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208843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6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知识培训讲课人: 热源二厂 汤文江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方面的义务(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含的内容 (一)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二 )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程序; (三 )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 )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培训要求;(五) 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有以下权利: (1)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人身 伤害索赔权;(2)危险因素和 应

2、急措施的知情权;(3)安全 管理的批评、检举、控告权;( 4)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 业权;(5)危险情况下的停止 作业和紧急撤离权;(6)获得 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 防护用品权;(7)获得安全生 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有以下义务: (1)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 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 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 用劳动防护用品;(2)自觉学 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要求掌 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 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3)危 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 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 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

3、 单位负责人报告。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 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如何处理? (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 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2)单 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 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3)单位负责人应立即如实报告当地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 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 场、毁灭有关证据。安全生产法如何规定设置安 全警示标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 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我国新调整充实后的安全生产方 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 新增(综合治理)我国安全色常用的几种颜色及含 义有红、黄、蓝、绿四种。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 蓝色:表示指令; 绿色:表示提示; 黄色:表示警告。创伤急救的原则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带原则上先抢救,后固定,再 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 止伤情加重和污染,需送医 院的,应做好保护措施后再 送。(1)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 意防止摆动、碰撞;(2)安 全带上的各个部件不要任意 拆掉,更换时注意加绳套; (3)不要将挂绳打结使用, 挂钩应挂在绳的环上,不要 直接挂在绳子上;(4)使用 前应避开尖刺物质,不要接 触明火及酸碱等腐蚀性物 质。气瓶的相关知识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气瓶的放置方式不应少于5米。

5、不可横放,应该立放。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留有一定压 力的余气如果瓶内不留有一定的压力的余气,空气或其它气体可能会侵入瓶内, 气瓶内的气体不纯了,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所以 气瓶必须留有一定压力的余气。火灾的分类及选用灭火器类型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 、四 类。类,指固体物质火 灾;类,指液体火灾和 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类,指气体火灾;类 ,指金属火灾,如钾、 钠、镁、钛、锂、铝合金 等物质的火灾。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灭火剂:(1)扑救类火 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2) 扑救类火灾应选择用干 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剂。扑救极性溶剂类火 灾不得使用化学

6、泡沫灭火 剂,应选用抗溶性泡沫灭火剂。(3)扑救类火灾 应选择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4)扑救类火 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 砂、土等。 烟头的危害!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 800,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 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 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防火的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 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 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 的物品分开存放。(2)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 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 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

7、,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 而不致发生燃烧。(3)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 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4)阻止火势 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 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 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延烧。火场逃生应注意的问题(1)防烟雾中毒。火灾中丧生的人员当中,绝大多数系烟 雾中毒所致。因此,在被烟火围困时,不要轻易打开房门 ,以防烟雾侵入,逃生时要随手关上通过的房门,以防烟 雾流通;通过浓烟区时,最好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等捂 住口鼻。(2)不要为了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钱财而耽 误时间,以免失去逃生机会。(3)在开房门之前,应先

8、用 手触摸门板,如果门板发热或发现烟从门缝窜入,说明对 面己经着火,不要打开房门,应从其它出口逃脱。即使房 门不热,也要小心打开,并做好准备,万一开门后迎面碰 上烟或热浪,随手迅速关门防止烟气流通,助长火势蔓 延。(4)一旦脱离了危险,不要轻易进入险区。如确知 被因人员的准确地点或其它危险情况时,应向火场指挥人 员报告。 安全电压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安全电压是为防 止触电事故面采 用的由特定的电 源供电的电压系 列。安全电压额定值 的等级为42、36 、24、12、6伏。 人体长时间接触36伏电压可能产 生的危害人直接接触36伏电压时,都是处在痉挛 以上和致颤以下这个区域,都是不一定 安

9、全的。36伏作为安全电压是有条件的 ,是有时间限制的,是相对安全,而不 是绝对安全。 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是国家或企业在劳动者因工作负伤、致 残、死亡时,给劳动者本人及其供养直系亲属提供物 质帮助的一种制度。 工伤保险应遵循无责任补偿原 则。即:无论职业伤害责任属于雇佣主或者其他人或 自己,受害者应得到必要的补偿;这种补偿责任不应 全是由雇主承担,而是应由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 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叫(职业病)。职业病的特点(1)有明确的病因;(2)导致职业病的职 业危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的

10、,而且需达到 一定程度,才能致病;(3)在接触同样因 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4)有一 定的临床症状;(5)不少职业病,目前尚 无特效治疗;(6)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三同时原则凡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大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含引 进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锅炉安全阀锅炉安全阀的作用锅炉安全阀的检修时间间隔将锅炉的压力控制在允许的 范围内,确保锅炉的安全运 行。当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 开启、泄压,以防锅炉超压发 生事故。至少每2年检查一次“四不放过”“三不伤害”事故查处“四不放过“原则是“三不伤害”原则是指什么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

11、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 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者减轻 伤害或者职业危害所配备的 防护装置。劳动防护用品有 自救器、防护罩、安全帽 等。(1)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首先 做一次外观检查。检查的目的是 认定用品对有害因素防护失效的 程度,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各 部件组装是否严密,启动是否灵 活等。(2)劳动防护用品的使 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 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 定、经检测部门认可和检测还达 不到标准的产品,不能随便替代 ,更不能以次充好。(3)严格 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

12、用劳动防 护用品安全帽受过一次强冲击的安全帽安全帽的主要作用应及时报废,不能继续使用防止物料下落击中头部及行 进中碰撞突出物而受伤安全帽六种基本性能(1)抗冲击性能;(2)耐穿透性能;(3)耐低温性能;(4)耐燃烧 性能;(5)电绝缘性能;(6)侧向钢性。特种作业 特种 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 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 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 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 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范围(一)电工作业; (二)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三) 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四)企业内机动车辆驾 驶;(五)登高架设作业;(六)锅炉作业(含水质 化验);(七)压力容器

13、操作; (八)制冷作业; (九)爆破作业;(十)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 ); (十一)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堤作业);(十 二)由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作 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一)年龄满18周岁;(二)身体健康,无 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 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 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四)符合 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年龄满18周岁;(2)身体健康,无妨 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 应工种的安

14、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 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 件。 从业人员的权利根据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的权利有 (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2)危 害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3)安全管 理的批评检举控告权;(4)拒绝违章指挥 和冒险作业权;(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 业和紧急撤离权。职业危害 危害包 括哪些内容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劳 动过程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 品和遇到各种不安全因素而 有损于健康的危害。(一)在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可 分为化学因素的危害,如有毒物 质和生产性粉尘的侵害;物理因 素的危害,如高温高压、电离辐 射、噪音等;生物

15、因素的危害, 如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疫病、细 菌、病毒感染等。(二)与劳动 状况有关的危害,如作业时间过 长,劳动负荷过重等。 ( 三)与生产环境有关的危害,如 厂房狭小,通风和照明不合理, 缺乏防寒取暖和防暑降温设施 等。危险物品 安全生产法就生产经营单位对 危险物品的管理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 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 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 产安全的物品。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 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 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 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 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必 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

16、家标 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 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 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 的监督管理。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管 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 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 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 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 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备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 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 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 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 所和设备)。 生产经营单位对 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 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 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 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 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 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 案。安全生产法对员工宿舍的安 全要求(1)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危险物品的 车间、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