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1760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摘要:处方调配是医院药房最基本的、责任最重的工作,能否做好处方调剂工作即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又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做好处方调配是进行优质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本人结合自己在药房的工作经历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如何做好处方调剂工作问题进行了思考。关键词:处方调配;处方审核;药品调配;药品核发;发药交代随着医院药房的工作职能由原来的药品供应型向药学服务型转变 1,如何保证病人所用药物的安全有效,是药房工作人员又一职责。因此,处方调配已经不能简单理解为照方拿药,而是包括了处方审核、药品调配、药品核发、发药交代等多个环节。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即是如何做

2、好上述的每个环节。 1. 处方审核处方是医疗和药师调剂的一项重要的医疗文书,医师开具的处方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一旦出现差错将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药房工作人员在进行处方调配时,首先必须审核处方的合理性,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以利药效的发挥,并减少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处方管理办法 ,药师审查处方时应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2】 ,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具体如下:1.1 处方前记的审查 药师接到处方时,首先应审查医师处方分类是否准确如麻醉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按照不同

3、颜色区分,依次为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处方书写是否完整,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例号、科别、疾病诊断、日期。1.2 处方正文的审查 处方的正文是处方审查的重点,必须认真审查处方中的药名、规格、剂型、数量、用法用量及配伍禁忌等内容。12.1 处方中诊断和用药是否相符 用药和诊断是否相符是确保用药安全、发挥药物疗效的关键的一步,但诊断与用药不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1.2.2 处方中是否注明皮试结果 对于规定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的药品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应看处方上是否有由护士盖有皮试“+”或“-”的印章,有“-”者才能调配。1.2.3 严格审查剂型和给药途径 药

4、物剂型、给药途径是否正确会影响到药物作用的速度和强度,有时甚至会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1.2.4 审查用药时间 【3-4】 用药时间是否准确与药物能否发挥疗效以及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氟桂利嗪,由于血浆半衰期长,每日只要服用 1 次(10mg) ,且患者白天服用往往出现嗜睡、精神疲乏,会影响工作或学习,睡前服用则可避免其副作用;又如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奥美拉唑每日仅需服 1 次(20mg) ,因人体胃酸夜间分泌最多故睡前服用效果最佳。1.2.5 处方中是否存在超剂量给药 超剂量给药往往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1.2.6 处方中是否考虑到特殊人群用药的特殊性 药物作用的结果,不仅取决于药

5、物本身的性质,且与病人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对于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及肾病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的特殊性用药需特殊对待。1.2.7 药物配伍是否合理 联合用药已成为临床用药的主流趋势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联合用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提高疗效同时减少单药用量、减少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及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等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由于药物本身具有两重性,药物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药物的配伍使用往往也会出现降效、毒性增加等现象。2 药品调配 药品调配既是根据已审核的处方进行药品调配,也即是传统意义上的“照方抓药” 。该环节要求药房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细致。因为药房药品品

6、种较多,而且,通用名相近、包装相似的药品也不少,如:安博维与安博诺;诺和龙与诺和灵;泼尼松与泼尼松龙;尼群地平与尼莫地平;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等。同时,有的药品药名相同但规格或剂型不同。如:非洛地平缓释片即有 2.5mg 与 5mg 之分;诺和灵有 50R,30R 等多种;弥可保既有片剂亦有针剂;典必殊有典必殊眼液和典必殊眼膏。本人所在的药房为降低该环节的出错率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如:(1)药品储存摆放规律化、合理化:药房众多药品要按药理作用不同分类摆放,每次药品上架严格按原位摆放,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放置,滴眼液和滴耳液分开存放。通用名相同、规格产地不同的药品就近摆放,包装相似或药名相近的药品

7、分开摆放。 (2)列出易出错药品品种,提高药房工作人员在配方过程中的警惕性。3 药品核发、发药交代药品核发:按处方核对所调配的药品是否正确,同时向患者发放药品。考虑到个人行为过程存在慢性思维误区,如果药品调配与药品核发由同一人来完成则很难发现调配差错,这为处方调配差错埋下了隐患,因此,药品调配和核发必须由两人来完成。核发人员应根据处方对已调配的药品一一复核,才可向患者发放。在此环节所谓发药,并不是简单地将药品发放给患者即可,同时,必须进行发药交代。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医师选药是合理的,但由于患者对所用药品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导致用药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更大程度上解决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

8、合理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用药指导,发药交代是门诊药学服务的重要保证。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通过用药交代重点提醒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药物产生的副作用。3.1交待药品的用量、用法和给药的最佳时间3.1.1 交代用量药师发药时应该直接交待患者清晰易懂的计数单位,如片、粒、袋、支等,避免使用专业的计量单位 g、mg、g、U、IU 等,同时根据药物性质与患者特点确定饭前、饭后、空腹、睡前等适宜的时间用药 【5】 。3.1.2 交待药品的使用途径及方法能否正确使用药物是发挥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如:胰酶肠溶片不宜嚼碎服用,应整片吞服,以免药粉残留在口腔内,发生严重的口腔溃疡;肠溶片、缓释片、控释

9、片等新剂型,如果掰开服用,会使药效降低;另外控释片服用后,排出空的载体药片,很多患者误以为药物没产生作用,而盲目换药,影响治疗的效果;对于第一次取用硝酸甘油片的患者,药师要提醒患者随身携带,在心绞痛发作时,将其含于舌下,才能迅速缓解病症;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各种气雾剂,要向病人讲述清楚怎么样最大量的吸入该药,如何让该药在呼吸道中保留较长时间,增加治疗效果 【6】 。调配的药品中有外用的擦剂、洗剂、栓剂时,应与病人说清楚不能把这些药品内服,防止损伤消化道粘膜等。3.1.3 交代最佳用药时间 选择最佳用药时间,有利于药物充分发挥药效。例如:黛力新治疗焦虑症,一天服用两次,应该早晨和中午各一片,如果

10、患者按照早、晚的方式服用,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因黛力新其中的一种成分盐酸氟哌噻吨,在晚间服用,不仅不能达到抗焦虑的作用,还会加重病情;人体的糖皮质激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峰值在早晨 7:008:00,服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每日一次应该提醒患者早晨服用,以免扰乱体内皮质激素的正常分泌节律,而引起停药反应;吗丁啉达峰时间为 1530min,因此可以交代患者在饭前 30min 服药,待进食时,胃肠局部药物浓度最高,可发挥最佳疗效 【7】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用药,工作人员必须向家人交待清楚并将“每日次每次粒”的贴条粘在药盒上,便于患者掌握用法用量。3.3交待用药注意事项药师在发

11、药时应向患者交待用药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药物的适应证及不良反应,避免误用、误服,减少不良反应引起的意外。3.4 交待药品贮存条件与方法药师应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方法储存药物,从而保证其能发挥最佳疗效。例如:有些药物如培菲康、贝复舒等要求冷处(28)保存;胰岛素注射剂(诺和灵、优泌林等),未开启包装时应置于 28保存,开始使用后不要存放于冰箱中,可在室温下(不超过 25)存放 4 周;拜糖平(阿卡波糖片)要求遮光、密封、在 25以下保存,患者容易忽略遮光这项要求,打开包装后如不正确保管,会加快药品的失效;外用的栓剂(吲哚美辛栓、美辛唑酮栓、甲硝唑栓等)如果因温度变高而软化,可以将其放入冰箱

12、冷藏室,待其定型后重新使用,等。3.5 交代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8】 饮食促进药物吸收,例如:用铁剂时,应禁食含有维生素 C的食物,因在酸性环境中可以加快铁的溶解,使 Fe3+还原成 Fe2+,易于吸收。饮食干扰药物的吸收,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与乳制品同服,可与乳中的钙起络合作用而妨碍吸收;动物油可增加体内脂肪储存,而降低降脂药的功效;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要交待患者多喝水,以免引起刺激性肾脏损害。综上所述,做好处方调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既要保证调配的零差错率,也要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由于药房窗口服务工作有其被动性、终端性、瞬间性 【9】 如何更快、更好的完成这些工作

13、,对药学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房工作人员不仅工作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还要对药房的药品品种、药品分类、药品摆放位置格外熟悉,对每一种药物都应该有个全面的了解包括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另外还要学习一些临床知识,并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更进,掌握最新的药学、医学信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参考文献:【1】 马怀军,刘志明,董桂玲.门诊药房药物咨询体会J.医药导报,2006,3(29):7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2007.【3】 张辉,罗开国.“四查十对”审查不合理处方的分析模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6):978

14、980.【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7.【5】 马健平.门诊药师如何做好发药交待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40254026.【6】 穆霖,马君艳.发药时应向患者重点交待的几类问题J.中国药业,2008,17(16):58.【7】 高凤.西药门诊调剂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3(24).【8】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 1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5.【9】 梁艳妮.把好发药关,确保用药安全J. 2010:第 17 卷第 27 期.132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