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说课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256876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说课稿(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观摩课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落花生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说课稿课后反思说课稿公开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继续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的学习。 师:咱

2、们回忆一下,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共写了几件事? 二、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师:这篇课文最主要的内容讲的是哪部分内容?(议花生) 师:你怎么知道重点讲的是议花生?翻书看看,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占了多大的篇幅?共有多少自然段?(314 自然段) 师:那我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种花生、收花生得用多长时间呢?书中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可课文又用了多大的篇幅来写种花生和收花生的呢?也就是说,不是主要内容是次要内容,所以就可以略写,议花生是主要内容,所以就要详写。 课件一 三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师:那就让我们快速地阅读 1、2 自然段,哪句话最精炼?用最少的语言写出了很多的内

3、容。(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 师:作者用了短短 8 个字写出了几个月的事,真的很精炼。请人读出这种精炼的感觉。 (生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姐弟几个什么样的心情? 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惊讶) 师:从那个词感受到的惊讶?(居然)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很意外?(时间比他们想的还要短,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种,没经验,结果种出来了,意外不意外? )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好不好? 2、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过渡: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那天晚上的收获节吧! 3、学习课文重点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请大家默读

4、课文的 315 自然段,有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开始吧! (生默读课文,寻找自己的疑问) 师:看大家都读得差不多,把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谁呢? 生:天色不大好为什么父亲也来了? 师:父亲和孩子吃饭很平常,为什么用“难得”? 猜猜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 师:是,他跟我们平常想的一样,父亲可能工作很忙,忙什么?提示,快速的翻一翻课后的资料吧,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你说。 (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 ) 师:可能在忙什么? 师:介绍当时背景: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呢,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

5、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父亲也(来了)所以说,(很难得)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为什么说它最可贵?) 师:谁说花生的话是最重要的,是父亲.那天晚上我们谈论了什么?(花生的好处)花生都有什么好处?怎么谈论的?分角色朗读。 为什么说它最可贵?先得知道什么最可贵,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呢? 师:读课文的第十自然段,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的批注在旁边。如果有想法了,可以和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看一看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生默读课文,寻找

6、答案) 请生读第十自然段,其余的同学找出描写花生的句子。 师:老师刚才听同学读得有点心痒痒,我也想读,可以吗? 师读第十自然段,其余的同学找出描写桃子、石榴、苹果的句子 师:谁来说说,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我觉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贵,父亲就是要我们做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 ) 师:谁能读读课文的原文呀?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课件二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用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那对桃子、石榴、苹果的评价呢? (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

7、,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吧就说花生,说桃子干什么呀? (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非常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这样像做人,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张扬自满,这样我觉得很不好。 ) 师:其实呀,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挂在枝头,其实也就是炫耀吗?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你说这苹果要是长土里,那还是苹果吗?摇头了,不是。父亲其实就是在拿跟花生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对比) 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是那么的朴实无华。一个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够这么默默的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8、,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好不好? 课件三 (生齐读: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父亲说花生可贵是在于它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可贵,这正是父亲为什么说它最可贵的原因。课文读到这里,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不是。 ) 师:你们摇头了,说不是。不仅仅是在说花生,是在干嘛?你说。 (是在讲做人的道理。 ) 师:在讲做人的道理。哪句话明白告诉我们在讲做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

9、是很有用。 )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说说吧。 (我从这句话里的不好看,读出了花生不计名利的高贵品质。 ) 师: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 师:是的,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做人要外表可以丑陋一些,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 ) 师:他的意思是说外表丑一点没关系,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给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那天晚上,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话了吗?(明白了) 少年许地山也正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他说 课件四(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10、 师:什么是体面?(体面就是只讲以貌取人!) 师:还有补充的吗?(体面就是外表的东西好看,体面就是不要只看一个人的外表怎么样,要看他的内心美不美。 ) 师:读读这句话。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师:这句话是讲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没有。 ) 师:讲体面是没有错,关键是不能什么?(不能对别人没有好处。 ) 师:再次强调“只” (不能只讲体面。 ) 师:对了,不能只讲体面,不能只讲究外表光鲜好看,只顾自己生活的平实安逸,而要做有用的人,是的,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师:再请一生读。

1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师:那么孩子们什么是有用的人呢?(生讨论: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就是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好,能举个例子吗?哪些人是有用的人?(默默奋战的人。 ) 师:哪些人?哪些行业?(警察、义工、清洁工、老师我觉得我们要做给别人雪中送炭的人,我们要默默的给别人奉献,不能图虚名。) 师:刚刚大家说了不少,其实呀,在生活中有很多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他们都对这个社会有用,我们做人就要做 生:有用的人。 师:不要做 生: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老师也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到处都是满满一屋子书,

12、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 20 小时的课,抗日战争时间,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喊,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著名作家郭沫若评价他说,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和竞逐,及其恬淡。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他曾说,读出来吧。 课件五 师:读得特别好,孩子。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将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你知道?(生:因为他要提醒自己,时刻要做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师:说的多好,他把落花生的品质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 师:借物喻人。 (板书)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愿意做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 讨论做人的道理 四、延伸拓展、小练笔 师:作者由花生领

13、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又领悟到了什么?拿出你的笔,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公开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继续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的学习。 师:咱

14、们回忆一下,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共写了几件事? 二、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师:这篇课文最主要的内容讲的是哪部分内容?(议花生) 师:你怎么知道重点讲的是议花生?翻书看看,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占了多大的篇幅?共有多少自然段?(314 自然段) 师:那我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种花生、收花生得用多长时间呢?书中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可课文又用了多大的篇幅来写种花生和收花生的呢?也就是说,不是主要内容是次要内容,所以就可以略写,议花生是主要内容,所以就要详写。 课件一 三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师:那就让我们快速地阅读 1、2 自然段,哪句话最精炼?用最少的语言写出了很多的内

15、容。(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 师:作者用了短短 8 个字写出了几个月的事,真的很精炼。请人读出这种精炼的感觉。 (生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姐弟几个什么样的心情? 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惊讶) 师:从那个词感受到的惊讶?(居然)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很意外?(时间比他们想的还要短,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种,没经验,结果种出来了,意外不意外? )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好不好? 2、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过渡: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那天晚上的收获节吧! 3、学习课文重点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请大家默读

16、课文的 315 自然段,有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开始吧! (生默读课文,寻找自己的疑问) 师:看大家都读得差不多,把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谁呢? 生:天色不大好为什么父亲也来了? 师:父亲和孩子吃饭很平常,为什么用“难得”? 猜猜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 师:是,他跟我们平常想的一样,父亲可能工作很忙,忙什么?提示,快速的翻一翻课后的资料吧,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你说。 (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 ) 师:可能在忙什么? 师:介绍当时背景: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呢,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