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256230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听课反思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自己的花是让别 人看的人看的听课体会听课体会开课是从课题入手的,李慧老师让学生读课题,提出疑问。学生提问: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教师随着学生的提问,在课题上加了一个问号。接着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读课题。老师还让另外几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读课题,学生读完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最后让全班学生按问号读课题,强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这个疑惑。研读课文是紧紧围绕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这个问题展开思考的。要解决这个疑惑,首先得了解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老师没有这样直截了当地提问,而是让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提出问题:季先生对德国人养花有什么感受?

2、学生找出关键词:吃惊。老师顺势利导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为什么吃惊呢?这一提问解决的本质问题就是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带着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的理解体会德国人养花的特点,课堂上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家家户户、莞尔一笑,前四个词语主要是从德国人种花的特点来体会的, “莞尔一笑”主要是从德国人养花的态度体会的。 “正是这样。 ”在德国人看来养花是给别人看的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个结论不仅是对研读课文提出的问题:他为什么吃惊?的回答,更是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正是这样指的是怎样?学生回答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

3、的。教师接着把课题的问号改为句号。这个过程也是总结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又是承接了开课时对课题提出疑惑的解决。接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教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德国街头,去感受那花海的美丽。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朗读课文,想象德国美丽的街景。然后多媒体播放满是鲜花的德国街景。通过听觉、感觉、视觉的贯通,学生感受到了满街鲜花的美丽。在这样的体会中感受德国人这样养花的境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此时,教师又把学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分别写“我为人人” ,以及“人人为我”句子。在理解了德国人养花的境界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想对德国人说些什么?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读课题,根据学生的读把句

4、号换成了感叹号,表达出了对德国人养花境界的赞扬。这节课到此也戛然而止。回顾这节课,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通过课题标点符号的改变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标点符号的改变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全过程。听了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善于在课题上做文章。真是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开课是从课题入手的,李慧老师让学生读课题,提出疑问。学生提问: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教师随着学生的提问,在课题上加了一个问号。接着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读课题。老师还让另外几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读课题,学生读完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最后让全班学生按问号读课题,强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这个疑惑。研读课文是紧紧围绕着自己的花是

5、让别人看的吗这个问题展开思考的。要解决这个疑惑,首先得了解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老师没有这样直截了当地提问,而是让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提出问题:季先生对德国人养花有什么感受?学生找出关键词:吃惊。老师顺势利导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为什么吃惊呢?这一提问解决的本质问题就是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带着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的理解体会德国人养花的特点,课堂上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家家户户、莞尔一笑,前四个词语主要是从德国人种花的特点来体会的, “莞尔一笑”主要是从德国人养花的态度体会的。 “正是这样。 ”在德国人看来养花是给别人

6、看的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个结论不仅是对研读课文提出的问题:他为什么吃惊?的回答,更是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正是这样指的是怎样?学生回答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师接着把课题的问号改为句号。这个过程也是总结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又是承接了开课时对课题提出疑惑的解决。接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教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德国街头,去感受那花海的美丽。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朗读课文,想象德国美丽的街景。然后多媒体播放满是鲜花的德国街景。通过听觉、感觉、视觉的贯通,学生感受到了满街鲜花的美丽。在这样的体会中感受德国人这样养花的境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此时,教师又把学生引入到文章中

7、,找出分别写“我为人人” ,以及“人人为我”句子。在理解了德国人养花的境界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想对德国人说些什么?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读课题,根据学生的读把句号换成了感叹号,表达出了对德国人养花境界的赞扬。这节课到此也戛然而止。回顾这节课,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通过课题标点符号的改变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标点符号的改变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全过程。听了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善于在课题上做文章。真是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开课是从课题入手的,李慧老师让学生读课题,提出疑问。学生提问: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教师随着学生的提问,在课题上加了一个问号。接着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读

8、课题。老师还让另外几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读课题,学生读完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最后让全班学生按问号读课题,强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这个疑惑。研读课文是紧紧围绕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这个问题展开思考的。要解决这个疑惑,首先得了解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老师没有这样直截了当地提问,而是让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提出问题:季先生对德国人养花有什么感受?学生找出关键词:吃惊。老师顺势利导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为什么吃惊呢?这一提问解决的本质问题就是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带着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的理解体会德国人养花的特点,课堂上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花团锦

9、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家家户户、莞尔一笑,前四个词语主要是从德国人种花的特点来体会的, “莞尔一笑”主要是从德国人养花的态度体会的。 “正是这样。 ”在德国人看来养花是给别人看的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个结论不仅是对研读课文提出的问题:他为什么吃惊?的回答,更是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正是这样指的是怎样?学生回答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师接着把课题的问号改为句号。这个过程也是总结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又是承接了开课时对课题提出疑惑的解决。接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教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德国街头,去感受那花海的美丽。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朗读课文,想象德国美丽的街景。然后

10、多媒体播放满是鲜花的德国街景。通过听觉、感觉、视觉的贯通,学生感受到了满街鲜花的美丽。在这样的体会中感受德国人这样养花的境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此时,教师又把学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分别写“我为人人” ,以及“人人为我”句子。在理解了德国人养花的境界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想对德国人说些什么?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读课题,根据学生的读把句号换成了感叹号,表达出了对德国人养花境界的赞扬。这节课到此也戛然而止。回顾这节课,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通过课题标点符号的改变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标点符号的改变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全过程。听了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善于在课题上做文章。真是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