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238840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8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 报表本章介绍了企业合并的方式,阐述了企业 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 结合法;系统介绍了控股合并条件下编制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和基本原理;股 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股权 取得日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本章范围学 习 目 标 了解企业合并动因和企业合并的方式 理解企业合并的方式与企业合并会计方 法的关系 掌握企业合并中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基 本原理及会计处理 理解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和合并理 论 明确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掌握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第一节 企业合并及会计处理问题 第二节 企业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合并会计报表的基本原理与

2、方 法 第四节 股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 制 第五节 股权取得日后合并报表的编制第一节 企业合并及会计处理问 题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实行股权联合或获得另 一个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将各独立 的企业组成一个经济实体或一个企业集团的行 为。目的在于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组合,调整产业 结构,提高经营综合效益和规模效益,推动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一、企业合并的涵义与动机企业合并:n降低生产经营成本n降低风险n取得无形资产n尽快进入市场二、 企业合 并的形式按合并的法律形式分类按合并的法律形式分类按照企业合并所涉及的行业分类按照企业合并所涉及的行业分类按照企业合并的性质分类按照企业合并的性质分类吸

3、收合并 控股合并 纵向合并混合合并 横向合并购买性质合并 股权联合性质合并创立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前后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分类按照企业合并前后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分类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 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 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三、企业合并的会 计问题

4、企业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n 企业合并后的会计处理:合并方式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合并以后的会计处理合并以后的会计处理第二节 企业合并过程的会计处 理国际上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应用的历史选择 美国:1)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权益结合法 使用的泛滥 2)1970年8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16号 意见书“企业合并”对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提 出了12个条件的严格限制,权益结合法的滥 用得到遏制 3)2001年7月,FASB发布了SFAS141“企业合并” SFAS141相对之前的APB16有两点主要变化:其一,取消 权益结合法;其二,

5、并购商誉不摊销,只做减值测试 IASC IASB:1)IASC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一企业合并允许使用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但同时对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规定了 严格的限制条件 2)2004年3月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 并取消权益结合法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规范的沿革:1995年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1996年 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请示的复函1997年 企业兼并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1999年 关于资不抵债公司合并报表问题请示的复 函2000年 企业会计制度2002年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 准则有关问题解答2003年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 则有关问题解答(二)我国企业应用

6、合并会计方法的现状分析 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在会计规范和实务中存在冲突 截至2003年12月,我国证券市场共发生16起 换股合并 ,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权益结合法参与合并企业清华同 方合并 鲁颖电 子新潮实 业合并 新牟股 份华光陶 瓷合并 汇宝集 团大众科 创合并 无锡大 众净资产 收益率权益结合法 (%)12.2311.177.2511.07购买法(%)6.356.56-1.969.73每股收 益权益结合法 (元)0.620.310.170.26购买法(元)0.430.23-0.090.25合并会计方法对合并后利润影响的比较2004年月日,集团完成对通讯 的吸收合并,实现整体上市。因为使用权益结

7、合法处 理企业合并,其净资产比购买法下减少亿 ,占集团净资产比例为,同时净 利润比购买法下多亿,年上半年净 资产收益率高出结论:缺乏规范将使合并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也使 投资者不了解合并所使用的会计方法。合并会 计方法选择的混乱,使证券市场的投资理性受 到削弱,制订合并会计准则刻不容缓。一、购买法(一)购买法的基本原理 购买法是假定企业合并是一个企 业取得另一个企业净资产的一项交易 ,与企业购置普通的资产交易基本相 同。 购买成本购买成本 购买企业应根据购买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购买企业应根据购买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 物的金额或企业所放弃的其它资产和承担的债物的金额或企业所放弃的其它资产和承

8、担的债 务的公允价值,加上可直接归入购买成本的费务的公允价值,加上可直接归入购买成本的费 用作为购买成本。用作为购买成本。 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 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 出的资产或承担的负债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 允价值.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 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 用,应当计入合并成本但不包括为企业合并发行的权益性证券 或发行的债务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 ,这部分费用应抵减权益性证券的溢 价发行收入或是计入所发行债务的初 始确认金额。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可辨认净资产为可

9、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与负债可辨认净资产为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与负债 公允价值的差额。公允价值的差额。 可辨认资产与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辨认资产与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 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 应收款项 存 货 固定 资产有活跃市 场的市场 价格 没有活跃 市场 估 价 负债 或有 负债短期 负 债按帐面 价值长期负债 按适当折 现值在购买日能可 靠计量的,确认 为预计负债FV的确定: n 有活跃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按活跃 市场中的市价 n 应收款,短期按应收金额;长期按折现后金 额 n 存货,原材料按重置成本在产品按产成品售价减去加工成本, 税费以及合理的利润产成品按售价减相关税费以及合理的利 润

10、 n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权益性投资,按金融工具准则 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n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无形资产活跃市价 同类或类似资产市价估值技术 二、权益结合法 要点按被并企业原账面值入账 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盈利并入合并企业报表换入与换出股本账面值差额调整股东权益(一)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原理 由于合并各方将企业作为各合并企业 股东权益的一种联合,而不视作购买行为, 因此,参与合并的各企业的资产、负债按原 来的账面价值记录,合并结果不会产生商誉 或负商誉。合并过程的费用递减合并后的净收益 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采用权益结合 法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 买法组织核算

11、。比较项目权益结合法购买法所并入净资产的计价基础原始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是否确认商誉不确认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并 在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合并当年所并入的被购并企业会 计收益的起始时点期初为起始时点,包括了整个 会计年度的会计收益以合并日为始点,不包括合并 日前的会计收益被并入企业的留存收益转入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所有 者权益项目中去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予以 冲销合并费用的处理与合并事项有关的直接费用计 入当期费用与合并事项有关的直接费用增 加购买成本合并日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的主要区别、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 则 (从最终控制方角度确定相应的处 理原则) )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

12、产和 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 ,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和负 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注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合并方采用的 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 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相关项 目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有关资产 、负债的入账价值。 )合并中不确认损益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相对于支付 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 额,不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不影响合并当期利润 表,有关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首先 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3、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 留存收益。、会计处理()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日的确定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 对被合并方控制权或净资产的日期 问题一:该项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问题二: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问 题。 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号 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应以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 份额作为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的,该初始投资成 本与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的余额不足冲减的

14、,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为支付对价按发行股份 面值总额作为股本或实收资本,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 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 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 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 新准则体系下资本公积的构成: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 n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n可供出售金融资产FV变动 n有效现金流量套期中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n股份支付 n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时产生的差额 n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间的转 换 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 编制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基本

15、原则:视同合 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间 一直存在。 n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被并方的资产与负债时,按原账面 价值计量留存收益的调整:对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 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归属于合并方 的部分,按下列规定,自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留存 收益。有关调整应以资本公积的账面余额减记至零为 限.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后,合并方账面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贷方余额大于被合 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自“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 和“未分配利润”合并工作底稿中调整分录:借:资本公积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后,合并方账面资 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贷方余额小于被合并方 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在合 并资产负债表中,应以合并方账面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或股本溢价)贷方余额为限,将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 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 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因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余额 不足,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在合并资产负 债表中未予全额恢复的,合并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 说明这一情况。【例】、公司分别为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公 司于年月日自母公司处取得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