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下《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232090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九下《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鄂教版九下《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鄂教版九下《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鄂教版九下《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鄂教版九下《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九下《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九下《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一体化教学案 教学设想:唐诗宋词选读分为 12 个专题。第二专题是“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该专题有 6 首 诗,4 首教学篇目,2 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望月怀远系教学篇目, 送 魏万之京系自读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 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 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

2、要是指 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 彩。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 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 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

3、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 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 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 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 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另列一个专题学 习,教师在教学本专题时,应当让学生有个整体感受。专题目标: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2、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王维、孟浩然、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

4、特征。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本课目标:1、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2、初步感受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赏析。教时设置:2 教时第 1 教时要点:整体熟悉,重点学望月怀远一、导入我们知道,初唐诗歌已经逐渐摆脱了齐梁绮靡婉媚的诗风,表现出了“风神初振”的特色, 经过初唐的孕育,盛唐诗歌表现出了“声律风骨兼备”的气象。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所谓“声律风骨兼备

5、”是就这一时 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的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特征: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 彩。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 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 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 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

6、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 雄气慨。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 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所以我们的教材 在后面为这两位大诗人设了专题。今天我们先来学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二、朗读三、简介作者张九龄(678740)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 策试高第,位至

7、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 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 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 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 多以陈、张并称, “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四、理解1、看注解,发挥想像,理解下列加线词句望月怀古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交流(天涯共此时:天涯,跳跃省略了内容,指远隔天涯海角的亲人。共此时,此时共同翘

8、首 望月,互相思念。全句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 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情人:有情之人。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遥:漫长。竟夕:亦即通宵。怜:有怜惜之意。滋:侵袭。不堪盈手:不能满手捧上月光。梦佳期:佳期,指相聚。 )五、赏析1、本诗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2、本诗的一个主要意象是“月” ,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古诗中还有很多类 似的,请举出这样的例子。( “隔千里兮共明月”宋 谢庄月赋“举头望明月,低

9、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 闻,愿逐君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是千古名句,说说大家喜欢的原因。( “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 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海天浑融的气象。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 景象,不仅富有动感,而且点染了海和月的同生共命的缠绵。这一句其景可爱,情状可爱。“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一是

10、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望月生情;二是 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这一句其情美妙。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4、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首联:第一句望月,第二句引发怀远之情。颔联:望着这样一个漫长的月夜,不禁心生其“怨” , “怨”更因怀远。颈联:“怜”由怀远而生,因相思难眠,便离家来到月下。尾联:望月而生暇思, “赠”月不成,还寝求梦,在梦里与远人相会,传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六、背诵、作业第 2 教时要点:重点学送魏万之京 ,总结,作业过程:一、作者及背景简介:李颀(69

11、0?715?) ,赵郡人。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中进士,他曾任新乡尉,因久未 升迁,便辞官归隐于颖阳东川。和当时的诗人王维、綦毋潜、高适、王昌龄、崔颢等均有 唱和之作。擅长七言歌行和七律,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刻画人物形象,对于音乐声情的描 绘,更具特色。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弹箜篌曾受李颀诗的影响。我国古代送别诗枚不胜举,各有其优。盛唐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感情真挚语言洗炼, 响亮的音节,为明七子所师法,并流传至今。魏万,又名魏颢,是李颀晚辈的诗人。他不但与李颀情谊甚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 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 安而作。李颀晚年家居颍阳

12、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二、朗诵三、理解1、看注解,发挥想像,理解下列加线词句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2、交流(离歌:离别的歌。云山况是客中过:何况你途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催寒近:催得寒气越来越近。向晚:傍晚。空令岁月易蹉跎: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3、请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刚刚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

13、, 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 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四、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1、李颀送魏万之京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选一 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 (课文思考题)(诗人是把叙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如第一联, “朝闻游子唱离歌” ,先说朋 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 ,点明昨晚的景象,是一种倒叙的笔法。将深秋时节朋友 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 了描写。 “鸿雁” 、 “云山

14、”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以“愁里听”和“客中过” ,即是由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事见景、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 和“御苑砧声” ,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 而“催”字、 “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教师参考:“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这两联,先写诗人黎明时分送魏万启 程,后补叙魏万是昨夜才渡过黄河与诗人相见的。可见二人相见匆匆,魏万赴京行路之急。 “微霜”二字,指天降薄霜的深秋时节。开始两句融叙事与写景为一体,将事情的原

15、由经 过以及时间地点交待一清。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 “鸿雁不堪愁里听” ,是紧接第二句, 渲染氛围。 “云山况是客中过” ,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 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 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 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 对方。 “不堪” 、 “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 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 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 ,历经辛酸。 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 “催寒近” 、 “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 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 )2、 “关城树色催寒近”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诗人却说树色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