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学-哮喘的药物治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158702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治疗学-哮喘的药物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药物治疗学-哮喘的药物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药物治疗学-哮喘的药物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药物治疗学-哮喘的药物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药物治疗学-哮喘的药物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治疗学-哮喘的药物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治疗学-哮喘的药物治疗(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学(Pharmacotherapy of Respiratory Disorders )呼吸系统疾病是非常常见的系统疾病。包括:1 细菌感染性疾病:支气管炎、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和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原体肺炎,等。2 结缔组织性疾病:肺纤维化疾病。3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4 继发其他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哮喘的药物治疗 (Pharmacotherapy of asthma)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理 周岐新一、哮喘的定义哮喘是一个由多种细胞和细胞成分发挥重要作用的 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引起患者反复发作的喘鸣、气 短、胸闷

2、和咳嗽等症状,以夜晚和早早晨症状最严重;常 伴有程度不等的可逆性气道阻塞;也引起患者支气管对多 种刺激的反应性增高。 二、哮喘的流行病学 1、我国:发病人数估计1500-2000万。0-14岁儿童发病 率约2%(2000)。(钟南山院士)。2、美国:发病率5%,约1400-1500万人。儿童发病率 6.9%,非洲裔发病率19%。每年花费约$60.2亿。早期接触变应原和气道刺激物及空气质量下降是哮 喘发生的危险因素。疾病自然历程:约30-70%的哮儿童进入成年后疾病 减轻或消退。但呼吸道对刺激物的高反应性仍然存在。 三、病因触发哮喘的因素是多源性(表1)明显的遗传倾向:多基因遗传;单卵双胎儿同时

3、发 病机率50%。 四、病理生理 1、支气管高反应性(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BHR)确诊哮喘的金标准(Hallmark)。与气道炎症症、上皮纤维化和重构(remodeling)有关。 2、气道内膜组织学变化 (图1)明显气道炎症,广泛上皮损伤,尸检双肺呈高度膨 胀状态(黏液栓子阻塞,空气滞留肺泡)。典型病理:气道平滑肌明显肥厚和增生;气道壁增厚伴渗出性炎症反应,上皮细胞脱落和 水肿;黏液腺肥大并呈高分泌状态;气道重构:上皮纤维化,杯状细胞/纤毛细胞比增 加。气道阻塞代表不可逆过程。 五、哮喘的细胞和生物化学特点1、炎症过程哮喘炎症与上皮细胞损伤和黏膜通透

4、性增加有关,使 有害刺激物更易接触到气道平滑肌,致气道BHR。防治哮喘重要措施之一:减轻炎症 ,降低BHR。 2、炎症细胞 肥大细胞:表面抗原-抗体反应,运动刺激等,释放许 多过敏致炎介质:组织胺、嗜酸性和嗜中性白细胞趋化因 子、LTs、PGs、PAF等。 嗜酸性白细胞(EC):其颗粒成分major basic protein (MBP)与气道上皮损伤密切相关。 肺泡巨嗜细胞:清道夫功能。但释放许多介质:PAF、 LTs、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等,促进炎症。 T淋巴细胞:分泌IL-2、3、4、5、6、10,IFN,GM- CSF,等。 认为T淋巴细胞是对哮喘慢性化或“记忆”相关的主要 细胞。 嗜中

5、性白细胞(NC):在哮喘的病理作用不明。可能 参与晚期炎症反应。也释放PAF、PGs、血栓烷化物和 LTs。 3、调质(mediators) 组织胺:诱导支气管收缩,但在人哮喘发病中不起主要 作用。 前列腺素:PG D2和PG F2引起支气管强烈收缩,但作 用不持久,在哮喘中作用有待说明,可能参与炎症反应。 血栓烷(thromboxanes,TXs):由肺泡巨嗜细胞、成 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血小板产生。可能参与收缩支气管、后期哮喘反应,气道炎症和BHR进程。尚无专一合成酶抑制剂。 白三烯(leukotrienes,LTs):为5-脂氧酶(5-LO) 催化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包括LT C4、D

6、4、E4等, 共同组成慢反应过敏物质(slow-reacting substance of anaphylaxis,SRS-A)。在炎症过程中释放,能刺激支 气管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和气道水肿。强的LT D4-拮抗剂能改善慢性哮喘症状与肺功能。专一LT D4-R及5-LO抑制剂最近被FDA批准用于治 疗哮喘。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FAF): 由MC、EC、NC产生,涉及支气管收缩,持久诱导BHR ,水肿和EC趋化。PAF-R拮抗剂治疗哮喘临床疗效可疑 。黏附因子(adhesion molecules):细胞彼此或与组织 基质黏附是炎

7、症过程的重要一步。此过程需黏附分子参与 ,并促进细胞间交流、细胞迁移与渗透。Inc.整合蛋白( integrins)、钙粘蛋白(cadherins)、免疫球蛋白超基因 家族(inmmunoglobulin supergene family)、选择蛋白 (seletins)、carbohydrate ligands(inc. ICAM-1和 VCAM-1)和血管地址素(vascular addressins) 。黏附 分子由致炎因子激活多种细胞表达,如NC、MC、LC、 BC、EC、PL、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涉及白细胞招募 和趋化。在哮喘病理形成中作用未完全阐明。 4、黏液产生黏膜纤毛系统是肺

8、对刺激物及感染的主要防御机制。黏液:95%为水,5%为糖蛋白,由支气管上皮腺体和杯 状细胞分泌。功能:转运水和电解质。哮喘患者支气管腺 增大,杯状细胞增大、数目增多,痰液黏度增加,气道被 黏液栓子和炎症细胞阻塞,造成呼吸困难。 5、气道平滑肌象网络状相互联系并呈螺旋状排列、包绕气道腔,从 气管直到肺细支气管。收缩时象括约肌一样,可完全关闭 气道腔。慢性哮喘病人气道平滑肌增厚,气流阻力成倍增加, BHR加重。控制炎症,可控制气道平滑肌增厚。 6、神经控制包括;交感、副交感和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神经。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控制气道平滑肌正常静息张力,介 导支气管收缩;无髓鞘C纤维在气道腔上皮下,为刺激

9、受 体,感受各种刺激(化学、物理、生物),反射性引起支 气管收缩。 交感神经:不直接控制平滑肌张力,但所有平滑肌有2 -R。 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神经:其递质不明,可能包括P 物质、神经激肽A和B、血管活性肠肽(VIP)、NO等。VIP为抑制性递质,易被炎症细胞释放的肽酶降解, 有利胆碱能N兴奋而加重支气管痉挛;P物质和神经肽A、 B是兴奋性神经肽;NO放大炎症反应。 六、哮喘的临床分类 1、慢性哮喘(chronic asthma):病史和病状。依症状严重程度分为4段(表2)。分类依据是症状和肺功能。 2、急性严重哮喘(acute severe asthma):为哮喘渐进 性发展期的急性发作。

10、症状严重,对一般支扩药反应差。 3、变应原哮喘(allergic asthma):儿童比例高,成人 (35%-55%)。突发性哮喘(immediate asthma reaction,IAR),一般在接触抗原后肺功能急剧下降, 在10-20min内达最大,60-120min内自发恢复,症状易为 吸入2-R激动剂控制。个别为4h后反应,持续24h,称迟 发性哮喘(late asthma reaction,LAR),任何支扩药给 予均不能阻止,但糖皮质激素阻止。 4、运动诱导的哮喘(exercise-induced asthma):约70- 90%哮喘病人运动后诱发支气管痉挛。多在干冷气候下发 生

11、。5、夜间哮喘(nocturnal asthma):睡眠时发作或症状 加重。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处于周期低谷有关,致 TLC释放致炎细胞因子有关。 七、加重哮喘症状的因素分析 1、呼吸道感染:以婴幼儿最明显。因气道较窄。多病毒 感染,如鼻病毒、合抱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病毒、流感 病毒等。病毒症状消失后,哮喘症状和BHR还持续几天到 几周。防治:建议哮喘病人每年注射流感疫苗。 2、环境和职业因素:占哮喘发病率2%。可因离开有关环 境或职业而改善。 3、心理因素:情绪和应激不会诱发哮喘,但可加重症状 。4、窦炎和/或鼻炎: 5、胃食道反流: 6、经前哮喘:30-40%女性病人经前2-4天哮喘加

12、重。可 能与2-R下调有关。 7、食物、药物和添加剂:啤酒、葡萄酒、干果、色拉, 亚硫酸盐防腐剂,阿司匹林等。 八、哮喘诊断试验主要依据病史和肺功能测定进行诊断。对基础肺功 能正常者也可进行甲胆碱或组织胺诱发实验。对以下任何一个在过去12个月内出现的问题答案肯定 ,提示哮喘诊断成立: 是否有严重发作的或反复发作的咳嗽、喘鸣、气短? 是否有波及胸肺症状的感冒并持续10天以上?是否在一年的某个季节有咳嗽、喘鸣、气短? 是否在某个地方或接触某样东西(烟雾、香水等)有咳 嗽、喘鸣、气短?曾用过能帮助改善呼吸症状的药物?用药次数如何? 在过去4周内,咳嗽、喘鸣、气短症状可用药物减轻? 有夜间惊醒您的呼吸

13、困难吗? 有早早晨呼吸困难症状出现吗? 在跑步、适度锻炼或其他体力活动后有呼吸困难出现? 八、哮喘的治疗 1、哮喘治疗的理想结果 : NAEPP(National Asthma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提出: 病人能保持正常活动水平。 病人能保持近乎正常的肺功能。可预防慢性或麻烦哮哮喘症状出现(如咳嗽、夜间或晨 起哮喘症状)。 可预防反复发作,减少急诊或住院次数。 治疗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 尽可能满足病患家庭对哮喘治疗的期望。 2、哮喘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NAEPP推荐阶梯式治 疗方案(表)。其要点是: 非药物治疗贯穿所有阶段的哮喘治疗;

14、 治疗从高阶向低阶; 治疗方案个性化,着力点是预防和控制炎症; 急性发作治疗以迅速减轻症状为主,慢性发作以预防和 控制炎症为主。1)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向病人介绍有关哮喘病知识、治 疗计划和目的,以及教育病人自我处理技术(表)。 2)药物治疗: (1)急性哮喘症状加重的家庭治疗(图1): (2)急性哮喘加重的急诊处理(图2) (3)慢性哮喘治疗:选择最佳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2-R 激动剂:见表5。为最有效的支气管扩张药。 作用原理: 药理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稳定肥大细胞膜,激动 Na+-K+ATPase,兴奋骨骼肌和心肌,促进糖的异生,增 加胰岛素分泌,降低血浆K+浓度。 各药比较:表5

15、 临床应用:短效吸入制剂宜用于急性控症,用大剂量;在 开始1-2 h,每20 min喷1次,后调整。长效吸入剂适合于夜间哮喘或慢性哮喘;也可用缓释剂代替。 主要缺点:不降低BHR,缺乏显著抗炎作用,心脏兴奋、 长期使用2-R数目下调和亲和力下降。 甲基黄嘌呤类(Methylxanthines):包括羟丙茶碱( dyphylline),咖啡因,enprophylline,和茶碱。以茶碱 (乙二氨基复盐)最广泛使用。 作用原理:主非选择性PDE抑制剂。气道平滑肌PDE ,而在炎症细胞为PDE 。 药理作用:扩张支气管和外周血管,抗炎,CNS和心脏兴 奋,增加胃酸分泌。 临床应用:急性严重哮喘不推荐

16、用。喷雾给药无效,长期 给药用于慢性哮喘治疗,可减少2 激动剂及皮质激素用 量。缓释剂可用于夜间哮喘预防。主要缺点:A. 安全范围小。有效血药浓度为5-15g/ml, 15-20g/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0-30g/ml为60%。 住院病人,尤iv给药者,宜检测血药浓度。B. 药物被药酶 (CYP1A1和CYP3A3)代谢;对茶碱代谢产生20%以上 抑制或50%以上增强的药物将影响茶碱的作用。表6 M-R阻断药(M-R blockers): 一般介绍:洋金花治疗哮喘几个世纪,但穿透力强、作用 广泛,应用有限。现用季铵化合物,如溴化异丙基阿托品 (ipratropium bromide)。 平喘作用:非功能性拮抗剂,仅对受胆碱能介导的支气管 收缩有拮抗作用。对许多促发哮喘因素,如变应原、二氧 化硫、运动、PGs、组胺等,因促发哮喘仅部分与反射性 迷走神经兴奋有关,平喘作用有限,远不如2激动剂;对LAR和BHR无明显影响。 临床应用:异丙基阿托品气雾剂,局部作用起效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