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5717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第一课时 总第一课时课题: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并能举例说明;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人类生

2、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难点:信息的理解;信息基本特征的学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讲述:“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 1000 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邻桌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 2 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全班分成八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活动:1、和学生的

3、一起对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分析,比较理想的参考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2、小结:经过讨论分析后,初步得出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对于物质跟能量学生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很难就此理解较深,下面的实验在保证了物理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感觉剥夺实验” 。(课本提供事例)教师活动:请同学看教材,简单讲述事例。师生讨论:由“感觉剥夺实验 ”与“原始森林生存实验”,给出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二、信息的一般特征教师活动:1、信息载体的依附性。提问:武侠小说,令狐冲学的剑法,思过崖等。2、信息的价值性为了提高课堂的氛围,激发

4、学生兴趣,引入下面事例:讲述“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 7 个字,要价 150 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 7 个字是什么?”学生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猜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大脑。教师活动:(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与学生一起分析学生们猜测的结果,最后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此故事说明什么问题?2、引出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性,并强调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性有时是连在一起的

5、。3、信息的时效性4、讲述信息的共享性:它是信息独有的特征。是和物质、能量有区别的一个特征。本节课讨论马上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参与,让我们都有收获,我讲的内容大家都记在大脑力了,而我也依然记得这些信息,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信息有共享性。正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有两种思想。5、可伪装性教师活动:提出三国演义空城计,体现信息的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三、作业完成 P4 实践,同桌相互评价。教后感:本课是课程改革第一课,所以应该上的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主。通过很多有趣的例子介绍学科设置情况。与学生交流引入课程,提出意见,

6、在不知不觉中讲解,效果良好。不足在于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要提高。第一章 第二课时 总第二课时课题: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过程、方法目标: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人类休戚与共,需要我们善意对待、健康使用。教学重点:1 从四个方面看待信息技术发展历史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3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难点:1 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2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课本第 5 页的资料说明了信息的什么问题?学生活动:说明信息与先进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点出了信息技术这一主

7、题。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师活动: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8、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印刷术的发明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北宋平民毕 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 400 年电报、电话、广、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的限制电报: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情报人员使用最简单的电脑,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 电话:听一下壶胆里的声音电视:从黑白到彩色,频道增多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

9、信技术的普及应用教师活动:结论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是对以住信息技术的超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不同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断更新人类优秀文明。不同时代产生的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相互替化的关系。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只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有新事物的产生。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大众化的原因:时代和生产的要求,使需要受教育的人数急剧递增,迫使信息教育趋向大众化、普及化;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有责任有能力承担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其打造基础,提供人生发展需要;信息技术更要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让人们对虚拟网络不再存有迷感

10、,对电脑不再有恐惧之感。大众化的具体表现: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20 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DOS 操作界面与 GUI 操作界面:人性化界面、个性化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时间:20 世纪末)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受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3I特点:强烈的 身临其境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激发人想像的刺激性分类:虚拟实景技术(如:虚拟游览故宫博物院)、虚拟虚景技术(如:虚拟现实环境生成、虚拟设计的波音 777 飞机)练习:1、给下列的虚拟现实技术归

11、类:虚拟现实作战指挥模拟,飞机、船舶、车辆的虚拟现实驾驶训练,飞机、导弹、轮船与轿车的虚拟制造,虚拟现实建筑物的展示与参观,虚拟现实手术培训,虚拟现实游戏,虚拟现实影视艺术。2、虚拟现实技术与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的结合,将诞生人类的第 艺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TTS)-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语音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个方面:桌面应用、网络/电话系统应用和信息家电应用智能代理技术: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栓

12、索和过滤。如: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蜘蛛 程序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8bit=1B 1kb=210B 1MB=210KB 1GB=210MB 1TB=210GB练习:家中新买计算机的配置为:Intel 奔腾 4 2.8GHz/ 256M/ 80GB/50/15,其中通常用来表示 CPU 主频大小的是( )。(单选) A、Intel 奔腾 42.8GHz B、256M C 、80GB D、50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网络犯罪形式通过互联网末经许可便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设施,破解他人密码,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13、;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国家机密信息;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企事业单位存储的商业秘密和计算机程序;非法转移资金;盗窃银行中他人存款,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等。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谩骂、恐吓,制造谣言,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传播淫秽、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亵渎宗教,破坏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活动等。四、作业1、议题: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利用各种渠道,尤其是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交到老师的邮箱。(提交时间可以往后些,因为有相当部分同学

14、不懂利用网络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 3、目标:(1)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2)能充分认识到上网的正面和反面的影响。教后感:带着学生总结过去,憧憬未来。使用例子与个人体会相结构,比较贴近现实。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不足之处在于对发展趋势掌握资料不足,以后要注意对这方面的资料积累。第二章 第一课时 总第三课时课题: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从

15、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过程、方法目标:过程、方法目标: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教学难点:剖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引发思考-杨叔子打猪草的故事。教师活动:讲述“扬叔子年轻在咸宁劳动锻炼插队劳动时,有一天师傅要他去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那他又是如何识别猪菜从而出色、超额地完

16、成了任务的呢?如果是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两名同桌同学组合成探究小组,在 2 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答案分别为:(1)直接赶猪去吃猪菜通过现场观察。(2)从别人的口中得知。 (3)从书本中认识猪菜。教师活动:提问如果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会怎么调整?继续提问。学生活动:回答无法采用第一种方式,但可采用第 2、3 种方式。教师提问:那还是扬叔子院士年轻时候的故事,那现在 21 世纪各方面都这么发达的情况同学们又会怎么做?留给同学们作课后思考。二、举出两个人类主动获取信息例子,让学生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规律,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师活动:讲述刘蕾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过程并相继投影显示“获取明天郊区的天气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