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205580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莒南心理医院 第一章 精防康复管理基本常识 第二章 精神病的基本常识 第三章 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原则 第四章 精神病人的治疗 第五章 精神病人的康复与护理第一章 精防康复管理基本常识 “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 复工作模式自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来 ,经过十年的努力,已从一个摸索、总结经 验的阶段逐步发展到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工作 模式、有较为完善工作方法的稳步发展阶段 ,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精神 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 一五”发展纲要,卫生部、公安部、民政 部、中国残联共同制定了精神病防治康复 “十一五”实施方案,使更多的精神病患

2、者受益。 在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 施方案实施办法中提到:一、推广工作模式的优势 较为成功的工作模式和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合作密切(规 划、意见、精神卫生法)二、工作原则1、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 组织管理网络 技术指导网络 治疗康复系统2、分类指导 新开展工作的市县 已开展工作的市县新开展工作地区重点工作: 动员部署,统一认识 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调查摸底 建档立卡 人员培训 落实治疗康复措施已开展工作地区:提高内涵质量和治疗康复效果 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贫困精神病人医疗救助 开展精神病患者康复训练3、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 治疗形式:门

3、诊、住院、家庭病床、社区治疗 康复形式:家庭康复、机构康复、社会康复 康复内容:体能训练、家庭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生产劳动技能)社会交往能力训练4、加强规范化管理 按照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方法、工 作流程、工作要求和标准开展工作5、加强督导检查新开展工作地区督导重点:基础 性工作 工作网络的建立 摸底调查及精神病人检出率 统一表卡的使用 治疗康复措施的落实原开展工作地区督导重点: 统一表卡的使用 治疗康复措施的落实 贫困患者医疗救助 精神康复机构三、工作流程 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制定规划培训人员摸底调查建档立卡落实措施总结评估 四、具体做法 (一)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及工作职能社会化工作体系治疗康复系

4、统技术指导网络组织管理网络组织管理网络的建立精神卫生部际联席小组省精防领导小组-省康办(或精防办)市县精防领导小组-精防办街道乡镇千人单位精防领导小组政府领导 各部门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残联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业务指导、人员培训 ,治疗与康复训练在扶贫救济、社区服务等方面作出安排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惩治歧视侮辱精 神病人的不法分子协助政府,做好宣传、组织、协调、服务工作财政劳动保障保障经费职业培训、就业安置工 作 职 能 对本地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 宏观管理,制定实施方案及相 关政策,协调各部门的运作,对本 地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监督 与指导。技术指导网络的建立全国精防康复技术指导

5、组省精防康复技术指导组市县精防康复技术指导组街道乡镇设立专兼职精防医生工 作 职 能负责本地区精防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开展摸底调查,对病人进 行诊断,制定治疗康复方案,人员 培训,检查评估,提供技术咨询。治疗康复系统的建立以精神病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为龙头,以街道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单位医务室、家庭监护小组、精神康复机构等为基础的防治康复系统。工 作 职 能落实精神病人治疗康复措施,预防、降低复发率,减少精神残疾 发生,解决精神病人生活中实际困 难,为精神病人提供就业机会和条 件,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正常生活。第二章 精神病的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精神病 二、精神病的常见症状 三、哪些人易患精神病

6、四、常见精神疾病简价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伴发的精神障碍 老年痴呆与老年期精神障碍 儿童孤独症 五、在精神病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精神病能否彻底根治 (二)精神病会不会遗传 (三)精神病人能不能结婚、生育 一、什么是精神病 定义:在心理活动中,大脑是物质基础, 当人的大脑遭受到内外不良因素的干扰和 损害时,就会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精 神活动的紊乱与失调。如表现为动作和行 为的怪异、思维和情绪的反常等,出现胡 言乱语、丧失理智、哭笑无常、焦虑抑郁 、自语痴笑等。 什么是精神残疾:指各类精神障碍 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认知、 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 和社会

7、参与的。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病是大脑功能 紊乱的结果。那么,又是什么原因 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病发 生的呢?笼统地说,可以认为精神病 是由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 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但不同类型 的精神病,发病原因也并不相同。 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人类的心身健康 ,也对社会产生严重影响。概括地 讲,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影响患者的一生 给社会造成危害 给家庭造成负担二、精神病的常见症状 1.错觉 如把墙上的影子看成妖魔鬼 怪,把地上的稻草绳看成一条蛇。“ 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是他们典 型的错 觉。 2.幻觉 如病人在没有任何人和他说 话时,却听到有人在谈论他;在没有 任何不良

8、气味时,却嗅出一股恶臭味 对于这些客观上并不存在的虚幻 知觉,病人往往信以为真。(举例) 3.焦虑 病人显得烦躁不安、坐卧 不宁,甚至似有大祸将临之感,惶 惶不可终日。 4.淡漠 病人对什么事都不关心, 对任何外界事物都没有相应的反应 ,往往表情呆板,毫无激情。5.妄想 病人凭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 ,甚至是荒诞无稽的信念,尽管与事 实不符,其本人却坚信不疑。例如无 端怀疑有人跟踪、迫害他;认为有某 种科学仪器在控制他;毫无根据地怀 疑爱人作风不正;坚信自己才智超群 ,或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举例) 另外,精神病人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不承认自己有病,这种情况 叫作“自知力障碍”。 三、哪些人易

9、患精神病医学研究发现,许多精神病都和遗 传有关,譬如夫妻双方都患精神分 裂症,其子女患精神病的可能性是 50%;夫妻一方是精神分裂症者,其 子女患精神病的可能性是30%左右。 除了遗传因素,一些特殊性格类型 的人,患病的可能性较大。例如, 生性懦弱、孤僻、不合群、好幻想 ,对人缺乏热情,独来独往。 不过,有些人虽不具备遗传因素和 上述性格特征,但在心理创伤、躯 体疾患、颅脑损伤、中毒、感染, 以及内分泌、代谢紊乱等致病因素 的作用下,仍有可能会患精神病。 另外,还有一些人发生精神病的原 因至今尚不清楚,有待科学家们去 努力探索。 四、常见精神疾病简介精神病分类有: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

10、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伴发的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 癫痫性精神障碍 老年痴呆与老年期精神障碍 神经症与睡眠障碍 癔症 儿童孤独症等介绍几种最常见的精神病: (一)精神分裂症 1.概述精神分裂症(简称“分裂症”是最 为常见的一类精神病,居各类精神 病之首位。本病病因不明,好发于 青壮年期。主要表现为基本个性的 改变,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和 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 ,病程迁延不愈。2.分型 (1)单纯型 其临床表现突出一个病 态的“懒”字 (2)青春型 此型的临床表现突出一 个“乱”字 (3)偏执型 临床上突出一个“疑” 字 (4)紧张型 临床表现上突出

11、一个“ 呆”字 (二)情感性精神障碍 1.概述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 ”,是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 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病。其病程呈 发作性,发作的间歇期精神活动可 恢复正常,虽多次反复发作,也很 少引起精神衰退。 2.分型 (1)躁狂症 表现为情感、思维、行 为的协调性增高(即“三高”) (2)抑郁症 基本表现为情感、思维 、行为的协调性降低(即“三低”) (三)精神发育迟滞及伴发的精神障碍 1.概述精神发育障碍。其主要特征为精神活 动的发育停留在比较低级的水平上 ,与其实际年龄显著不相称,突出 地表现为智力低下,学习困难或完 全不能学习,不能适应生活和社会 的需要等。部分精神发育迟

12、滞患者 可以伴有行为障碍等精神症状。2.分型 (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四)老年痴呆与老年期精神障碍 1.概述老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退行 性改变,常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思 维迟缓、理解力下降、行动缓慢等 心理、生理变化,并可出现孤独、 空虚、性情改变等心理卫生问题。 老年期精神障碍,是威胁老人健康 的突出问题之一。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 类精神疾病,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范畴。准确地说,老年期精神障碍 是指发生于老年期的所有精神疾病 ,其涵义要比老年痴呆症广泛得多 。由于其病种复杂,故选择几种常 见的病症进行阐述

13、,而对老年期精 神分裂症、老年期躁狂抑郁症等就 不一一介绍了。2.分型 (1)老年性痴呆 又称“阿尔采默病” ,是由于大脑的萎缩、脑细胞变性和 神经纤维增生而引起的痴呆 (2)血管性痴呆 由脑血管硬化、“中 风”等疾病引起 (3)老年期抑郁症 与老年人脑内生 物胺代谢改变有关,也与老年期的境 遇、躯体疾病、寂寞、孤独、缺乏人 际交流和情感支持有关 (4)老年期幻觉妄想状态 表现为 毫无根据地胡乱猜疑,如诉说周围 的人对其不怀好意,认为别人背后 讲他的坏话。 (5)老年期疑病症 主要表现为过 分关注自己的健康,总觉得自己这 也不适,那也不舒服,深信自己患 有某种或某些不治之症。 (五)儿童孤独症

14、 1.概述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 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 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 征的疾病,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 4例,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 为4-51。2.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1)早期表现,不会对亲人微笑 (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 (3)语言发育迟缓 (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此外,有的患儿还可能有感知障碍 ,对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迟钝或 过敏。 3.儿童孤独症的病因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尚无定论,与遗 传因素、器质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有关。 遗传因素 器质性因素 环境因素4.儿童孤独症的治疗 五、在精神病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精神病能否彻底根治 (二)精神病会不

15、会遗传 (三)精神病人能不能结婚、生育第三章 精神病的治疗、康复原则 自从50年代氯丙嗪问世以来,精神病的治 疗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各种行之有效的康 复手段也进一步提高了人类与精神病的斗 争能力。所以认为精神病“无法治疗、治不 好”的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当然,精神 病能够彻底根治的观点也没有科学根据。国内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措施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物理治疗(如电痉挛) 精神外科治疗 各种辅助治疗其目的是尽可能消除患者的精神症状,至 少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不再复发或恶 化。原则 力争对精神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 疗,并尽可能通过科学、正规、系统的治 疗,消除患者的精神症状,为进一步康复 奠定基础。 长期维持服药,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的病因未明,目前的药物治疗只是控制症 状,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旦停药,病 情便有复发的可能。 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提高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效 果,从而保证康复措施的落实。 认真地对患者进行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 往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尽可能恢复其参与社会 生活的功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积极创造条件,使患者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回 归社会,同时争取全社会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