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气讲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94327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爆电气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防爆电气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防爆电气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防爆电气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防爆电气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爆电气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爆电气讲座(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爆基础知识 防爆标准化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 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增安型“e” 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3836.8-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无火花型电气设备“” 爆炸危险场所分类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计和安装规定 GB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一、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的爆炸特性爆炸爆炸是指燃烧的一种形式,当氧气反应的速度达到一 定程度时,由

2、于反应瞬间释放大量的热,造成气体激烈膨胀 ,对外做功(即冲击波),并伴有声响,这种现象成为爆炸 。受控的爆炸受控的爆炸可为人类服务,如:内燃机的转动和火 箭的升空等。失控的爆炸失控的爆炸就是破坏,如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石油 化工厂的爆炸等。防爆防爆就是防止这种非受控状态发生。 1815年,英国人H.大卫(H.Dawy)发明火焰灯,金属网防爆。防爆基础知识1、燃烧和爆炸的三要素可燃性物质(eg:甲烷、氢气。乙炔等),可燃性液体(eg:汽油、柴油、苯等 )以及煤尘和棉花纤维等可燃性粉尘纤维等能够形成燃烧或爆炸。但是 形成燃烧或爆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下述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才会产生燃烧或爆炸。n

3、燃烧剂 eg:氢气,汽油 等n氧化剂 eg:氧气,空气等n点燃源 eg:明火,火花,电弧,静电、激光束、高温表面等(1)爆炸界限可燃性物质在可燃性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浓度),只有在某个浓 度范围内才能爆炸(燃烧),过浓或过稀不能形成爆炸或燃烧。工程上采用通风的方法降低 环境中可燃性物质的浓度。 (2)引燃温度(自燃温度)在没有明火等点火源的情况下,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 温度达到某一温度时,自动着火。 (eg:二硫化碳 :102C 乙醚:160 C 氢气 :560 C )(3)闪点在标准条件下,使可燃性液体变成蒸汽的数量能够形成可燃性气体/空气混 合物的最低液体温度。在防爆工程中将环境中存在闪点

4、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性液体, 环境应考虑为爆炸危险环境。 (4)最大实验安全间隙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一个外壳内最易点燃浓度的爆 炸性混合物被点燃后产生的爆炸火焰穿越25mm长的结合面,不能点燃外壳外部环境的爆炸性 混合物时,接合面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 (5)最小点燃能量在最易点燃浓度的混合物中,一个电路的一次放电足够点燃混合 物,这个电路总能量的最小值。 (6)最小点燃电流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7)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性混合物被点燃爆炸后,释放的热量使气体剧烈膨胀,产生 的最大爆炸压力。(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充满的空间内,离爆炸源愈远,压力愈高。)2、可燃

5、性气体和蒸汽的安全参数二、防止爆炸的措施 1、一次(primary)防爆措施空气中的氧气是不可避免的,要从根本上避免火灾或爆炸危险, 可行的方法是避免可燃性物质。(eg:密闭的容器,管道和阀门) 如果不能完全避免可燃性物质,可以将可燃性物质的浓度限制在 爆炸下限以下。(eg:建筑物的防爆设计,通风措施)2、二次(secondary)防爆措施如果爆炸性环境不可避免,则在环境中消除点燃源。eg:在爆炸危险场所必须使用防爆电气产品油库,加油站中的“严禁烟火”的牌子三、常用防爆类型的防爆原理 根据燃烧和爆炸的三要素,采取不同的防爆措施,避免电气设备成为点燃源。 爆炸的基本条件: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加点火源

6、。 防爆的基本途径: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与点火源相分离: 1.防止火花出现 1)无火花型“n”2)增安型“e”2.用介质将爆炸性混合物与点火源隔离 1)用空气或氮气隔离 正压型“p”在设备的外壳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新鲜空气或惰性气体,使周围 的可燃性气体不能进入外壳内部,从而阻止点燃源与爆炸性气体接触,达到防 止爆炸的目的。(适用于大型电动机和控制开关设备)2)用液体(不燃性绝缘油)隔离 充油型“o”将设备全部或部分浸在外壳中的油内,使设备不能点燃油面以上 或外壳以外的爆炸性混合物。(适用于用于变压器和高压开关)3)用固体(石英砂)隔离 充砂型“q”外壳内填充砂粒材料,使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

7、生的 电弧、火焰以及外壳壁和砂粒表面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适 用于熔断器、电容器)4)用固体(胶粘剂)隔离 浇封型“m”将设备可能产生火花或高温的部分浇封在浇封剂(树脂)中, 使它们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适用于电子器件或小电气元件)3.用外壳隔离并限制能量释放 隔爆型“d”4.限制能量释放 本质安全型“i”5. 其它 1)14的组合,复合型;eg:增安本质安全型“eib”外壳采用工程塑料成形、具有较好抗冲击能力和 防腐蚀能力增安隔爆型“ed”防爆控制箱外壳位增安型结构,(采用高强度难 燃塑料压制而成,外形美观且具有抗静电耐冲击及稳定性好又耐腐蚀等优 良性能。)内装隔爆型控制开

8、关和按钮。2)防爆特殊型,“s”。 现行防爆标准就是9种防爆型式。复合型不算独立的防爆型式。 防爆标准化 第一节 各国防爆标准概述 一、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各国防爆标准自成体系,防爆标志各不相同。 1、原西德和东德的标准是VDE 0170/VDE 0171;煤矿用和其它工业用防爆 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分别为Sch/Ex;防爆类型代号分别为e,p,o,q,d,i和s。 2、原苏联的防爆标准还只是规程,矿用防爆标志为P,防爆型式中的增安 型、隔爆型、本质安全型的类型代号分别为,和。 3、法国:MS/AE;增安型、正压型、充砂型、隔爆型和本质安全型的代号分 别为SA,SP,RD,ADF,si。 4、

9、英国:BS227:1957;FLP;增安型、正压型、隔爆型和本质安全型的代号分 别为e,p,d,i。 5、日本:防爆标准为JIS C0901/JIS C0903;增安型、充油型、正压型、隔爆 型、本质安全型和防爆特殊型的防爆型式代号分别用的是相应日文中的汉 字:(安)、(油)、(内)、(压)、(本)和(特)。防爆标准、防爆标志、防爆型式和代号都不一致,造成贸易壁垒。 二、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起,防爆标准的情况。 IEC TC31及其分委员会(SC31A,SC31G,SC31H,SC31J, SC31L)开始统一起草并发布各种防爆类型的防爆标准,即 IEC60079-0IEC6007921。 欧

10、洲电气设备防爆标准统一到EN50014EN50020。等同采用 IEC60079中的相关标准。产品上使用认证标志 “EEx” IEC TC31,在20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三个“一”:一标准、一个证 书、一个标志。 1995年,IEC TC31酝酿防爆电气设备的国际认证。 1996年,IEC ExCC正式在英国成立。 中国有4个检验中心做IEC ExCC。第二节 中国防爆标准 20世纪30年代,我国即开始了电气设备的防爆检验。我国的第一本防爆规程诞生于1955年:煤矿用电气设备制造检验暂 行规程(1955年)。1965年对1955年规程进行了修订:煤矿用电气设备检验规程(试行)( 1965)。196

11、7年起,开始煤矿用和工厂用防爆电气设备标准的合并起草工作,产生 了第一本防爆电气设备国家标准:防爆电气设备制造检验规程( GB1336-1977)(试行)(不包括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要求)。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1GB3836.8-1983)。(参照 IEC文件和EN文件)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1GB3836.4-2000)。(等 同采用IEC文件) 第三节 中国防爆标准化组织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煤炭工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爆分委员会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1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通用要求 2 GB3

12、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隔爆型电气设备“d” 3 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增安型电气设备“” 4 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5 GB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正压型电气设备“” 6 GB3836.6-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充油型电气设备“” 7 GB3836.7-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充砂型电气设备“” 8 GB3836.8-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无火花型电气设备“” 9 GB3836.9-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

13、设备 浇封型电气设备“” 10 GB3836.10-9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气密型电气设备“” 11 GB3836.11-9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 12 GB3836.12-91 气体或蒸气混合物按照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的分级 13 GB3836.13-199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3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检修 14 GB3836.1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 15 GB3836.15-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14、第1部分:通用要求 1、电气设备分类和温度组别类:煤矿用电气设备;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对于类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 150,当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煤尘时; 450,当电气设备表面不会堆积煤尘或采取措施可以防止堆积煤尘时。类隔爆型“d”(按最大试验间隙)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按 最小点燃电流)又分为A、B和C类。(注:B的设备可适用于A设备的使用条件,C的设备可适用于A及B设备的使用条件)GB3836.1-2000 (eqv IEC60079-0:1998)所有防爆型式的类电气设备分为T1T6组电气设备应取得相应的证书和标志:2、环境温度电气设备应设计在环境

15、温度为20 C +40 C下使用,在此时不需 附加标志。(也就是说如果设备铭牌上未标明允许使用的环境温度, 则设备允许在20 C +40 C的环境中使用。)3、含轻金属的外壳1)制造类电气设备外壳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铝、钛的总含量不允许大于15% ,并且钛和镁总含量不允许大于6% 。2)制造类电气设备外壳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含镁量不允许大 于6% 。4、紧固件 一般电气设备的紧固件只允许用工具才能松开或拆除,但 螺丝刀不能视为打开紧固件的工具。含轻金属的外壳用的紧固螺钉允许用轻金属或塑料制成。5、接地连接件 1)内接地(防止发生触电和产生电火花形成点燃危险。) 2) 辅助外接地(防止人员接触设备外壳时发生触电危险,移动式电气设备可不设) 3) 接地线截面积4) 连接件防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