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教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5786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江西省新余二中 徐明华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 “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能力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习

2、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难点:风的形成过程及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别。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

3、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4、情境教学法:5、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 Flash 动画,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三、教学过程:解决步骤:1、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播放 Flash 课件中插入的台风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大气运动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如下问题:大气为什么会运动?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大气是怎样运动的?从而导入新的课题。(板书课题:大气运动) 2、 知识准备: (1)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演示:在空地上烧废纸,让学生注意观察灰烬的运动情况,创设情境,引入正题。2并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2)一般情况下,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 空气密度大,气压

4、高,反之小。(3)一般情况下,空气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4)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有了以上知识后,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了。(板书:一、热力环流的形成)3、展示课件或在黑板上画出如下图:B(热) A(冷) C(热)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A、B、C 三地为什么会有冷热差异?A、B、C 三地气压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空气将发生怎样的运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到讲台上画出热力环流图。然后,再用课件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如下图)高 低 高低 高 低B(热) A(冷) C(热)4、据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实际上,一些用心的同学在老师讲解的过

5、程中就有可能发现了问题,如:为什么示意图上,海拔高处的气压比海拔低处的气压还高呢?为什么图上有的地方,大气从低压处流向高压处呢?等等。结论是: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板书: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各地冷热不均。 )5、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利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知识分析“城市风” 、山谷风、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展示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形成过程,将取得很好的较果。为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思考提供必要的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并培养、训练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球上冷热不均现象无处不在,让学生利用热力环

6、流的形成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更具有重要意义。36、案例分析: 下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居民发现,当地每天大气污染的程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试分析讨论当地大气污染的日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由于资金的原因,该城市的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布局暂时不能作大规模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减轻商业、文化及住宅区所受的大气污染? 河商 业 区住 宅 区 工 业 区7、承转: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大气运动有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水平方向上的

7、大气运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风,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风的形成知识。(板书: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解决步骤:1、旧知链接:(可让学生回答)(1)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2)等压线的定义: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的连线。(3)风向的定义:风的来向。(4) 、摩擦力方向的特点:与运动物体的方向相反。2、新知讲授:(1)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定义:促使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方向由高压指向,并且垂直等压线。(板书: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定义:)(2)形成风的三种情况:此内容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课件展示形成风的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 ,边展示课件,边讲解。并不断提醒学

8、生三个力与风向之间的关系。1015 1015 10151000 1000 1000水平气压梯度力 考虑地转偏向力 再考虑摩擦力风向 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加深和巩固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充分利用Flash 多媒体动画课件,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点,突破教学难点。为下面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4然后,要学生上讲台画出风向(以南半球为例) ,进一步巩固所学。(板书:2、形成风的三种情况) 3、问题探讨:利用物理学中“力的合成”知识,从理论上分析: (1)两个力作用下形成的高空风风向是否有可能与等压线斜交?(2)三个力作用下形成的近地面风风向

9、是否有可能与等压线平行?4、名题点击:下图中 ABCD 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 A、B 两点水的沸点为 99.95,C、D 两点水的沸点为 99.80。关于图中 O 点的风向正确的是:9.5 980ABC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5、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小结:一、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二、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三、形成风的三种情况: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再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6、作业布置:1、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 1) ,风向正确的是:2、让有 FLASH 知识的同学设计一个“热力环流的形成”的动画图,并在班上展示给学生看。讲练结合,不仅可以很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且学生对好的题目很感兴趣,容易接受,效果好。课后巩固和强化所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有学生提出此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学科间知识的迁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