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9235129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参考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理与心理与健康健康第一次平时作业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1. 人口膨胀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增长而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提高很少。人口膨胀会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2. 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3.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4. 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独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劫难的痛苦体验。5. 压力:压力存在

2、与外部世界,通过施加外部刺激引起心理的反应;压力是人内部的精神挣扎、紧张、焦虑,甚至涉及感知到伤害时的惊恐;压力来源于躯体唤醒。二、不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D 4.ABCD 5.A 6.AC7.AD 8. ABC 9.ABCD 10.ACD三、简答题1. 第一,原有价值正在消解,新的价值观没有树立,在生活中找不到可以作为标尺的价值标签 ,出现价值混乱。第二,心理失衡现象日趋严重。第三,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使人们在学习、就业上的压力加大。第四,网络一来群体在扩大。第五,归属感确实现象在人群中扩散。2. 第一,心理健康者有工作,能够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

3、获取成就,他乐于工作,能够从工作中满足。第二,心理健康者有朋友,他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常多于反面的态度。第三,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悦纳自己,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与无法不久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做无谓的怨尤。第四,心理健康者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做出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够作健全的、有效的适应,他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处理,不企图逃避。3. 悲观者的处事特征:(1)最坏的打算.(2)周密的心理安排,将焦虑具体化。乐观者的处事特征:(1)对未来始终充满信心。 (2)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处事方式

4、。 (3)积极2地应对挫折。四、材料分析题。1. 超级病毒的例子让我们明白,医学并不能解决所有健康生活所需要的身体安全问题,而巫术的见证人中的事例则让我们明白,我们的心里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综合这两者,那就是:健康的生活必须是躯体处于强壮和精神充满活力的状态。心理学关注健康的促进和维护,关注社会的稳定性,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卫生保健费使用的情况。大量日常生活经验证明,危险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发生疾病和导致异常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科学研究又进一步告诉我们,健康行为是由情感与动机、赞赏与惩罚、态度与信念、心情与特性等多因素模型唤起的。自然而然,这些都强有力地证实了心理学对健康生活

5、的影响。2. 强迫症状指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得分在 20 分以上,强迫症状较 明显。得分在 10 分以下者,强迫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标明个体越无法拜托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在此种症状上表现越不明显,没有出现强迫行为。3. 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很容易让人产生压力,这被称为“应激巨砾” ;此外,一些生活中的小烦恼也能带给人压力。当几件能给人带来压力的事情一起发生的时候,心理压力就会剧增。特别是几件重大事故接二连三发生的时候,人更是可能处

6、于崩溃的边缘,甚至完全崩溃。这是压力的累积肖英,事件越严重,数量越多,持续事件越长,影响就越大。心理与健康第二次平时作业心理与健康第二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1. 认知偏差(P74)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二队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实务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2. 情绪(P94)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生 i 唤醒、感觉、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都是人对客观实务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3. 未竟事物(P115)未竟事物是指一切未能表达出来的情绪, 包括会很、愤怒、痛苦等。4. 空椅技术(P115)空椅技术是一种使当事人的未竟事物得以宣泄的一

7、种有效途径。这种技术通常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其中一张,扮演事件的一方,然后再换到另一张3椅子上,要求当事人扮演双方来进行对话,将未竟事物在线,充分体验冲突,将内心积郁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5. 自我概念(P139)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人格特质的知觉,包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所有想法和感觉。二、不定项选择题1. BC 2.D 3.ABC 4.ABCD 5.D 6.ABC 7.ACD 8.ABCD 9.B 10.ABCD三、简答题1.(P71)几种有助于改善记忆的方法:过度学习。及时复习与理解记忆。场所记忆术。谐音词和故事链。组织线索。注意集中。运用多种感官。勤做笔记。2.(P77-80

8、)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 (2)过分概括化。 (3)糟糕至极。 (4)两级性思维。 (5)选择性提取。 (6)人格化。 (7)情绪推理。 (8)乱贴标签。3.(P105)自我防卫常常表现为以下形式:潜抑和压抑、代偿、投射与自居、转移、否定、抵消与隔离、反向作用、合理化与幻想、幽默、认同。4.(P120)情绪调控的方法有:深呼吸法。扮鬼脸法。精神胜利法。临场活动法。闭目养神法。凝视法。消遣法。自我暗示法。类比法。联想法。系统脱敏法。5.(P132)艾森克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可用首写字母 E,N,P 分别代表三个纬度。缩写词 PEN 指艾森克

9、的三维度模型,也称“三大”人格模型。6.(P139)人格类型可以划分成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活泼好动、善于焦急、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抑郁质沉静、 、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 、持久、情绪不容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是深刻、准确性高。粘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不快但灵活。胆汁质坦率热情、经历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感外露、持续时间不长。四、材料分析题1. P83随想 1:领导虽然没当众批评,但这不是和批评一样嘛,多没面子。不合理认知:极端化思维。合理认知:

10、每个人都会有错,再说领导也不是针对我来的,是为了学校的工作。虽然我也是为了学校的工作,但毕竟首先要服从大局,个人能的工作可以先芳芳。以后一定要注意。随想 2:老师们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他4们肯定在看我的笑话,心理肯定在幸灾乐祸。不合理认知:瞎猜测、极端化思维。合理认知:不对,还是好人多,起码我那些好朋友不会这样,再说,同办公室的老师可以证明我实在干XX 工作,他们不会这么想,这点小时对我也不能形成什么坏影响,大可放心。随想 3:领导真可恶,他肯定是有所指。不合理认知:诅咒、情绪推理。合理认知:其实,领导是针对开会准时这件事,并没有针对具体某个人,再说,不是还有别的老师也来晚了嘛。随想 4:我真

11、没用,怎么偏偏碰到枪口上了。不合理认知:人格化、以偏概全。合理认知:不对,我现在能干这份工作,不正说明领导对我的肯定嘛。如果我没有能力,领导也不会把这份工作交给我。今天这件事算不了什么,以后注意就是了。随想 5:我真倒霉,偶尔一次就让领导碰上了。不合理认知:诅咒。合理认知:弱者才会怨命,我的命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只要我工作积极肯干,类似事情多注意,前途还是很光明的。目前需要做的是,找领导沟通解释一下来晚的原因。2.P90 心理定势影响着问题的解决。心理定势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使人以一种固定看法为根据去认定一个新事物。心理定势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

12、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节省很多事件和精力,另一方面,心理定势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智慧用常规方法解决问题,因而给解决问题带来消极影响。常见的影响问题解决的两种心理定势是:功能固着和刻板印象。功能固着是指一个物体经常用于某种特殊的功能,使人们把该功能固定于这一物体。刻板印象实质人们对某一类人或实务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比如上面例子中的理发师,人们想当然认为一个让镇长都让三分的理发师肯定是个难得,并且还可能是个体格健壮、威武有力的男性。这是受刻板印象的影响。3. P101、103故事中的理发师有了自己的财产,贪婪心就出现了,他希望自己的财产变得更多,希望自己的财产比别人多,希望自己的财

13、产不要丢失,心理想着怎样省钱,怎样能挣钱,怎样花钱,钱还有多少这好似一种金钱欲的恶性循环,他向往的不再是快乐,而是钱。我们的负性情绪也会恶性循环:痛苦想摆脱痛苦强化了痛苦更加痛苦。在我们的 发展历程中,随着经验的累计,会对自己的负性情绪的产生有一种语气感应。一旦我们预期到了自己的负性情绪以及失控行为,就会对它产生担忧和焦虑。案例中的张某体现的是负性情绪的另一种危害:负性情绪的外化。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的负性情绪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5不同形式的外化。负性情绪需要一定的渠道宣泄,一旦没有正常的渠道疏导,就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外化。负性情绪最常见的一种外化就是躯体化,即心理能量转化成了身体能量,

14、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另外一种外化为特征性的行为方式:固执、退化、自我惩罚、攻击、利他等。心理与健康第三次平时作业心理与健康第三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对声音、气味、身材、肤色的偏好都在我们头脑中有所预设,每个人都是按照这些信息去寻找自己的伴侣。这些对异性的洗好,心理学称之为爱情地图。2首因效应:在人际知觉过程汇总最初形成的印象起着最重要的影响作用,亦带来“先入为主”的效果。3. 沟通: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传递、反馈的过程,以求达成思想一致和感情畅通。4. 服从: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制定行为的现象。5. 过度睡眠:过度睡

15、眠是与失眠 iang 对应的一种睡眠障碍,它分为睡眠过度症和睡眠过度状态。睡眠过度症表现为睡眠时间过长,持续许多小时乃至几天,甚至更长;睡眠过渡状态表现为难以从睡眠中完全醒转,强行唤醒时往往出现意识模糊。二、不定项选择题1.BCD 2.ABCD 3.ABCD 4.ABC 5.ACD 6.ABD 7.C8.ABCD 9.BC 10.ABD三、简答题1爱情三元论: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元论,他认为人类的爱情虽然复杂多变,但基本构成成分不外乎动机、情绪和认知三种。动机成分是产生爱情行为的驱动力。情绪成分是爱情满足人的身心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成分是爱情的理性认识,对情绪和动机有着控制作

16、用。2. 第一,注重修饰外表。第二,注意自己的穿着。第三,注意自己的身姿。第四,注意语言的表达。第五,注意说话的场合。第六,注意态度的保持。3.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6适应性行为反应。 、服从,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的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服从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发生的,有被迫性。依从,心理学认为,既不是因为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亦不是因为受到某种权威影响,只是因为受到他们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使自身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这被称之为依从。4. 失眠问题在更多的时候是可以通过我们的自我调节来克服的,只需要培养一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遵循一些基本的生活规律,失眠问题就不会发生了。第一,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坚持一定的体育锻炼。第四,构建一个适宜睡觉的环境。第五,保持良好的心态。5. 梦即使容易被遗忘,但是它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与价值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