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45331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8.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循环系 统In 1628 Harvey published An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Motion of the Heart and of the Blood in Animals which explained how blood was pumped from the heart throughout the body, then returned to the heart and recirculated.第一节 概述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 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一、血液循环的意义新陈代谢:运输代谢原料、代谢产物; 体

2、液调节:运输激素或其它体液因素;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液防卫功能等。人体死亡的标志:心跳呼吸停止 脑死亡二、体循 环与肺循 环鱼类的单循环第二节 心脏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二肺之间, 约三分之二在中线左侧。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 方。心脏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外观象 桃子。对于成人而言,体积大约是自己的拳头那 么大,重约350克。 二、心脏的结构(一)心脏的基本结构心脏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心脏 的内部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四个腔室,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部,心室位于下部;两房之 间以房间隔. 两室之间以室间隔分隔。心房和心室之间经 房室口相

3、通;房室口附有房室瓣,右心房. 右心室间为三 尖瓣,左心房. 左心室间为二尖瓣。右心房与上. 下腔静脉 相接,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左心房与肺静脉相接,左心室 发出主动脉。全身血液经上. 下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再 经三尖瓣进入右心室,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肺内血液经 肺静脉回流左心房,再经二尖瓣进入左心室,最后由左心 室射入主动脉,供应全身组织器官。 (二)心壁的组织结构心壁:由内向外分为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 膜3层。心内膜又分为内皮和薄层的结缔组织构成的 内皮下层,内皮与心内膜下层心的大血管的内内 皮相连续。 心肌层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心外膜主要为浆膜 (三)心脏特殊传导系统起着控制心脏节律性活动

4、,并协调房、室肌细胞 按一定时间顺序发生兴奋和收缩的作用。位于心 内膜下,包括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交界、 房室束及其分支和末梢浦肯野纤维网。由特殊分 化的肌细胞组成。 窦房结:P细胞及过渡细胞房室结:房结区,结区,结希区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组成和分 布三、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性(一)兴奋性 心室肌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 约-90mV。膜对K+的通透性较高,对其它离子通透性很低,K+ 顺其浓度梯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至平衡电位。动作电位 与骨骼肌细胞明显不同,主要分为5个时相.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细胞膜两側的离子浓度梯度为驱动力,细胞膜 相

5、应离子通道开放为前提,进行跨膜转运。0期:快Na+通道激活,并出现再生性 Na+内流,形成Na+内向电流。使0期去极速度 快,幅度大,这类细胞称为快反应细胞。快Na+通道的特点 电压依从性,阈电位70mV 激活快、失活也快。 可被TTX或细胞膜的持续低极化状态阻断 。1期:Na+通道失活,Na+内流终止,出现一过性外向离子 流(Ito) 目前认为Ito主要由K+外流形成。 阻断剂:四乙基铵和4-氨基吡啶2期:Ca2+内向电流和K+外向电流综合的结果早期;外向电流=内向电流,膜电位0mV左右晚期:外向电流内向电流,膜电位趋向降低 慢Ca2+ (L型钙通道)通道的特点:电压依从性,阈电位40mV。

6、激活慢、失活也慢。可被异搏定、Mn2+阻断。3期: K+外向电流。Ca2+ 通道失活,Ca2+ 内流停止,同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 增加。在-60mv时Ik1激活,K+外流,复极加快。4期:Na+K+泵(3Na+交换2K+)Na+-Ca2+交换(3Na+交换1Ca2+)2. 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动作电位时程 长,不应期长, 绝对不应期一直 延长至机械活动 的舒张期开始之 后。3.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正常心脏是按窦房节发出的兴奋信号进行节 律性活动的。在心肌一次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 之后,人为的刺激或来自其它异常起搏点的信号 可使心肌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为期 外收缩或期前收缩。期前兴奋也有自

7、己的不应期 ,当窦房节传来的信号刚好落在期前兴奋的不应 期内时,就不能引起心肌的兴奋和收缩。这样, 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室 舒张期,称代偿间歇。(二)自动节律性心肌能自动地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的能力称为自 动节律性。心脏内特殊传导系统(房室结的结区除外)的细 胞均具有自动节律性人和哺乳动物心脏正常起搏点是窦房结1. 窦房节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形成机制电位特征:RP:不稳定,能自动去极 化最大舒张电位。AP:分0,3,4三个时期,无1期和2期。2. 正常起搏点与潜在起搏点窦房结:约90-100次/分房室结:约40-60次/分浦肯野纤维:约15-40次/分正常起搏点(pacemake

8、r)和窦性心律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抢先占领超速驱动压抑抢先占领:由于窦房结自律性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当潜在 起搏点4 期限自动去极化尚未达到阈电位水平时, 已被窦房结传来的冲动所激动而产生动作电位, 其自身的自律性无法表现出来。一旦外来兴奋驱动突然停止,该起搏点自身需 要一定时间才能从被压抑状态下恢复过来,这种现 象称之。 形成的机理:潜在起搏点被动兴奋的频率远远 超过其自身的自动兴奋频率,并且这种长时间的“ 超速”兴奋,对其自身的兴奋产生了抑制效应,超速压抑的程度与两个起搏点自动兴奋频率的 差别平行,频率差别越大,抑制效应愈强。超速压抑(三)传导性心肌在功能上表

9、现为合胞体,心肌细胞膜任何部 位产生的兴奋不但可以沿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 能通过细胞之间闰盘的低电阻缝隙连接传到另一 个细胞,因此整个心肌可同步收缩。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房室交界(0.02-0.05m/s ) 房室束(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 (1.5-4m/s)心室肌 (0.5m/s)窦房结 左、右心房 (0.3m/s) 心房肌优势传导 通路(1m/s)(四)收缩性“全或无”收缩有效不应期长,不会发生强直收缩收缩时对细胞外Ca2+依赖性强四、心动周期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 ,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如心率为75次/min,则每 一个心动周期约0.8秒。舒张期长于收

10、缩期,全 心舒张期0.4s,这有利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心 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 缓慢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心脏泵脏泵 血过过程主动动脉内压压 左心室内压压左心房内压压心音心室容积积五、心音心音的定义: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 动而产生的声音称为心音。第一心音:音调低,历时较长,标志心室收缩开始第二心音:音调较高,历时较短,标志心室舒张开 始正常心音六、心电图(ECG)将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位,记录整个心 动周期中心电变化的波形图。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 QRS 综合波表示心室的除极 化 T和U波由心室复极化

11、形成S-ANS-ANA-VNA-VN五、心泵功能评定1. 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出的血量(70ml)。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容积6080ml120130ml5060 2. 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每分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56L/min随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运动、情 绪激动、怀孕时);女子较相同体重男子的心输 出量约低10。心 指 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 积的每分心输出量。3.03.5L/min.m2六、心泵功能的调节1. 每搏输出量的调节(1) 前负荷 (心舒末期容量) 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也称异长

12、自身调节 前负荷 (心舒末期容量) 心肌初长度 心肌收缩力 心搏出量 异长自身调节:心 肌收缩力能随心肌初长 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 。意义:能精细调节每 搏输出量。Starling定律:心脏不依赖神经-体液因素自身调 节并平衡心搏出量与回心血量之间关系的现象。(2) 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等长自 身调节)指心肌在前、后负荷不变(心肌初长度不 变),而改变肌缩程度、速度和张力等方面,实现调节每搏输出量的内在特性。意义:能对持续的、剧烈的循环变化有强 大的调节作用。2. 心率对每分输出量的影响40180次/分 心率每分心输出量180次/分 心率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 ) 充盈量每搏出量每分

13、心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在恒定的条件下,心率是调节心输出 量的主要因素。心率和心缩力是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一定范围内,心率可使心输出量。第三节 血管n人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釉质及上皮 等处以外血管遍及全身。 n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种 n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有:对称性疏密及粗细与功能相适应常与神经伴行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一)动脉动脉是运血离心的管道,管壁较厚,可分三 层:内膜菲薄,腔面为一层内皮细胞,能减少血 流阻力;中膜较厚,主要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 大动脉以弹力纤维为主,中、小动脉以平滑肌为 主;外膜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可防止血管 过度扩张。动脉壁的结构与其

14、功能密切相关。大动脉中膜弹力纤维丰富,心室射血时, 管壁被动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弹性回缩,推 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特别是小动 脉膜平滑肌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或舒张以改 变管腔大小,从而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 动脉在行程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 毛细血管。(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管径 约8 10m,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毛 细血管彼此吻合成网,除软骨、角膜、晶状体、 毛发、牙釉质和被覆上皮外,遍布全身各处。一 般在代谢旺盛的器官(如心、肝、肾等),毛细 血管网稠密,在代谢较低的结构(如肌腱、平滑 肌等)则较稀疏。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薄,

15、通 透性大,管内血流缓慢,是血液与血管外组织液 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三)静脉静脉vein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静脉由毛细血管汇合而成,在向心回流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 逐级汇合,愈合愈粗,最后注入心房。与相应动 脉相比,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容血量 较大。弹性贮器血管 指主动脉、肺动脉 、主干及其发 出的最大分支。分配血管 从弹性贮器血管以后到分支为小动脉 前的动脉管道,功能是将血液输送到各器官组织 。毛细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指小动脉和微动脉交换血管 指真毛细血管毛细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指微静脉,容量血管 静脉二、全身重 要血管概 述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由左心室发出,

16、先 斜向右上,再弯向左后,沿脊柱左前方下行,穿 隔主动脉裂孔入腹腔,至第4腰椎下缘处分为左、 右骼总动脉。依其行程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和降主动脉。降主动脉又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 ,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上腔静脉系上腔静脉系由收集头颈、上肢、胸壁及部分胸腔 脏器血液回流的诸静脉组成。主干为上腔静脉, 它借各级属支主要收集膈以上,上半身的静脉血 ,最后流入右心房。 下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由下腔静脉及其各级属支组成,收集 膈以下下半身的静脉血,最后注入右心房。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 壁的侧压力。单位:帕(Pa),1mmHg等于 0.133kPa 各段血管 的压力梯度: 主A:100mmHg 小A:85mmHg Cap:30mmHg V始:10mmHg 心房(大V):0(一)动脉血压正常值与 测量 收缩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