阅读教学时随堂的各种能力训练,是足以应对测试的。问题出在考什么和怎么考上,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弊端一:考查者设计的独立阅读题型是比较单一的,评价是相对唯一的。

2、目前大多数的独立阅读检测题还是停留在对阅读客体(文章)静态的的分析上。非常单纯地着眼于文章的内容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比较常见的题型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 “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 “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 、 “分析文章的结构”等。于是,上课时,那些活生生的语言涵盖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消失了,剩下的就是考卷中那些支离破碎的对文章的“活体解剖”!你说孩子们哪能不感到索然无味?久了也就有抵触情绪,再然后这种心理障碍就升级为心理恐惧了,如此循环。有教育家风趣地将这样的测试方式打了比方:对一只摆在面前等你欣赏的美丽的大公鸡视若不见,而急于拿起夹子拔下一

3、根根羽毛用放大镜看个够。最后,只剩下满地羽毛和一只被拔光毛的没人理会的公鸡。别以为这只是笑话,这样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例:威尼斯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托大区的首府,有十万居民。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河、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威尼斯全市约有 150 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式各样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 100 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威尼斯全城有桥梁 400 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 1592 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该桥建在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

4、色,全桥由桥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克广场,这时,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威尼斯的船( )实际上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也是各种各样的( )集体乘坐的( )个人使用的( )出租的( )游览的( )应有尽有( )威尼斯的奇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1将短文分段,用“”在文中表示,写出第二段段落大意。 (4 分)2给文章的第五节加上标点符号。 (4 分)3读完全文你认为以下哪种讲法是对的,请打“” 。 (3 分)这篇短文主要是写(景) (状物)(叙事)的。看后这道试题后,我们不禁会问:究竟出题者要考查的是什么,为什么对如此简洁、清新的威尼斯一文视若无睹,不引导学生

5、欣赏,却把学生引导到如此枯燥无意义的分析中去?难道除此之外,这篇文章别无是处吗?这样的考查给人的感觉就像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拌上一大堆的白蜡让学生生吞下去。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缺乏对生动的阅读活动应有的立体的动态的考查,更没有把阅读本体(学生)置于考查的中心,体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感受、情感、记忆、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活动,展示他们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状况。糟糕的是,这样的考查活动在小学语文试卷中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测试中,为了检测考生的概括能力,评卷强调结果的唯一性,要求答题纲举目张,条理分明,逻辑合理。要知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求唯一答案本身就是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

6、扼杀。因此我们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测试题真的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 。弊端二:考查者自身对阅读能力的训练方向不明确。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首先,读者通过复杂的语言活动,把文本的外在语言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语言;同时,这一复杂的转化过程还伴随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以提供必要的相关文化背景支持。所以,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字、词、句、篇)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也称在文章中“走来回” )评价(个人看法或鉴赏)创造(独到见解或新的发现) 。看来,我们疲于奔命的仅仅是阅读过程的初级阶段感知和

7、理解。不可否认,这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但不能不看到阅读训练的高层建筑是评价和创造。其实这点认识中国的教育家们造就已经提出了。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教学仅仅等于逐句讲解的时候,便什么都谈不到了。读书不能够拘泥于文字,而应当驱遣着想象来看,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够领会它。假如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前文中例举的考查题,学生参与了考查就如“入宝山空手回” ,结果还是一无所有。现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作了明确的要求:低年级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作一些词语积累,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阅读一定量的儿歌、童谣、童话、寓言作品;

8、中年级要求让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高年级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纵观各年级阅读要求,既注重“经济基础” ,又着力发展“上层建筑” ,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注重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见解,有欣赏、审美的能力,有探究、创造的能力。看来要想真正考查出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师应该从纠正自己的认识,向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不断迈进。下面是网络上下载的一道独立阅读试题,用我校四年级学生进行考查,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其实,学生经过训练,具有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只是他们在考查中“英雄无用武之地”

10、。例:止咳灵说明书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内不得食用酸冷食物。(1)文中“本品”指_。 (2 分)(2)标题上“止咳灵”是一种_。 (2 分)(3)文中“服用”与“食用”都含“吃”的意思,但“服用”指_, “食用”指_。选用“服用” “食用”填空“甲鱼的_价值很高。感冒了,咳嗽起来,他_止咳灵。(5) “遵医嘱”的意思是_。九岁的丁兰咳嗽了,她应该吃_片。 (2 分)(6)结合你一次感冒的体验,说说你为什么会感冒,今后要注意些什么_(5 分)虽是说明文,但足以考查出孩子的理解、判断、运用的能

11、力,并且使得阅读和生活紧密联系。孩子们在考场上初见此题就兴奋不已,继而挥笔作答,答题时喜形于色,答题后失分也较少,真有点“快乐考试”的滋味。而且通过考试还增长了一些生活常识,何乐而不为?解决方案:转变思想,大胆革新,让孩子在独立阅读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我们找到问题所在不是目的,关键的是要解决,下面说说几点建议。1.从认识上说,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继续注重阅读基本能力的训练、检测。因为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是进行欣赏、创造的前提,任何时候我们不能试着让孩子在沙堆上建立城堡;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到培养欣赏、创造力是孩子阅读水平的高级目标。不要瞻前不顾后,厚此薄彼。2.从题型上说,在学

12、生初知课文文义的基础上,设计的题型要能引导和鼓励学生构建并运用阅读的广阔背景,针对文章“见仁见智” ,从文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番特殊感觉,要适合学生进行再创造的需要。例如人教版的新教材中就出现了许多像“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 “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 “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会是怎样” 、 “把这段文字画下来”等题型,就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现象。教材中有,考试又何尝不可?3.从考查的方式上说,试着开放独立阅读的考查,允许学生在考查中参照资料、查找工具书,有条件的可以上网查阅所需的资料。还可以试着开放考查的时间,允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所需阅读的文章读的透彻、深入,最后写

13、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想开一些吧,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时间长一些,方法多一些,也可能孩子们会更加主动些呢!4.从评价的角度上说,杜绝评价的唯一性,照顾学生思维的差异性,鼓励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从评价中体现阅读教学的人文关怀。要知道,孩子们是多么渴望老师对他们的奇思妙想大加赞扬啊!独立阅读,希望将来不再是孩子们的“天敌” ,想爱就爱,成为语文测试中一道发展能力、展示个性的靓丽的风景线。交流材料 细说“独立阅读题”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 捷独立阅读是孩子们在阅读考查中失分最高的题型。有这样的一段童谣:“独立阅读,你悄悄地蒙上我的眼睛,每逢碰到你我就胆战心惊,可不管我怎样小心,成绩总

14、是触目惊心。 ”老师们应该发现,孩子们每当考试遇上独立阅读题就如临大敌。一句话,独立阅读,孩子们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应该说孩子们经过日常阅读教学时随堂的各种能力训练,是足以应对测试的。问题出在考什么和怎么考上,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弊端一:考查者设计的独立阅读题型是比较单一的,评价是相对唯一的。目前大多数的独立阅读检测题还是停留在对阅读客体(文章)静态的的分析上。非常单纯地着眼于文章的内容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比较常见的题型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 “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 “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 、 “分析文章的结构”等。于是,上课时,那些活

15、生生的语言涵盖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消失了,剩下的就是考卷中那些支离破碎的对文章的“活体解剖”!你说孩子们哪能不感到索然无味?久了也就有抵触情绪,再然后这种心理障碍就升级为心理恐惧了,如此循环。有教育家风趣地将这样的测试方式打了比方:对一只摆在面前等你欣赏的美丽的大公鸡视若不见,而急于拿起夹子拔下一根根羽毛用放大镜看个够。最后,只剩下满地羽毛和一只被拔光毛的没人理会的公鸡。别以为这只是笑话,这样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例:威尼斯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托大区的首府,有十万居民。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河、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威尼斯全市约有

16、150 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式各样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 100 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威尼斯全城有桥梁 400 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 1592 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该桥建在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色,全桥由桥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克广场,这时,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威尼斯的船( )实际上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也是各种各样的( )集体乘坐的( )个人使用的( )出租的( )游览的( )应有尽有( )威尼斯的奇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1将短文分段,用“”在文中表示,写出第二段段落大意。 (4 分)2给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