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205325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5.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折病人的护理护理学院 朱姝芹骨折(fracture)定义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中断称骨折骨折成因o直接暴力o间接暴力o积劳性劳损o病理性骨折o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n完全性骨折o横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嵌插骨折 、压缩性骨折、骨骺分离n不完全性骨折o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分类不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o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分类n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n闭合性骨折 (closed fracture) 分类o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n稳定性骨折o裂缝、青枝、嵌插、横形骨折 n不稳定性骨折o 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分类o血肿炎症机化期n内出血血肿 新生的毛细管和 吞噬细胞、成纤 维细胞侵入

2、 纤 维组织n约需23周方能 初步完成病理生理1 o原始骨痂形成期n纤维组织软骨经钙化桥梁骨痂临床愈合 n约需48周病理生理2 o骨板形成塑型期n约需812周病理生理3 骨折的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o延迟或不愈合nX线示:硬化、封闭、圆钝、o延迟愈合去除因素,继续治疗o不愈合 手术植骨、内固定o畸形愈合n轻观察n重手术矫正o全身表现n休克:开放损伤、多发骨折n疼痛n发热 38,开放性骨折若升高感染临床表现1o局部表现n一般表现o疼痛压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n特有体征o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临床表现2o骨筋膜室综合症o脂肪栓塞综合症o缺血性骨坏死o缺血性肌挛缩o急性骨萎缩o疼痛、血管

3、舒缩紊乱o关节僵硬o骨化性肌炎o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症o发生原因n骨筋膜室容积骤减n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剧增骨筋膜室综合症o局部表现:n疼痛同时患肢麻木,皮肤苍白-早期症状n指或趾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拉时剧痛- -肌缺血早期体征n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n患室皮肤略红,皮温稍高,肿胀,压痛和张力高骨筋膜室综合症o后果:n濒临缺血性肌挛缩n缺血性肌挛缩-爪形手或足o临床表现为5P:Painless,Pallor, Paresthesia, Paralysis, Pulselessnessn坏疽骨筋膜室综合症o本症一经诊断,立即彻底切开筋膜减压o早期切开减压是防止肌肉与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

4、的唯一有效的方法o待数天消肿后行延期缝合o局部切开减压后,应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急性肾衰oo不同于肺栓塞不同于肺栓塞oo意识障碍、进行性呼吸困难、瘀斑,意识障碍、进行性呼吸困难、瘀斑,股骨干骨折多发股骨干骨折多发脂肪栓塞综合症伏克曼(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骨折血管压迫肌肉缺血6-8h坏死纤维瘢痕化挛缩o诊断骨折主要依据病史和体征、X线照片检查进行诊断o用X线照片来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为骨折诊断提供依据,另一些骨折必须拍X线才能确诊,对于骨折一般要求是拍正、侧位片,同时包括一个临近的关节辅助检查辅助检查o有些骨折还需加拍特殊的投照位置,如腕 舟骨的450角位拍片o拍健侧对比o早期骨折

5、线不明显,2周后复查oCT、MRI检查o骨扫描o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钙磷、尿常规处理原则-现场急救1o目的:抢救生命,减轻痛苦,避免再受伤,防治污染o抢救生命:了解病史,估计伤情,并做全身重点检查。判断伤员有无紧急情况n休克:抗休克n颅脑损伤:注意呼吸道处理原则-现场急救2o包扎伤口n伤口:敷料包扎n创口出血:加压包扎,止血带使用以达能止血为度,不要过紧或过松n止血带不应用电线、绳索或铁丝等代替 处理原则-现场急救3o妥善固定n将伤肢固定,有减少疼痛,保护骨折位置及防 止骨端损伤血管及神经的作用n应就地取材,如木板、树枝、枪枝,上肢可贴 胸固定,下肢可和健侧下肢固定等o安全迅速地转运n脊柱骨

6、折:平行搬运n颈椎骨折:固定头部骨折的临床处理原则骨折治疗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手法手术外固定内固定石膏小夹板外固定支架复位标准o解剖复位:矫正了各种移 位(对线对位完好),恢复了 正常解剖关系。o功能复位:尽最大努力,未能 达到解剖复位,但其愈合后对 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临床处理1 -复位o非手术复位n手法复位o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o复位时间:越早越好,肿胀严重,消肿后进行n牵引复位:兼有固定作用o手术复位o不好复位者可麻醉后再进行临床处理2-固定o外固定n石膏n牵引n小夹板o内固定:钢板螺钉、克氏针、髓内钉临床处理3-功能锻炼o骨折早期n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且容易再发生移位 ,此期

7、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做舒缩活动 o骨折中期n两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纤维 连接,骨折部日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 外,逐步活动上、下关节o骨折后期n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成是加强患肢关节的 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护理措施1o促进神经循环功能恢复n预防、纠正休克n保暖n合适体位,促进静脉回流n加强观察护理措施2o减轻疼痛n药物止痛 n物理方法护理措施3o预防感染n监测有无感染症状和体征n伤口护理n合理应用抗生素n体位护理措施4o功能锻炼n肌肉舒缩、关节活动n行走:拐杖、步行器、手杖n深呼吸第二节 四肢骨折从外科颈下12

8、cm至肱骨髁上2cm内的骨折称为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解剖特点 肱骨干骨折-病因:o直接暴力: 常见于中上13,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o间接暴力:多见于中下13,骨折线为斜型或螺旋型o肱骨干中段后方有桡神经沟,其内有桡神经通过o肱骨中下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临床表现o上臂畸形o异常活动、骨擦音o肱骨中、下段骨折应注意桡神经合并伤 o桡神经损伤:垂腕、掌指及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手背桡侧感觉麻木肱骨干骨折-治疗o无移位肱骨干骨折仅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o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U形石膏固定 o伸直型n最多见,占90以上n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n骨折近段易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 o屈曲型n跌

9、倒时肘关节在屈曲位,肘部触地,将肱骨髁推向前方,肱骨干推向后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n骨折线由前上斜向后下方肱骨髁上骨折分型 o有明显的外伤史o肘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o并有肘部后突畸形,处于半屈位o同时要注意手部温度、脉搏、运动及感觉,以明确有无血管,神经损伤o注意: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o和肘关节脱位鉴别,肘后三角正常 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症状 o手法复位外固定o尺骨鹰嘴牵引 o切开复位、内固定n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时n单纯为了整复骨折很少采用手术方法肱骨髁上骨折治疗 o直接暴力:多为横行骨折或粉 碎性骨折o间接暴力:尺骨骨折线低于桡 骨骨折线o扭转暴力:桡骨骨折线低于尺 骨骨折线o外伤后局

10、部疼痛、肿胀、肢体 畸形,旋转功能受限,完全骨 折有骨擦音oX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但应包括上下尺桡关节,注 意有无关节脱位 尺桡骨干骨折-临床症状n n孟氏骨折孟氏骨折n n18141814年意大利年意大利 MonteggiaMonteggian n盖氏骨折盖氏骨折 19341934意大利意大利 GaleazziGaleazzio手法复位、外固定:n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n对位要求高,应当作关节内骨折处理n闭合复位不满意率超过75%o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髓内钉 尺桡骨干骨折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解剖特点o桡骨远侧关节面3cm以内处是骨密质与骨松质交界处,解剖上较薄弱,易骨

11、折o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o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o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o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o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 o正位X片示,桡骨远端横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 ;侧位X片示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 Colles骨折临床表现o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4周o待重迭基本矫正后,掌屈尺偏固定2周,然后中立位2周Colles骨折治疗股骨颈骨折o是一种常见于老人的 损伤,女男o主要原因为绊倒所致 ,并由外旋暴力引起 ,暴力不同,产生的 移位不同o不易愈合,易发生股 骨头坏死o按骨折部位分为n头下型n经颈型n基底型oPauwels分类法n内收型 Pauwel

12、s角 50 n外展型 Pauwels角30 oGarden分类法:依错位程度分为:n型,不完全骨折n型,无错位完全骨折n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n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分类o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o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患肢 短缩 o疼痛:髋部疼痛,活动明显,患肢足跟部或大粗 隆叩击,髋部也感疼痛o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就不能坐起或站 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 人,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病人要 特点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而使无移位的稳定骨 折变为移位的不稳定骨折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o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骨折,或不能耐受手

13、术者,采用患肢牵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约需34个月愈合,6个月不负重o内固定适应证最广:对绝大部分骨折的均适用,多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丁”字鞋固定 o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于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头下型、明显移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治疗o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矫正鞋,卧床,正确搬运o指导正确活动:股四头肌锻炼,行走o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股骨颈骨折护理措施股骨干骨折o股骨是人体最粗长的管状骨,塑形期长o股骨干呈轻度向前向外的弧形外张力,内压应力o坚强固定,早期活动o上1/3段骨折:n近折段: 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和髋关节外旋股群牵拉,向前、外和外旋移位n远折段:受内收肌群的牵

14、位,而向上,向后、向内移位。出现向外成角和缩短骨折移位规律o中段1/3骨折n近折段:因内收、外展肌力量抵消,其畸形主要是由暴力的方向和性质决定n远折段:受内收肌牵拉而向外成角骨折移位规律骨折移位规律o远侧1/3骨折:n远折段受腓肠 肌的牵拉,向 后倾倒,可压 迫或刺激腘腘动 、静脉,胫神 经、腓总神经临床表现o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休克o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压痛、胀肿、畸形和骨摩擦音和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o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o非手术疗法n牵引o悬吊牵引法: 用于3岁以内儿童o骨牵引n手法复位n外固定治疗 o手术治疗:n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提

15、高和医疗器械的改善,手术适应症有所放宽 n交锁髓内钉固定、钢板螺钉固定 治疗 胫腓骨骨干骨折 o胫骨内侧紧贴皮下,直接外伤常引起开放性骨折o胫骨上1/3骨折易损伤胫后动脉o中1/3为骨折好发部位,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胫骨营养血管在骨干后上,胫骨下1/3无肌肉附 丽,因骨折部供血不足,常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 不愈合o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o腓骨上1/3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临床表现o明显外伤史o肿胀、骨擦感、反常活动o成角、短缩、足外旋oX线,包括膝关节、踝关节治疗o手法复位和外固定 o骨牵引:如斜形、螺旋、粉碎型等胫腓骨折,可用跟骨持续牵引 o切开复位内固定 o外固定支架第三节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脊柱骨

16、折脊柱骨折和脱位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伤情常较严重复杂,对劳动力影响很大,甚至危及生命,须注意积极预防,正确治疗。解剖o脊柱由33个椎骨、23个椎间盘联结而成。计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5个骶椎融合为骶骨、4个尾椎形成尾骨。每个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椎体前方有前纵韧带,后方有后纵韧带脊柱骨折分类 o根据三柱理论将脊柱 分为前、中和后柱o前柱包括前纵韧带、 椎体及椎间盘的前2/3o中柱包括椎体及椎间 盘的后1/3及后纵韧带o后柱包括椎体附件及 其韧带 病因o多数是间接暴力o少数是直接暴力胸腰椎骨折的分类o单纯压缩型骨折:骨折呈楔型,不损伤中柱,稳定o稳定性爆破型骨折:前柱和中柱损伤o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三柱损伤oChance骨折:椎体水平状撕裂o屈曲-牵拉型骨折o脊柱骨折-脱位o单纯附件骨折颈椎骨折分类1o屈曲型损伤:n前方半脱位n双侧椎间关节脱位n单纯压缩性骨折o垂直压缩型损伤nJefferson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