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地方课教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191194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地方课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迁移与环境(人口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一)人口迁移定义:一般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把握人口迁移定义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从时间上人口迁移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旅游、购物及出差等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2、从空间上是否发生迁移,通常以行政区域界线来区分,而不是距离远近。(二)人口迁移的

2、分类:1、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以内的人口迁移。根据行政单位的大小进一步划分为省际迁移、县际迁移等。2、按迁移方向划分 国内人口迁移有: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四类。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 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一)自然环境因素主要的有:气候、土壤、水

3、和矿产资源等。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变化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1、气候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且影响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并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的迁移。例如:美国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问题:美国人把东北部称为“冷冻地带” 。美国东北部气候特点与南部有何不同?2、淡水 淡水的分布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是逐水草而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的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仍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条

4、件。3、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就有为寻找新土地而发生人口迁移,直到今天,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仍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的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而迁移。4、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人口会发生相应的迁移和移动。例如:我国的大庆(石油) 、攀枝花(铁矿)和英国的伯明翰(煤)(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和婚姻家庭等1、经济因素 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情况下,人口迁

5、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2、交通和通信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3、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4、婚姻和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三)政治因素主要有: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

6、等;它们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1、政策 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战争 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例如:二战期间,欧洲人口迁移达到 3000 万人。20 世纪末发生在非洲卢旺达、刚果地区的部族战争,欧洲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冲突等,引起人口迁移的数目同样以数百万计。3、政治变革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例如:我国历史上,都城在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之间不断地变换,每一次这样的变化和朝代更迭。都曾经引起过人口的大规模的迁移。三、人

7、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人口迁移,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考古学表明,早期人类主要聚居在亚热带气候地区,而今天地球陆地上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类生活。(一)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1、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相同。主要环境条件迁移的原因采集和狩猎时期生存发展受环境的直接影响,特别是植物果实和猎物分布寻找食物农业文明社会农业生产对象主要是土地,土地不可移动性使农业人口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土地相对不足,使人口迁移。 寻找新的土地工业文明社会根本上改变了把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及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此时人口迁移规模前所未有。工业生产条件的

8、不断变化可见 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现在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环境难民”:近年来国际上新出现的一个概念,指由于发展项目(如大坝、水库建设) ,或者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而无家可归的人;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被迫背井离乡的人。(二)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来讲,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

9、境有积极作用。对迁入地 对环境的影响更为广泛。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有组织地大规模向边疆和工矿区移民。有利:帮助开发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立起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改变了原先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使迁入地区的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不利:有些地方由于生态环境效益上考虑不周,或者工作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或加剧了迁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目前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把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例二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利:积极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利: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部分流动人口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很难找到合适的住

10、处,私搭乱建各种“窝棚” (教材 19 页图 1.16)往往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环境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2. 了解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3. 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11、” 。那我们该如何的放置资源,变废为宝呢?显然我们要搞清以下两者间的关系:设问:1. 城市垃圾有哪些?2. 垃圾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讨论总结:(可展示图片加以引导)小结:一、垃圾的种类(1)食品垃圾:指人们在买卖、储藏、加工、食用各种食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这类垃圾腐蚀性强、分解速度快,并会散发恶臭。(2)普通垃圾:包括废弃纸制品、废塑料、破布及各种纺织品、废橡胶、破皮革制品、废木材及木制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和尘土等。(3)建筑垃圾: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废木材、废管道及电器废料等。(4)清扫垃圾:包括公共垃圾箱中的废弃物、公共场所的清扫物、路面损坏后的废物等。(5)危险垃圾:

12、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的废物。二. 垃圾处理基本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主要方法:(1)露天堆放:(2)卫生填埋法:(3)堆肥法:(4)焚烧法过渡:我们要处理好垃圾类型与处理方法两者的关系,我们就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三.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垃圾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六个粗分的一级类别,八个细分的二级类别):四、个别垃圾个别处理1. 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1)涵义: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2)危害: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B、焚烧废气塑料会产生有毒

13、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例如:焚烧废气的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 HCL 等;C、制备发泡塑料时,常常加入氟氯代烷作为发泡剂。当发泡塑料被扔掉后,释放出的氟氯代烷会破坏臭氧层和加剧温室效应;(3)处理A、治理的基本思路a、改进塑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研制一些易分解的新型塑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会降解为简单物质或被生物分解;b、3R 运动:即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再循环(Recycle) ;B、白色污染物的回收利用a、废热固性塑料的利用:对废热固性塑料再利用的途径主要是它粉碎后加入黏合剂作为加热成型产品的填料。b、废热塑性塑料的利用(a)再加热熔融,使其重新成为制品;(

14、b)在无氧条件下,高温裂制成燃料油或重新制造塑料的原料;(c)和其他垃圾一起焚烧生产热能;2. 电池垃圾的危害与治理3. 医疗垃圾的危害与治理鸟瞰民族分布(民族团结教育) 第第 一一 课课 时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探究学习,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国的 56 个民族

15、,共同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二、分组汇报、探究。1、看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居住区域。2、探索学习: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有哪些?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交流学习。三、活动延伸。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待客礼仪风俗。第第 二二 课课 时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知道任何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教 学学 准准 备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任何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今天我

16、们继续去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找出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省份1、仔细观察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2、讨论交流:(1)少数民族最集中的是哪几个省、自治区?(2)人口最多与人口最少民族分别是哪个民族?活动二: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1、仔细观察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图。2、说说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3、了解其他丰富的资源。三、汇报我们的发现改改你的坏习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交待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板书: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