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247419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回归生活世 界的英语课堂界的英语课堂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案例以下是小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3B 教材中 Module 9Unit1 第一课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主要教学环节:一、出示 sweetspeanuts soupfruitcake的图片及相应单词音标,请学生试着尝试着读。教师肯定每一个正确的音(自主学习,提高兴趣) 。最后教师正音。二、由 sweets 作为突破口,教授 have some sweetspeanuts soupfruitcake 短语。教师拿出一块糖,说“have some sweets” ,并吃糖,使学生明白短

2、语含义。在 have some掌握后,利用知识迁移,自学另外四个短语。三、活动安排:学生说“have some sweets” ,说对了,教师照做,熟练之后,同桌互相操练have some sweetspeanuts soupfruitcake .随后教学句型“Can I have some ”?这个设计,我在四(3)班上时,学生感觉新奇,看到我真吃糖了,他们特别兴奋,说得欲望很强。短短的 40 分钟在笑声中过去了。我自己感觉这堂课成功了。但在 10 分钟后,四(4)班开始的教学,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环节进行得顺利,但当进行第二环节时,在我读“have some sweets”并吃糖的

3、时候,我听见有位学生小声说:“老师我口渴了,我想喝水。 ”我突然意识到:上一节是体育课学生活动剧烈,外面天气热,能不口渴吗?现在看我吃糖,肯定是“望糖兴叹”啊!再看学生,个个脸上汗涔涔,面对这真实的表情,我想:“何不就地取材,利用办公室里暖瓶里的开水教学呢?”于是我微微一笑,赶忙向学生请了几分钟的假,快速去办公室提来暖瓶开水和拿来一些一次性口杯,赶忙倒好一杯水,对刚才小声说话的学生说:“have some water” ,指指他,又指指我手中的水杯。他明白了,上来拿水喝。这下,孩子们都举着手高声喊:“have some water” 。我告诉学生,如果征得老师同意,就可以喝水了。随即我又趁机引

4、出本课重点句型 :“Can I have some water?”让学生学说并要求他们用此问句举手提问我,当我点头说:“Yes,please!”时,他们是多么的高兴和满足啊!我感觉到知识和生活在融合,所以我调整了教学计划,满足了所有学生的“Can I have some water?”的请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同时,他们还可以拿着水杯,去征求同学的意见。我趁热打铁,提供给学生另外五个短语 have some sweetssoupfruitcakepeanuts。到下课的时候,学生都已经自主提问了。【思考】(1)课堂有时间、空间的限制,那么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可行吗?(2)课堂上虚拟的语言情

5、景很多见,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创设真实的语境或者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必要吗?毕竟前者的创设要容易的多。(3)如果可行且有必要,那么又如何创设呢?【分析】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将回归生活世界,植根于生活的土壤,目的是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升华、完善生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而要真正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教师能适时、适宜地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这种语境中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进行表情达意、来进行交际。然而,目前课堂上多见的是教师精心设计模拟的或者说是虚拟语言情景。例如:当学生学完诸如句型“Whats your name ?

6、 How old are you? .”以后,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询问姓名、年纪、班级等问题,显而易见是毫无信息差的交际,是明显的虚假交际。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情景和这种层次的交际也是有必要的。它能帮助学生尽快的地熟悉语言材料并学会初步运用,为以后的真实交际打下基础;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层次的交际上是不够的,学生往往会误认为他们所进行的交际仅仅是为了帮助加深对新学语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显然这是本末倒置。课堂上学习语言知识是为了进行在真实生活情景中的语言交际。所以,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真实的语言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在时空有限的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语境,现实吗?可行吗?我想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

7、念是否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而不是学习的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第二堂课,我及时感受到了学生内心的需要,从他们的生活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真实情境联系起来,以水激趣,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交际场合,营造了英语交际氛围,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和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反观第一堂课, ,也正是因为学生没有了非常想喝水的需要,所以虽然按我的预设成功了,但从效果上看,无疑是有生活体验的第二节课更加生动鲜明。因此由这第二节课给了我一

8、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这两节课虽然教学内容一样,但学生不一样。教师不能光从一个“模子”走出来又落入另一个“模子”中。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为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是僵化的、线性化的流程,而应该是灵活调试的,应该根据学生和内容需要来设计的。课堂教学也没有固定的程序。过于线性化的课堂程序,有时会中断、淹没课堂的个性化,这样也就缺失了课堂的丰富性,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生命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呈现。这种课堂似乎缺少了一份真实。课前教师备课是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但在现场教学中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性的超出预设之外的东西。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有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学生的语言使之能更好地、更

9、多地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让这些真实的情景发生在课堂上,这样真实的语境便能产生了。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案例以下是小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3B 教材中 Module 9Unit1 第一课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主要教学环节:一、出示 sweetspeanuts soupfruitcake的图片及相应单词音标,请学生试着尝试着读。教师肯定每一个正确的音(自主学习,提高兴趣) 。最后教师正音。二、由 sweets 作为突破口,教授 have some sweetspeanuts soupfruitcake 短语。教师拿出一块糖,说“have some sweets” ,并吃糖,使学生明白短语

10、含义。在 have some掌握后,利用知识迁移,自学另外四个短语。三、活动安排:学生说“have some sweets” ,说对了,教师照做,熟练之后,同桌互相操练have some sweetspeanuts soupfruitcake .随后教学句型“Can I have some ”?这个设计,我在四(3)班上时,学生感觉新奇,看到我真吃糖了,他们特别兴奋,说得欲望很强。短短的 40 分钟在笑声中过去了。我自己感觉这堂课成功了。但在 10 分钟后,四(4)班开始的教学,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环节进行得顺利,但当进行第二环节时,在我读“have some sweets”并吃糖的时

11、候,我听见有位学生小声说:“老师我口渴了,我想喝水。 ”我突然意识到:上一节是体育课学生活动剧烈,外面天气热,能不口渴吗?现在看我吃糖,肯定是“望糖兴叹”啊!再看学生,个个脸上汗涔涔,面对这真实的表情,我想:“何不就地取材,利用办公室里暖瓶里的开水教学呢?”于是我微微一笑,赶忙向学生请了几分钟的假,快速去办公室提来暖瓶开水和拿来一些一次性口杯,赶忙倒好一杯水,对刚才小声说话的学生说:“have some water” ,指指他,又指指我手中的水杯。他明白了,上来拿水喝。这下,孩子们都举着手高声喊:“have some water” 。我告诉学生,如果征得老师同意,就可以喝水了。随即我又趁机引出

12、本课重点句型 :“Can I have some water?”让学生学说并要求他们用此问句举手提问我,当我点头说:“Yes,please!”时,他们是多么的高兴和满足啊!我感觉到知识和生活在融合,所以我调整了教学计划,满足了所有学生的“Can I have some water?”的请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同时,他们还可以拿着水杯,去征求同学的意见。我趁热打铁,提供给学生另外五个短语 have some sweetssoupfruitcakepeanuts。到下课的时候,学生都已经自主提问了。【思考】(1)课堂有时间、空间的限制,那么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可行吗?(2)课堂上虚拟的语言情景

13、很多见,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创设真实的语境或者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必要吗?毕竟前者的创设要容易的多。(3)如果可行且有必要,那么又如何创设呢?【分析】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将回归生活世界,植根于生活的土壤,目的是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升华、完善生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而要真正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教师能适时、适宜地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这种语境中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进行表情达意、来进行交际。然而,目前课堂上多见的是教师精心设计模拟的或者说是虚拟语言情景。例如:当学生学完诸如句型“Whats your name ?

14、How old are you? .”以后,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询问姓名、年纪、班级等问题,显而易见是毫无信息差的交际,是明显的虚假交际。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情景和这种层次的交际也是有必要的。它能帮助学生尽快的地熟悉语言材料并学会初步运用,为以后的真实交际打下基础;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层次的交际上是不够的,学生往往会误认为他们所进行的交际仅仅是为了帮助加深对新学语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显然这是本末倒置。课堂上学习语言知识是为了进行在真实生活情景中的语言交际。所以,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真实的语言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在时空有限的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语境,现实吗?可行吗?我想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

15、是否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而不是学习的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第二堂课,我及时感受到了学生内心的需要,从他们的生活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真实情境联系起来,以水激趣,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交际场合,营造了英语交际氛围,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和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反观第一堂课, ,也正是因为学生没有了非常想喝水的需要,所以虽然按我的预设成功了,但从效果上看,无疑是有生活体验的第二节课更加生动鲜明。因此由这第二节课给了我一个

16、很好的启示,那就是:这两节课虽然教学内容一样,但学生不一样。教师不能光从一个“模子”走出来又落入另一个“模子”中。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为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是僵化的、线性化的流程,而应该是灵活调试的,应该根据学生和内容需要来设计的。课堂教学也没有固定的程序。过于线性化的课堂程序,有时会中断、淹没课堂的个性化,这样也就缺失了课堂的丰富性,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生命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呈现。这种课堂似乎缺少了一份真实。课前教师备课是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但在现场教学中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性的超出预设之外的东西。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有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学生的语言使之能更好地、更多地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让这些真实的情景发生在课堂上,这样真实的语境便能产生了。回归生活世界的英语课堂案例以下是小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3B 教材中 Module 9Unit1 第一课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主要教学环节:一、出示 sweetspeanuts soupfru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