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荆荣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9235082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荆荣富)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荆荣富)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荆荣富)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荆荣富)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荆荣富)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荆荣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荆荣富)(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地理复习资料收集第一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海陆分布陆地29%,海洋71%,陆地大多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 分布在南半球,但南北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二、陆地和海洋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的陆地大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海:大洋的边缘部分(边缘海、陆间海、内海)洋:大洋的中心部分海湾:向陆地凹进的海域海峡:两个海域之间狭窄的水道地峡:两个大陆之间狭窄的通道一、七大洲 1、名称: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 (900) 2、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

2、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二、四大洋 1、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亚+非)、北冰洋 2、分界: 北冰洋与大西洋:挪威海、格陵兰海、巴芬湾 北冰洋与太平洋:白令海峡 印度洋与大西洋: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20E 印度洋与太平洋: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146E 太平洋与大西洋: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67W 三、陆地和海底地形 1、陆地: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2、海底:大陆架、大陆坡、海岭、海盆、海沟、海底高原洲名地形主要特征亚洲地形复杂杂多

3、样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积广;地势势中部高, 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大陆东缘陆东缘 有岛岛弧带带,外 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带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为主,地面地伏不大;东东部纵贯纵贯 着巨大的东东非裂谷 带带;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东南角高原边缘边缘欧洲平原面积积广大占总总面积积2/3;地势势低平,为为世界地势势最低一洲 (300m),地势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地势东势东 西高,中部低;南北纵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东 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冰川地形在大陆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 西部为为南北纵贯纵贯 的安第斯山脉;东东部为为平原、高原相间间排列大洋洲地势势低平。

4、地表起伏和缓缓;地形为为南北三个纵纵列带带,东东部为为山 地(大分水岭),中部为为平原(大自流盆地、墨累达令盆地) ,西部为为高原南极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大陆陆冰川广布,冰层层平均 厚度达2000米,占世界冰川的90亚洲: 半岛面积占大洲首位 大河最多的洲马来群岛 阿拉伯半岛 青藏高原 贝加尔湖 里海湖 死海奥伊米亚康是 “北半球寒极”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和岛屿( 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 气候显著 西北内陆地区的温 带大陆性气候1、东亚东亚 概述 : 位置范围围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5、范围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地形、河流 地势势西高东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线曲折,多半岛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岛屿 (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气候: 东东部沿海地区季风风气候显显著 东亚东亚 季风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带季风风气候与亚热带亚热带 季风风气候的比较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西北内陆陆地区的温带带大陆陆性气

6、候距海远远,地形闭闭塞,地势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 温的年较较差和日较较差都很大,大陆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带大陆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人口和经济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鲜族等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读图识记 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 2纬度(30N45N); 3关东平原、富士山; 4函馆、青森、筑波、东京、横滨、名古屋(丰田汽车城)、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长崎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 港口横滨 科学城筑波 硅岛九州岛

7、宇航中心种子岛 自然地理特征 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 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 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

8、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发达的经济 世界经济大国 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日本首要外贸是美国,其次亚洲西欧。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工业部门:钢铁 汽车 造船 电子 石油化学 纺织 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由于环境问题) 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主要粮 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

9、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 主要城市:首都东京,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读图识记 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 11个国家 (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东帝汶); 3赤道穿过; 4克拉地峡物产产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金鸡纳鸡纳霜稻米锡锡石油 主要国家马亚马亚西亚亚马亚马亚西亚亚菲律宾宾印尼泰国马亚马亚西亚亚印尼、 文莱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环境 范围围 赤道两侧侧,100S250N之间间,主要位于热带热带 。 中南半岛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挝、

10、缅缅甸),老挝挝是惟一 内陆陆国,半岛岛上的半岛岛是马马来半岛岛 马马来群岛岛:世界最大群岛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东南亚亚面积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 的群岛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东南亚亚最大城市,东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 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马六甲海峡在马马来半岛岛与苏门苏门 答腊岛岛之间间,是本区的咽喉,载载重通过过能力25万吨 地形与河流 中南半岛岛:北部地势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 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间、纵纵列分布的形势势。上 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资

11、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积平原和河口三角 洲。土壤肥沃,灌溉溉便利,农业发农业发 达。湄公河平原(东东南亚亚最大平原),红红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为主要农业农业 区。马马来群岛岛:地形崎岖岖,河流短促。多山、地壳不稳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亚是世界 火山最多的国家 气候 热带热带 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热带 季风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2、居民和经济经济 人口稠密 华华人众多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主要农产农产 和矿产矿产读图识记 1印度半岛

12、(南亚次大陆); 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 ; 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 印度河恒河平原; 4北回归线印度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识记 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 拉伯海(西)、印度洋; 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 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 原; 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4首都:新德里 最大工业城:加尔各答 新兴工业城:班加罗尔 泰姬陵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光照充足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东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的丘陵地区 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

13、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评价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 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工业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 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 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

14、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 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 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 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读图识记 1五国及周围邻国;2 阿姆河、锡尔河、 里海、咸海、天山、 帕米尔高原“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 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 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2001)1、概述 自然环境 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 。第二

15、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 亚东部地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 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 补充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 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 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 居民与经济 民族: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 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读图识记 1主要国家(石油、 战争),沙特、伊朗 、伊拉克、科威特、 阿联酋 阿富汗、卡塔尔(首 都多哈),伊拉克的 邻国; 2阿拉伯半岛、小亚 细亚半岛(高原)、 伊朗高原、美索不达 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 3苏伊士运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