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57406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7.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主讲教师:郑素娟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一张海报 (1)在巴黎,公共场合有中文的地方并 不多,但在巴黎圣母院有一张中文告示: “请保持安静” ; (2)在美国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 垃圾桶前用中文写下告示:“垃圾桶在此 ”; (3)在泰国皇宫的洗手间也有一张中文 告示:“请便后冲水” 。课程导入分析原因:A 外国人歧视我们中国人。B 我们有些人缺乏公德意识。C 我们有些人缺少环保意识。D 不文明行为有损祖国尊严。下边:再看看我们身边的现象:思考:为什么外国人如此 “礼待”我们呢?随意涂抹占椅酣睡翻越栏杆竟随地小便乱扔垃圾毁坏公物破坏环境不文明行为知多少? 第一,不修

2、边幅,行为不检。 第二,不讲卫生; 第三,不懂礼仪; 第四,不遵守公共秩序; 第五,毁坏公物; 第六,破坏环境 检查一下自身的行为。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请思考:第 五 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公共生活 的特点,明确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 手段道德手段和法律手段;理 解和掌握社会公德的内容,并在实 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努力践行公德规范。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本 讲 内 容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

3、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既相 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封闭性和隐秘性。公共生活:开放性和透明性。 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及相应的道德要求社会生活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课堂讨论:某大学在女 生宿舍的过道上 安装摄像头,引 起争议。有人认 为可以安装,有 人反对。假如学 校要在宿舍走廊 上安装摄像头, 你们有什么意见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如果没有了规则,会怎样 ?定义: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 的人们公

4、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范围:社会秩序、交通秩序、工作秩序、市 场秩序、 教学秩序、网络秩序等等,一 切公共活动的场所都需要一定的秩序。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条件;别挤了!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的必要前提;制假贩假、坑蒙拐骗、三角债 务、侵犯产权等等现象严重阻碍和 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 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 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 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 调整法律 约束两种基本手段 良心的谴责法律的严惩理解理解如何

5、如何? 公共生活中的道 德和法律功能和作用 各有特点(一)目标一致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 本手段,两者相辅相承、互为补充,追求 的目标是一致的。道德的规范作用需要法 律的支持,法律的规范也要以道德的规范 为基础。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更加清晰地体现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 道德与法律(二)手段不同道德强调人的自律,它引导人们通过 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自觉 把自己的行为保持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之 内。此外,还有道德评价起监督作用,具 有他律的成分。法律强调对人的他律,它针对那些危 害公共生活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限制和惩 处,警戒人们遵守公共生活规范。道德与法律 道德规范:

6、“应当或不应当怎样”; (说服、教育、劝诫、示范;信念、舆论、 习惯) 法律规范:“必须或不准许怎样”;(保护、确认、引导、维护;警戒、预防 、制裁)道德与法律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 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 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 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 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 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

7、保护环境。社会公德特点 道德对象 的广泛性道德要求 的简明性 道德内容 的继承性道德层次 的基础性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u是打开心扉的钥匙u是交流思想的窗口u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 统美德,也是人道主义 的基本要求。请你回答: 在公交车上遇 到老人、抱小孩 的乘客上车,你 会:A、回过身去,装做 没看见; B、主动让座,搀扶 上下车; C、实在没人让座, 我才让。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和爱 护;爱护好公物,使其物尽其用、用有所值 ,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生存发 展利益的维护,

8、也是 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 任。遵纪守法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特 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是维护公 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1、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 2、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3、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4、努力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1、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50年代 “五爱” 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 护公共财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宪法第24条,1984年12月) 60年代学雷锋活动 80年代“五讲四美 三热爱”活动 90年代以后“讲文 明树新风”

9、、“希望工 程”、“送温暖”、“志 愿者”、“手牵手”、“ 春蕾计划”、“扶残助 残”、“百城万店无假 货”、“保护母亲河” 等活动希望工程 大眼睛长大 1991年4月6日,安徽省金 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一年级的 学生小明娟抬头望向黑板时, 那瞬间的眼神被解海龙的照相 机捕捉到了。这幅画在题为 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 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 载,并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 传标志。苏明娟2005年7月从安徽大 学金融专业毕业,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姚明捐献骨髓 2005年9月4号,在中国 人民大学举行了一场特 殊的公益活动“大超 -中国骨髓库校园爱心之 旅”。启动仪式上,接受 了中

10、华骨髓库的血样采 集,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要用 自己的承诺带动更多人加入 这项公益活动。 壹基金“李连杰壹基金计划”是由 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大使” 李连杰先生发起,在中国 红十字总会架构下独立运 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本 着“人道、博爱、奉献”的 红十字精神,秉承“全球一家人”的理念,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公益平 台,推动公益产业的发展;同时,向在各种灾难和 突发事件中遭受创伤的人士提供尽可能的人道援助 。立足于中国,壹基金正逐步成长为公益品牌。 北京77岁的退休干部谢亮义务指路15年,风 雨无阻,被人誉为“指路大王”。德州籍28岁军官为救跳江女牺牲,大批金华市民前去祭奠! 2、

1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来说是好 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例如 : 少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说一套做一套有人理直气壮不让座,还 振振有词:“上车我是投了币的 ,就算有老人有孕妇站我旁边 ,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跟 学识、素质无关。” 课堂讨论:尊重公德需要理由吗? 大学校园社会公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口成“脏”、随 地吐痰、乱扔垃圾、 乱涂乱画、上课大声 讲话、顶撞老师、公 共场所尖叫、起哄、 损坏公物、践踏草坪 、男女同学交往举止 过分亲密等等。 【学习思考】材料分析:两个百分百某高校在一项调

12、查中发现,大学校园里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 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是这l00的学生也承 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 或同学身上。你认为症结在哪里?汤一介老先生曾亲身经历过 这么一件事:开往北大的公交车 ,上车时已没有空座位,这时旁 边一小伙子很快把座位让了出来 ,汤先生在表示感谢的同时,表 扬小伙子是好样的;这时坐在旁 边的两个年轻人说话了:“不用 说了,他是韩国人,听不懂的” 。当车到达北大时,看到汤先生 一起下车,这两位年轻人说话了 :“你是北大的啊,怎么不早说 ,要不我们就给你让座了。”大学生是传播 公德意识、践行公 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3、在社会实践中增强

13、社会公德意识3、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树立“分”的观念, 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别; 要有“和”的举止,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序; 要有“爱”的态度, 这是社会公德原则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4、努力践行社会公德规范践行社会公德从我做 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课堂讨论】“文明上网,从我开始。”2007年4月9日, 北京14家网站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中央主要 新闻网站及各地网站纷纷响应。各网站积极 宣传网络文明的同时,组织力量自查自纠, 清除有害信息,并承诺加强管理,文明办网 。人民网还组织网民进行网上签名活动,支 持文明上网。请问:网络生活是否属于公共 生活空间呢?网络生

14、活是否需要道德? 【归纳要点】 (1)网络生活虽然属于虚拟空间,但它并不 意味着虚无,相反,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延 续。 (2)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一些人工作的必备, 比如网上银行,网上购物,以及网上信箱等 。 (3)网上的生活体验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共生 活。根据心理学中的“内体验”原理,虽然 ,网络是一种虚拟,但它对网民的心理影响 是真实的。这种真实会影响网民的实际行为 。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0万网民投票选出的“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1、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骚扰 ;3、传播垃圾邮件;4、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5、网络欺诈行为;6、网络色情聊天;

15、7、窥探、传播他人隐私;8、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9、强制广告、强制下载、强制注册;10、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网络不文明行为正是现实生活中诚 信缺失、见利忘义、浮躁媚俗等不道德 行为的表现。构建良好的网络道德:一是网民本身的需要;二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需要;三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案例故事:网络孤独症的前期表现成都某高校一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 :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 络游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 ,

16、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这位大学生 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 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 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 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 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案例故事:通宵上网 引发悲剧 2002年9月8日,西南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严 宏(化名)告别了人世,只有21岁。在他的病 历上,记载着“重症胰腺炎、暴发性菌痢、血 糖增高、急性肺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 症。医生认为是劳累过度导致了他的死亡。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严宏“劳累过度”呢?原 来,9月6日晚上,他曾通宵上网,第二天中午 回到宿舍,第三天,突发疾病,抢救无效。 严宏的父母都是50多岁的下岗工人,独子 的离去带给他们的伤痛是可想而知的。如何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