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158629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脉 诊中医诊断教研室切诊-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切诊又分为: 脉诊 按诊脉 诊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 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目的要求1、 掌握诊脉的部位和方法;2、 掌握常见病脉的脉象与临床意义;3、 熟悉脉诊的原理,脉象的生理变异;4、 熟悉相兼脉概念与主病规律;5、 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一、脉诊原理(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乃脉动之源,主宰神明,主司脏腑。“心主血,其充在脉” 、“心藏脉、脉舍神。”脉乃血之府,脉象的“舞台”,信息的网络。(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脉乃血脉,赖血以充,赖气以行。”“脉不自行

2、,随气而至,气动脉应。”第一节 脉诊概述(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五脏脉象:l肺主气,司呼吸,所谓“气动脉应”。 l肝主疏泄,关系到血管功能的调节。 l肾主封藏,脉象有根,预后良好。 l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脉以胃气为本。”“胃气” 作为衡量正常脉和病脉的重要指标。 脉象形成示意图心脏 ,是产生脉搏的源头,亦是生理信息的发射中心。 脏腑器官如在网线上的“节点”。其活动信号都以振荡波的形式在脉管上传播。 心脏产生搏动的主旋律中携带丰富的谐波,谐波多各持自主的旋律,又受相互间 干扰(叠加或衰减),这样的综合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形成了多样的脉象。二、脉诊部位(一)遍诊法(三部九候):上

3、部、中部、下部 (二)人迎、寸口诊法 (三)仲景三部诊法:寸口候脏腑病变 趺阳足背动脉候胃气太溪内踝上动脉候肾气1、寸口脉诊病原理 寸口是脉之大会寸口是脉之大会 :肺朝百脉。肺朝百脉。 寸口脉气最明显:太渊为肺经原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脉会太渊脉会太渊” ”。 脾肺同为太阴经脾肺同为太阴经 :两经均起于中焦。两经均起于中焦。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气靠脾气不断充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气靠脾气不断充养。 解剖位置表浅解剖位置表浅 :便于诊察、操作。便于诊察、操作。(四)寸口诊法: 2、寸口分部(1)寸口部位:腕后高骨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 (2)寸关尺的定位先定关:以腕后高骨

4、(桡骨茎突)为标记再定寸、尺。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3、寸口脉的分候脏腑 左寸侯:心与膻中 右寸侯:肺与胸中 左关侯:肝、胆与膈 右关侯:脾与胃 左尺侯:肾与小腹 右尺侯:肾与小腹命门:左肾右命门 肾之两者肾间动气三、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时间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平静。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法常以 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 ,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 乃可诊有过之脉。” (二)平息和体位平息:医生调匀呼吸。(一息:一呼一吸)体位:坐位、仰卧;平臂、直腕、仰掌、手和心脏同一水平。1、布指:中指关;食指寸;无名指尺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小儿一指(

5、拇指)定关法。(三)指法“一指定关法”:用医生的食指或拇指,指尖朝向患 儿肘关节,一指诊三部脉,不细分寸、关、尺三部。 2、指法:三指平齐呈弓形,与病体呈45,指目按脉。3、运指:医生布指后,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先总按,后单诊。 总按三指平布后以同样的指力切三部脉。单诊仅一指用力,重点辨某部脉。4、指力: 举(浮取):以轻指力按在皮肤上按(沉取):重指力按在肌肉与筋骨之间寻(中取):介于轻重之间的指力(按至肌肉 ),或举或按,或前后左右挪动切脉,以寻找 脉象的最佳部位和状态。总 按单 按错误的诊脉手法u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候脉时间以35分钟为宜。 u提醒医生诊脉时不得三

6、举两按草率从事。(四)五十动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四、脉象的要素脉 位: 脉管的浅深脉 长: 脉动的范围长短至 数: 脉搏的频率均匀度: 脉动的节律、力度脉 宽: 脉管的粗细、脉搏大小紧张度: 脉管的绷急、弛缓,软硬程度脉 力: 脉搏的强弱流利度: 脉搏的通畅流利程度脉位脉数脉形脉势第二节 正常脉象胃: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三部有脉,一息四五至(7280次/分),不浮 不沉,不大不小,不迟不数,从容和缓,节律均 匀,五十至无间歇者为平脉,即胃、神、根。灵枢始终:“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7、” 。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谷气为本,故人绝水谷则 死,脉无胃气亦死”。 素问玉机真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景岳全书脉神章:“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雍 容和缓之状者,便是胃气之脉”。滑伯仁指出:“有力即有神”之说。诊家枢要脉贵有神:“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 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正常脉象的特点平脉系列脉图正常脉象的特点二、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脉沉。2、与精神情志有关:怒伤肝 脉多弦急日久,脉多弦细惊气乱脉动无序 不同年龄的脉象图青年人脉图1青年人脉图2中年

8、人脉图老年人脉图20年前后自身脉图比较二、脉象的生理变异 3、与季节、地理、气候等有关:春弦、夏洪、秋浮、冬沉。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斜飞脉:脉搏从尺部斜向手背方向延伸。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六阴脉: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六阳脉:六脉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第三节 病理脉象1、浮脉、沉脉 2、迟脉、数脉、缓脉3、虚脉、实脉4、长脉、短脉5、洪脉、细脉6、濡脉、弱脉7、滑脉、涩脉8、弦脉、紧脉9、结脉、代脉、促脉一、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一) 浮脉1、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而不 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诊宗三昧:“ 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2、临

9、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3、临床应用表寒证浮紧 表热证浮数 表虚证浮缓 浮脉亦见于里虚证生理浮脉浮 脉1、散脉(了解)(1)脉象特征:浮散无根,至数不齐。(2)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诊宗三昧:“其脉散者死。”脉理: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相类脉】散 脉2、芤脉(了解)(1)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2)临床意义:失血、伤阴之际。脉理:阴血不能维阳气,阳气浮散。芤 脉3、革脉(熟悉)(1)脉象特征:浮弦中空,如按鼓皮。濒湖脉学“ 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特点:脉管表面绷急、力

10、强,按之中间空虚。(2)临床意义: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革 脉革脉、芤脉鉴别:同:芤脉与革脉皆居浮位,脉形大,中 空,即有浮大中空的特点。其主病亦有 相似之处。异:芤脉管壁较软,如按葱管;革脉管 壁较硬,如按鼓皮。 (二) 沉脉1、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诀刊误“ 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 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2、临床意义:主里证沉而有力里实沉而无力里虚脉沉而无临床症状者,不一定是病,可见于正常人。 生理沉脉三指禅:“沉而无病世人多。”沉 脉1、伏脉(了解) (1)脉象特征:极重按之,推筋着骨始得。诊家正眼“ 推筋着骨,得始其

11、形。”(2)临床意义:邪闭、厥证、痛极(伏而有力)多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如气闭、寒闭、热闭、火闭、痛极等可见。【相类脉】伏 脉2、牢脉(熟悉)(1)脉象特征:实大弦长,沉取始得,坚着不移。李中梓:“ 牢有二义,坚牢固实之义,又深居在内之义。”脉说:“ 沉而有力,劲而不移,实大弦长,牢之体也。”(2)临床意义:阴寒内盛,疝气症瘕之实证。脉理: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牢 脉牢脉、革脉鉴别:同:同为管壁坚硬。异:革脉居于浮位,外坚中空;牢脉见 于沉位,按至筋骨乃得,内外皆实。(三) 迟脉1、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脉动三至 (一分钟不满60次)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

12、一息。”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2、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之里实热证(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2)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生理迟脉迟 脉缓脉1、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有怠。(1)脉来和缓,一息四至(每分钟6070次 )。为平缓脉,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见于正常人。 周学霆:“缓即为有神也”,即指平脉缓和之象。【相类脉】(2)脉势纵缓,缓怠无力。王冰曰:“缓谓纵缓,非动之迟缓也”。 脉经“ 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2、临床意义:主湿病、脾胃虚弱。缓 脉 (四) 数脉1、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六至

13、。(90120次分)濒湖脉学:“一息六至,脉流薄疾。”脉诀启悟:“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2、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张景岳:“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愈虚则脉愈数。”生理数脉数而有力实热 数而无力虚热 浮大虚数,数而无力,按之空豁虚阳外浮数 脉数脉图疾脉(了解)1、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大于120次/分) 2、临床意义: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多见于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相类脉】疾 脉(五) 虚脉1、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皆无力,按之空虚。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脉经:“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三指禅:“虚脉大而松,迟柔

14、少力充。”2、临床意义:主虚证,多见于气血两虚血虚不能充盈,气虚不敛而外张。血虚,脉道不充脉细无力迟而无力阳虚 数而无力阴虚亦可见于久病虚劳、伤暑气阴两伤等。虚 脉短脉(了解)1、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濒湖脉学:“ 不及本位,应指而回,不能满部。”2、临床意义:主气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气郁不能伸展,气虚不能鼓动故脉短。“短则气病”【相类脉】短 脉(六)实脉1、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皆有力,来去俱盛。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诊宗三昧:“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2、临床意义:主实证。邪盛正实,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充满故实。 实而偏浮数实热证 实而偏沉迟实寒证实 脉长脉(了解)1、脉象

15、特征:首尾端直,超过寸关尺三部。“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紧张,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相类脉】2、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多由邪气盛实,正气不衰,邪正搏击所致。素问 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正常人气血旺盛,精气盛满,脉气盈余。濒湖脉学:“ 长脉不大不小,迢迢自若, 如循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 病。”长 脉(七) 洪脉(钩脉)1、脉象特征:脉形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诊家正眼:“ 洪脉极大,状若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濒湖脉学:“ 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2、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盛)。里热内盛,气盛血涌故脉来洪。亦主虚证洪大无力应指浮取盛大而沉取无根久痢,吐血,气血大伤洪 脉洪脉图(洪大有力)大脉(了解)1、脉象特征:脉体宽大,但无脉来汹涌之势。 2、临床意义:见于健康人,或病进。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大则病进”。 健康人脉大而和缓,从容,三部皆大体魄健壮之象 病中见脉大病情加重 脉大而数实邪实脉大而无力正虚【相类脉】(八) 细脉(小脉)1、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诊家正眼:“ 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若丝线,较显于微。”濒湖脉学:“ 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2、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偏阴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