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49157230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content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预防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治疗p 药物治疗p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法、微波、冷冻、光疗等 内治: 外治包括中医辨证治疗和西药治疗p 一般预防措施p 皮肤性病的预防原则3皮肤性病的预防 古代:素问“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则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现代:“预防为主”已成为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一般预防措施n增强体质,预防皮肤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应培固正气,避免外邪,要重视整体预防的作用。 n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

2、一道防线 n重视心理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抑郁也可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如神经性皮炎、斑秃等皮肤性病的预防原则n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避免与传染源接触,对患者和带菌者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n非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要积极寻找和消除病因,有的原因不明,也要避免其诱发因素,可使其病情缓解或不再发生n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治疗时应该患者与其性伴同治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治疗 审证求因、辩证施治 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有机结合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祛风法疏风散寒:用于风寒证 临症见皮损色白、瘙痒,遇冷加剧,得热则减,舌淡红 苔白脉浮紧 常见于荨麻疹;代表方为桂枝麻黄各半汤 疏风清热:用于风热证

3、 临症见皮损色红、瘙痒或伴有发热、咽喉肿痛,发病急, 病程短,舌淡红苔薄脉浮数 常见于荨麻疹、玫瑰糠疹;代表方为桂枝麻黄各半汤祛风胜湿:用于风湿浸淫证 临症见皮肤发红,丘疹、水疱、糜烂、渗液,自觉瘙痒 ,伴有口干咽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濡或数 常见于湿疹、丘疹性荨麻疹、扁平苔癣; 代表方为消风散 平肝熄风:用于血虚肝旺者 临症见慢性皮肤病,心烦易怒、情绪不佳时病情加重,舌淡 苔薄脉弦细 常见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代表方为天麻钩藤饮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清热法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证 临症见皮损色红,灼热、肿胀、瘙痒或化脓,伴有发热、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常见于疖、丹毒、脓疱疮; 代表方为五

4、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热凉血:用于血热证 临症见皮损鲜红斑片或紫斑,灼热、瘙痒或伴有发热、便秘尿赤,口干舌燥,心烦,舌红绛苔黄脉数 常见于过敏性紫癜、剥脱性皮炎; 代表方为犀角地黄汤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祛湿法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湿阻证 临症见皮损色淡,糜烂渗液、瘙痒,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舌淡苔腻脉滑 常见于亚急性湿疹、天疱疮; 代表方为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清热利湿:用于湿热证 临症见水疱,糜烂渗液、瘙痒或伴有发热,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常见于湿疹、生殖器疱疹; 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二妙散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养血润燥:用于血虚风燥证 临症见皮肤干燥,粗糙、脱屑、肥厚、皲裂或苔藓样

5、变,病程长,舌淡苔薄脉沉细 常见于慢性湿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 代表方为当归饮子、四物汤凉血润燥:用于血热风燥证 临症见红色斑疹,干燥有鳞屑,可伴有口干心烦、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数 常见于银屑病、风热疮; 代表方为凉血消风散润燥法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疏肝理气:用于肝郁气滞证 临症见皮肤病患者伴有胸胁胀痛,情绪易怒、女性月经不调,舌淡红苔薄脉弦 常见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黄褐斑; 代表方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行气法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活血化瘀:用于血瘀证 临症见结节,肿块、瘢痕、皮肤肥厚或粗糙、疼痛,病程较长,舌紫暗脉涩 常见于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 代表方为桃红四

6、物汤活血软坚:用于瘀阻结块证 临症见皮损坚硬,皮色淡红或发白,自觉可伴痛痒,舌淡苔薄脉滑 常见于瘢痕疙瘩; 代表方为活血散瘀汤活血法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解郁化痰:用于气滞痰凝证 临症见结块坚实,皮色、不痛或微痛,伴有胸闷、胁痛或乳房胀痛,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常见于瘰疬、皮肤肿瘤; 代表方为逍遥散合二陈汤疏风化痰:用于风热痰毒证 临症见皮疹初起色白肿胀,逐渐红肿化脓,可伴有咽喉肿痛、口干便秘,舌淡苔薄腻脉滑数 常见于痈; 代表方为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祛痰法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益气固表:用于卫气不固证 临症见皮疹色淡,遇冷即发、反复发作,气短懒言、自汗怕冷,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常见于慢性荨麻疹

7、; 代表方为玉屏风散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证 临症见皮疹潮红或疮疡弥漫,潮热盗汗,虚烦不眠、腰膝酸软,耳鸣目眩,舌红苔少脉细数 常见于红斑狼疮; 代表方为知柏地黄丸补益法药物内治(中医辨证治疗)温补肾阳:用于肾阳虚证 临症见于慢性皮肤病,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常见于皮肌炎、天疱疮; 代表方为金贵肾气丸温阳通络:用于寒湿阻络证 临症见皮疹苍白或青紫,皮温偏低,肢端冰冷、皮肤硬化。苔白脉沉涩 常见于雷诺现象、冷球蛋白血症; 代表方为黄芪桂枝五物汤、阳和汤温通法1.抗组胺药2.糖皮质激素3.抗细菌药物4.抗病毒药物5.抗真菌药物6.维A酸药物7.免疫抑制剂8.免疫调节剂9.

8、维生素类药物10.其它:药物内治(西医)药物内治(西医)抗组胺药 o 1937年: Daniel Bovet 合成第一个抗组胺化合物 Pyrilamine,毒性太大,未 用于临床o 于1957获诺贝尔医学奖 组胺的作用n毛细血管扩张n血管通透性增高n平滑肌收缩n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n血压下降 药物内治(西医)抗组胺药 组胺受体的分类H1受体(H1R):主要分布于皮肤、粘膜、血管及脑组织 H2受体(H2R):主要分布于消化道分泌腺 H3受体(H3R):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组胺能神经末梢的 突触前部和周围神经组织,参与神经冲动传递和 HA合成、释放的负反馈调节药物内治(西医)抗组胺药 pH1受体

9、拮抗剂 能与组胺争夺受体,消 除组胺引起的多种效应。第一代 多易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 枢神经系统,导致困倦、乏 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部分还有抗胆碱作用 高空作业、精细工作者和驾 驶员需禁用或慎用,青光眼 和前列腺肥大者也需慎用第二代 口服吸收很快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对中 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也 称非镇静抗组胺药 作用时间较长,一般每天 口服1次即可 适用于驾驶员、高空作业 者及需长期服用者药物内治(西医)抗组胺药 pH2受体拮抗剂拮抗组胺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胃液分泌增多的作用在皮肤科用于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等不良反应:头痛、眩晕,长期应用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阳痿和精子减少等主要药物:

10、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药物内治(西医)抗组胺药 内用药物治疗抗组胺药 常用的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药名成人剂量常见不良反应氯苯那敏 (chlorpheniramine)1248mgd,分3次口服 或520mg,肌内注射 或1ml(10mg),皮下注射嗜睡、痰液粘稠、胸闷、咽喉痛、心 悸、失眠、烦躁等苯海拉明 (diphenhydramine)50mg150mgd,分23次口 服 或2040mgd,分次肌注头晕、嗜睡、口干,长期应用(6个 月以上)可引起贫血多虑平 (doxepin)75mgd,分3次口服嗜睡、口干、视物模糊、体重增加, 孕妇儿童忌用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11、412mgd,分23次口服光敏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头痛、 失眠、口干、尿潴留、体重增加异丙嗪 (promethazine)50mgd,分4次口服 或25mg,肌内注射嗜睡、低血压、注意力不集中,大剂 量和长期应用时可引起中枢兴奋性增 加酮替芬 (ketotifen)2mgd,分2次口服嗜睡、疲倦、口干、恶心、头晕、体 重增加常用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药物名称成人口服剂量注意事项阿司咪唑 (astemizo1e)10mgd连续应用1个月以上可出现体重轻度增加,孕妇慎用 忌与唑类抗真菌药合用 非索非那定 (fexofenadine)120mgd,分2次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特非那定 (te

12、rfenadine)120mgd,分2次偶见头痛、口干 忌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合用氯雷他定 (loratadine)10mgd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 损害患者慎用西替利嗪 (cetirizine)10mgd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美喹他嗪 (mequitazine)1020mgd,分2 次有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禁用,青光眼、肝病患者 和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阿伐斯汀 (acrirastine)824mgd,分1 3次12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肾功能损害、 重度高血压患者禁用,老年人慎用咪唑斯汀 (mizolastine)10mgd严重的肝病、心脏病患

13、者禁用,轻度困倦、婴幼儿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忌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合用n 中枢表现:主要见于第一代 n 易耐受:不宜长期使用同一种类,可轮换使用 n 造血系统及肝脏功能损害:见于部分种类 n 增加眼压:主要见于第一代 n 口干:主要见于第一代 n 心脏毒性:见于部分第二代 n 过敏反应:见于少数特异性体质者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药物内治(西医)抗组胺药 药理作用l主要影响糖和蛋白质的代谢,还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而对水盐代谢影响较小,临床上应用广泛l主要表现在:抗炎作用、抗免疫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作用、对血液的影响和中枢作用。药物内治(西医)糖皮质激素 适 应 症n 重症药疹

14、n 重症多形性红斑 n 非感染性的急性荨麻疹 n 过敏性休克 n 严重接触性皮炎 n 系统性红斑狼疮 n 皮肌炎 n 天疱疮 n 类天疱疮 n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药物内治(西医)糖皮质激素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的种类药物名称抗炎效价等效剂量(mg)成人剂量低效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l202040mgd,口服 l00400mgd,静滴中效泼尼松 (prednisone)451560mgd,口服泼尼松龙 (prednisolone)4551560mgd,口服 1020mgd,静滴甲基泼尼松龙 (methyprednisolone)741640mgd,口服曲安西龙 (triamci

15、nolone)54816mgd,口服高效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300.751.512mgd,口服 或220mgd,静滴倍他米松 (betamethasone)400.514mgd,口服 612mgd,肌注使用方法p 强调激素使用的个体化p 使用剂量可分为小剂量(泼尼松 30mg/d)、中等剂量(泼尼松30 60mg/d)、大剂量(泼尼松 60mg/d)p 使用时间可分为短程用药(不超过1个月)、中程给药(2 3个月)和长程给药(6个月以上)药物内治(西医)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系统应用 感染(病毒、细菌、结核、真菌等) Cushing syndrome-皮质功能亢进或减退 消化道溃疡或穿孔抗酸药物 电解质紊乱低钾 骨质疏松或缺血性骨坏死补钙 对神经精神的影响! 诱发或加重原有的糖尿病 诱发或加重结核病 高血压检测血压! 影响儿童的发育! 药物内治(西医)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长期大量局部外用 激素性皮炎!1.皮肤萎缩 2.毛细血管扩张 3.萎缩纹4.口周皮炎 5.紫斑、色素沉着6.皮肤脆性增加7.类固醇痤疮 8.酒渣鼻样皮炎 9.多毛(局部)10.易癣菌感染药物内治(西医)糖皮质激素 p 青霉素类: p 头孢菌素类: p 氨基糖苷类: p 糖肽类: p 四环素类: p 大环内酯类: p 喹诺酮类: p 磺胺类: p 抗结核药: p 抗麻风药:药物内治(西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