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好鶴 - 南E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80679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公好鶴 - 南E網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支公好鶴 - 南E網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支公好鶴 - 南E網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支公好鶴 - 南E網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支公好鶴 - 南E網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公好鶴 - 南E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公好鶴 - 南E網(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說新語選劉義慶第三課1第三課 世說新語選題 解題 解作者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內容注釋品評鑑賞品評鑑賞問題討論問題討論結構圖表結構圖表字詞辨正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修辭小舖國學常識國學常識仿作練習仿作練習2本文選自世說新語,各則標 題為編者所加。第一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第二則支公好鶴均選自言語,前 者寫謝安家族的和樂以及謝道韞 (音)的文采;後者記支 遁 能體察鶴喜愛自由飛翔的本性, 放 棄飼養,任其飛去。第三則魏武嘗過曹娥碑下選 自捷悟,記述曹操與楊修共讀曹娥碑文,而領悟 有遲有速,以兩人才智的高下。 題 解3世說新語屬筆記小說,記載東漢到東晉間, 名流顯貴的軼聞瑣事和欬唾成珠的雋語清談。以

2、 簡潔經濟的筆墨,鮮明生動地勾勒出許多人物蘊 藉風流的形象,忠實地反映士大夫的精神面貌 。我們可以從世說新語一書中,解魏晉時期 清談的內容及參與清談名士之言談、風尚、軼聞 和遺事,以反映各類人物的風貌與特殊情狀。 世說新語介紹4世說新語所記雖是片言數語,但內容非常 豐富,記載的是東晉時期士人的道德修養、智 慧才能、情感個性、日常生活和彼此的人際關 係等,通過許多人物的軼聞逸事與生動言談, 廣泛地反映這一時期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 精神面貌及其清談放誕的風氣,展現他們與眾 同的價值觀,當然也間接的反應當時的時代 背景。 世說新語介紹5世說新語共分為三十六篇,其篇目依序為 :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3、方正、雅量、識 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惠、豪爽、 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 、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 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尤悔、 紕漏、惑溺、仇隙。前四篇正是孔門四科(論語先進篇), 可本書價值觀受到儒學影響。世說新語篇目結構61. 刻意凸出孔門四科的地位。 2. 呈現東漢以來批評人物、品評文章的時代風氣 : 3.(1)描寫魏晉名士的道德修養,如德行、方正、自 新、 賢媛等門。 4. (2)描寫魏晉士人的才能稟賦,包括言語、政事、 文學、 捷悟、夙惠、術解、巧藝。 5. (3)描寫同人物的情感特性,如:雅量、豪爽、 傷逝、 任誕、簡傲、棲逸

4、、輕詆、假譎、儉嗇、忿 狷、讒 險等門。 6. (4)描寫人物的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包括:寵禮 、排 調、棲逸、企羨、規箴、容止、仇隙、紕漏、 黜免、 輕詆等門。 世說新語內容特色7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知識分子無將儒 家經典奉為圭臬,並藉此晉升仕途。他們熱衷參 與國政,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希望能實現經世治 國的理想。但到東漢末年,政治腐化到無可救 藥的地步,內憂外患,士人空有滿腔熱誠卻無法 挽救國家。在動盪安的世局中,身心受創之餘,使他 們的思想趨勢和生活方式都發生重大的轉變,於 是到魏晉時代,一種新的人生觀就此成形。 世說新語的時代背景8在魏晉時期,選才已改採九品中正官人法, 出身名門士族的

5、子弟根本必擔心仕途問題,自 然也用苦讀儒家經典,以致短短幾十年間,儒 學衰退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另外,由於漢代儒學已摻雜陰陽五行之說, 士人雖滿這種迷信的哲學和殘缺的經學,但因 是求取功名的唯一途徑,故讓人得屈服, 過在學術思想上,士人已再崇拜儒術。儒學的衰頹世說新語的時代背景9相對於儒學的式微,有另一種思想正快速竄 起,那就是老莊哲學。由於此時魏晉名士已再熱衷政治,而是把 重心轉向個人安身立命的問題上,老莊清靜無為 、自由逍遙的生活主張,正符合他們心境的需求 ,成為新人生觀的思想依據,因此老莊哲學便成 為當時的主流思想,形成魏晉玄學之風。玄學的興起世說新語的時代背景10在思想上,士人們反抗

6、現實,看慣一切人 為的法度,關心政治,只在意個人安危和心靈 是否得到解放;但在行動上,他們又採消極的逃 避現實,安於現狀。在學術上,老莊書籍的注釋和研究成為士人 的必修科目,而精老莊、通周易也成為稱讚 別人學術淵博的流行語,連日常生活的應對進退 ,莫都以玄學為依歸,整個學術界都沉浸在這 股玄學風氣中。 玄學的影響世說新語的時代背景11伴隨著玄學的興起,魏晉名士之間吹起一股 清談風。清談是由東漢的清議發展而來 ,主要以人物的品鑑為主。清談的內容包含玄學、美學和文學,極少涉 及敏感的政治話題。他們喜歡相互辯論一些空虛 的理論,品評時人品貌的高低,或在言語上嶄露 個人智慧。清談可說是當時文人的生活重

7、心,和 玄學互相助長,形成一種十分特殊的文人風貌。清談之風世說新語的時代背景12管窺世說 世說搜羅甚廣,最大的特色就是寫出魏、 晉人物的特重談吐風儀。魏、晉清談之風熾盛 ,導致士大夫名流鄙視實務,而以擺脫常務、 應對玄言為樂,喜歡以好老、易,善言理 、善敘名理,辭氣清暢相推許稱譽。這股風氣可說濫觴於東漢的品題人物,再 從論人而至論物、論事、論政教、論得失,以 至於魏正始年間的何晏、王弼縱論老、莊,放 言玄理,竹林七賢的詼諧嘲謔、嬉笑怒罵。 13劉義慶編撰世說,多重實錄,作批判,把 是非褒貶留給後人自作公斷。當時的士人生活、 學術思想、清談風氣、典章制度、禮俗儀節、民 生實況、政治局勢,也隨之忠

8、實記錄下來。因此,劉師培說:世說新語所記當時之言 語行動,俱以傳真為主,毫無文飾,故晉書 南、北史多採自世說。世說除是精妙的文學 奇葩,史料的保存也有可忽略的價值。 文學奇葩14世說新語每一則只寫一個故事,作者通過 敘寫人物的神情、口吻、舉止,以顯示人物鮮 明的性格特徵,並反映出那一時期同人物的 氣質和風韻。作者對文中的人物是有整體的評價,最好 能將世說新語中同一人物的同篇章取而並觀 ,以便確切掌握作者所欲表達的真正旨趣。世說旨趣15劉義慶,南朝宋彭城人, 生於東晉安帝元興二年(西元 四三年),卒於南朝宋文帝 元嘉二十一年(西元四四四年 ),年四十二。劉義慶為宋武帝劉裕的姪 兒,長沙景王劉道憐

9、的次子, 母親為長沙太妃檀氏。因叔父 臨川烈武王劉道規無子,故出 繼為嗣。劉義慶作 者16劉義慶幼時就受到伯父劉裕的器重,成年 又得到文帝的愛敬信任。儘管他並熱中功名 權位,在仕途上卻歷居要津。晉安帝義熙十二年(西元四一六年),當 時年僅十四的劉義慶,隨著劉裕伐長安。師還 ,拜輔國將軍、北青州刺史。未到任,徙督豫 州諸軍、豫州刺史。復督淮北諸軍事,豫州刺 史、將軍皆照舊。仕宦之途作 者17晉恭帝元熙二年(西元四二年),劉裕 篡位是為宋武帝,年號永初。永初元年(西元 四二年)夏六月庚午,劉義慶襲封為臨川王 ,徵為侍中。至宋文帝元嘉元年(西元四二四年),轉 任散騎常侍、祕書監,徙度支尚書,遷丹陽尹

10、 ,加輔國將軍、常侍並如故。襲封臨川王作 者18元嘉六年,文帝加義慶為尚書左僕射。八年 ,太白星犯左執法。劉義慶因為曾目睹廬陵王義 真被廢殺,及少帝義符遭廢弒之事,此一天象 ,懼有災禍,便乞求外鎮。文帝准,下詔勸諭他說:天道輔仁福善 ,足橫生憂懼。經劉義慶堅決要求解除左僕 射的職銜,才得到文帝的應允。 持謙懼滿作 者19劉義慶在京尹九年,出為使持節,督荊、 雍、益、寧、梁、南北秦七州諸軍事、平西將 軍、荊州刺史。荊州是長江上游重鎮,地廣兵 強,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因此,從前武帝 劉裕都是派諸子居守。劉義慶既是宗室皇親,又有美譽,所以文 帝特別授予此職。廉潔自重作 者20劉義慶性謙虛廉潔,初至

11、及去鎮,迎送的財 物,他一概肯接受。在荊州著有政績。元嘉十 年,劉義慶率平西將軍費淡、龍驤將軍羅猛等, 以二千人援成都,平定涪、蜀。十二年,文帝普 令內外群官舉士。劉義慶上表荐舉前徵奉朝請武陵龔祈恬和 平簡,貞潔純素;處士南郡師覺才學明敏, 操介清修。由他荐舉人才的標準,亦可以想 其為人。 才學明敏,操介清修作 者21劉義慶甚重視孝道。任丹陽尹時,有黃初妻 趙氏酒後殺子婦,遇赦,應徙送以避孫讎。劉義 慶衡以人情,法外開恩,說:禮有過失之宥, 律無讎祖之文。豈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 之深讎。臣謂此孫忍愧銜悲,違子義,共天同 域,無虧孝道。又荐舉庾寔時,特別表彰他昔在母憂,毀 瘠過禮,今罹父疾,泣

12、血有聞。行成閨庭,孝著 鄉里的孝行。 以孝敦化作 者22劉義慶重視孝道,其來有自。史載劉裕以恭 孝為行,奉侍太后素謹;即大位後,春秋已高, 每日朝太后從未失時。劉義慶生父道憐,素無才 能,但是極其孝順,劉裕克京城,進平京邑,道 憐常留在家中侍慰太后。 劉義慶留心撫物,凡州統內的官長,親老 隨在官舍者,年聽遣五吏餉家。他的性情簡素, 少嗜欲,受任歷藩,而無浮淫之過。唯有晚節喜 奉養沙門,頗有耗費。恬淡寡欲作 者23劉義慶雅好文義,文辭雖多,然足為宗室 之表。是故,文帝與義慶書,常特別用心斟酌; 而文學之士,凡蒙其招聚,近遠必至。他在江州 刺史任內,索性棄絕武事,多方招聚文學之士: 袁淑文冠當時,

13、劉義慶請為衛軍諮議參軍;其餘 如吳郡陸展、東海何長瑜、鮑照等,引為佐史國 臣,他們都富於辭章之美。劉義慶編撰世說,此數人或許曾參與其 事。 雅好文學,編撰世說作 者24元嘉二十年(西元四四三年),劉義慶在廣陵 生病。而白虹貫城,野麇入府,迷信符瑞的他,對 此異象心裡很是忌諱,就堅決要求回京。文帝應允 他解除州職,以本號還朝。元嘉廿一年,劉義慶病 逝於京邑,得年四十二歲。追贈侍中、司空、諡號 康王。劉義慶性情恬淡、愛好文學,喜召募文士,編 集圖書。編著有世說新語、徐州先賢傳、 幽明錄等書。 病逝京邑,諡號康王作 者25(一)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 驟,公欣然曰:

14、白雪紛紛何所似? 謝安v謝太傅謝安(西元三二三八五年), 字安石,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周口 市)人。孝武帝時為相,於淝水之 戰大破前秦苻堅。卒諡文靖,贈太 傅,故稱謝太傅。 v內 集家人聚會。 v俄 而不久。俄,音。 v雪 驟雪下得很急。驟,音,急速。26(一)謝太傅寒雪日內集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 未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v胡 兒謝安兄據的長子, 名朗,小字胡兒, 官至東陽(今浙江 省金華市)太守。 v兄 女謝安兄奕的女兒謝 道韞,聰慧有才辯 ,後世因此則記載 ,遂以詠絮才 稱女子有文才。 v柳絮因風起柳絮隨風四處飄揚 。因,憑藉。謝道韞27(二)支公好鶴支公好鶴,住剡東岇山。有

15、人遺其雙鶴,少 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鎩其翮。v支 公支遁(西元?三六六年),字道林,東晉陳留人(今 河南省開封市)人,為著名僧人及玄學家。 支遁買山:東晉支遁欲向深公買岇山隱居的故事。後 以此指歸隱或隱居。 v剡東岇山剡縣(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邊山名。剡,音 。岇 ,音。 v遺音 ,贈送。 v少 時不久。 v鎩其翮摧折鶴羽的莖管。鎩,音 ,摧殘、折斷。翮,音 ,鳥類硬毛的莖管。28鶴軒翥復能飛,乃反顧翅 ,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 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 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令 翮成,置使飛去。v軒 翥 振翅高飛,此指高舉翅膀想飛。軒、翥均為高飛 之意。翥,音。 v凌 霄 飛上高空。凌,升起。霄,天空。 v置放。此指放生。鶴(王克舉攝) (二)支公好鶴29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題作 黃絹幼婦外孫 臼八字。衛武謂修曰:解 ?答曰:解。(三)魏武嘗過曹娥碑下v魏 武曹操(西元一五五二二年), 字孟德,東漢沛國譙(今安徽省亳 州市)人。封魏王,卒諡武;子曹 丕建立魏國後,追尊為武帝。v楊 修楊修(西元一七三二一九年), 字德祖,東漢末年弘農(今河南省 三門峽市)人。好學能文,反應靈 敏,為曹操主簿。後為曹操所殺。30(三)魏武嘗過曹娥碑下v曹娥碑曹娥,東漢上虞(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