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256161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简 介一、总体内容变动移到上册从上册移来移到二上怎样认识教师工作? 用知识传授知识教书(教书匠) 用思想引领思想教育(教育家)二、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 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u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二、六单元) 。u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意义通分约分真分数和 假分数分数的 基本性质分数和小 数的互化分数的加法 和减法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分数的意 义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整十数乘一位 数估算不进位一次进位两次进位多次进位有关零的乘法末尾有零的乘 法例1例2例

2、1例3例2例4例6例7例5进位问题有0的问题竖式问题中间有零的乘 法积的 近似数小数乘 小数小数乘 整数运算定律 的推广连乘 乘加乘减小数乘法整数乘法转化迁移3. 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4 P60 4.继续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并在对问题解决的检验与回顾环节有所侧重。P20寻找信息和问题 分析问题寻找办法 对结果进行检验反思P78P465. 整套教材统一,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三、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主要是直观认识,初步感受特征,能够辨认 和区别。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一)内容的变化及变化原因1. 实验结果

3、的反馈2. 学生的心理特点(观察能力决定的)1. 结合直观和操作活动认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 、建立表象。 新增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七巧板,丰富拼 组内容),将原来一下例1折一折体会长方形 正方形边的特征的内容移到三上“四边形 ”单元中 。(二)教材编排和教学建议2. 注意渗透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命名分类描画巩固注意通过画、说、涂、拼 、剪等活动(直观操作)充分 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猜一猜,是什么图形?参见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2008年第11期,“认识图形”课案及评析 充分利用教材中渗 透的立体图形和平 面图形关系的素材 (主题图,练习第 6、7、8题),让 学生去体验、去

4、区 分 。2.图形拼组初步体会各平面 图形之间的关系。 直观地、用朴素 的语言描述,不要 求用规范的数学语 言、严格的证明拼 出来的是什么图形 。 3. 新增问题解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已有 的关于平面图形 的知识和活动经 验,用七巧板拼 指定的图形。使 学生继续经历解 决问题的一般过 程,并通过对七 巧板的实际操作 解决问题。4. 练习的编排(1)增加练习量。(2)丰富习题形式。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教学内容u 20以内的退位减法u 解决问题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一)内容的变化及变化原因减缓坡度(二)教材编排和教学建议1. 在计算方面,具体内容上无太大变化。 自主探索、体现算法多

5、样化(个性化)。2. 在细节上进行了完善。 主题图与例题进行整合。 计算方法呈现上的变化。 3. 新增的解决问题。 侧重于检测与回顾。 数量关系上的丰富。原实验教材: 问题、方法同步呈现, 教学组织不太流畅。 只呈现问题,未出现计算方法 圆片显示计算过程问题引导思路适当突出想加算减借助直观图让学生自己想 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 求另一个加数多余条件画图计算呈现了检测的方法: 重新回到情境中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操作,理解数量关系4. 加强针对性的练习。2011版课标评价建议中的要求:学期末每分钟8 10题(P53)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一、教学内容分类与统计(整理、记

6、录分类结果)(2011版的课程标准则将“分类”放在了“统计 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一)内容的变化及变化原因2.强调在分类基础上收集、整理呈现分类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 1. 变化: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二)教材编排和教学建议1.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入。 与统计编排思想相统一。 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修订时遵循了这一原则,让学生体现用统 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2. 两个例题层次上的变化。 分类标准。 整理和呈现结果的方式。问题分类计数呈现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 分类计数的方法: 直接操作分类后点 数出结果; 边数边画出象

7、形统 计图; 用图、数字结合按 多少排序记录分类 结果。 体会我们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计数:标准不同,分类计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问题分类计数呈现自己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实际问题引入 自己选定标准 分类计数 整理在简单的 统计表中 给定标准不同标准多样化的整理、呈现分类结果的方式自选标准解决问题用表的方式呈现3.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 体现准备性。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 格等)呈现收集、整理分类的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学 习的经验和兴趣,还不是学习正式的统计图表(无表头 )或统计量。因此要注意教学的度。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u 100以内数

8、的认识u 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u 解决问题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数的认识数 数比较大小数的组成读写数数的顺序 解决问题加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基本上涉及了数概 念的基本内容(如 数位、十进位、比 较数的基本方法) ,是认识多位数的 基础 以计数单位“个”“十” 为基础,认识100以内的数 (学生:会,但多数唱数) 指导:手口一致准确数 难点在数数过程中突破 (拐弯数,认识一百) 细节上的变化 (汉字,20为基础) 理解数的本质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数的 过程,同时体会以“十”为 单位?1.数一数有多少?2.数一数有多少,要 求让老师一眼就看出 来有多少?增加了整十数 组成的内容, 更加

9、突出了计 数单位“十” 。重视读写数的意义 结合组成按数位写数 小棒数数结果 计数器(数位的具体化) 对照数位写数对比的方法引入数数读写丰富数数的经验,加强数感的培养p35p38p40数的顺序整体编排变化不大。 将发现规律渗透其中 增加用规律解决问题 并没有用“规律”一词数的大小比较体现清晰的层次。 借助直观十位不同 借助计数器十位相同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方法细节上的变化数的大小关系用红球、蓝球、黄球 更易于学生数学语言 的表达和判断。留出自由的思考 空间解决的策略 -数的组成 -实际操作检测与回顾解决问题的同时, 加深100以内数的认识细节上的变化 一图四式 体现加减反之 间的关系 加深数的认识

10、摆一摆、想一想细节上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数 体验位值制思想-利用记录表呈现结果 -明确引导学生思考:规律、有序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u 人民币的认识u 简单的计算主要变化u 分为大面额、小面额两端认识(一小面额和进率的认识为主,简化简单的计 算内容)u 增加数学背景知识内容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认识一元以下换算单位进率五元以上兑 换 解决问题简单的计算认识人民币简单计算贴近实际的情境呈现了硬币、纸币两种形态的1元、5角、1角的人民币 关于分币:体现完整的人民币体系 不做过高要求 直接以硬币结合文字的等式呈现 了元与角、分与角之间的进率 简单认识第5套(最新版)的5-100元的纸币,只

11、要学 生能辨认就可以了。 兑换元币 兑换活动 以摆、换等 形式教学 (提供附页) 简单计算: 单名数化成 复名数 简单计算:重在策略 罗列(有序思考) 尝试调整 解决问题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一、教学内容u 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 情境更接近学生生活。2. 加强对算理的理解。3. 新增内容:小括号;解决问题。主题图:发书的情境 (“环保小卫士”的宣 传册 )对照摆小棒图呈现了 计数器图 为学生说的算法提供支持 两种对照: 一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 数加整十数对照; 一是用来演示算理的小棒图 与表示口算过程的算

12、式对照 将小棒图改为了计数器 计数器呈现算理更直观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 呈现了两种算理与算法 破十减合并减小括号 目的 : 可以增加式题的练习 形式 为后面学习长方形的 周长公式做好知识上的 准备 解决问题:连加和连减相同的数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如画图、操作、加法或减法计算、数数等 第七单元 找规律一、教学内容u简单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 在教材中多处渗透,在本册安排单元教学。2. 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7个例题减少为5个。解决问题明确“规律”找规律创造规律有循环组 实物数图形数有循环组 图形数数递增、递减 新增:有关系的3-4个数之间的规律 策略:找规律检验与回顾问题解决 通过画图利用规 律来解决 教学建议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重在培养善于观察、发现的意识。v找准知识点v确定思维点v选准方法点v明确放开点v坚持研究点v反思生成点研究教材关注点感 谢 观 看 和 聆 听Thanks For Appreci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