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 大学音乐鉴赏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157209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肖邦 大学音乐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肖邦 大学音乐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肖邦 大学音乐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肖邦 大学音乐鉴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肖邦 大学音乐鉴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肖邦 大学音乐鉴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肖邦 大学音乐鉴赏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肖邦 肖邦(FryderykChopin,1810-1849) 波兰作曲 家、钢琴家、浪漫主义时期的中心人物之一。父亲是法 国人,1787年移居波兰,肖邦自幼在钢琴演奏和创作上 很有天分。1830年前往巴黎,途中听到波兰被沙俄占领 ,极其悲愤。1831年定居巴黎,结识一批艺术家名流, 开始钢琴授课并举办音乐会。1837年与长他六岁的法国 女作家乔治桑相识开始两人同居至1846年。 1849年 10月7日,39岁的肖邦在巴黎的寓所逝世。 肖邦是历史上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一生 是在他的国家失去独立的时候从事音乐活动的,如果没 有肖邦,波兰的音乐在世界上亦微不足道,肖邦的音乐 喊出了一个民族

2、争取独立、反抗外来入侵、不屈不挠的 斗争精神。尽管远离祖国,作品始终传达出强烈的爱国 热情。他的可贵之处是不模仿别人,完全按自己的标准 去创作,他的钢琴音乐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 使得钢琴音乐更现代。肖邦的创作特征1830年以前的华沙时期,肖邦创作的作品有 两部钢琴协奏曲和波罗奈兹、玛祖卡等各种波兰 舞曲,这些作品大多反映了作者早年富有浪漫色 彩的青春活力和爱情生活,并已形成其独特的音 乐风格。1830年以后的巴黎时期,肖邦的创作 向更广阔的领域展开和深入,主要表现为体裁的 扩大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加深,具体体现为创作遍 布舞曲题材及其他小型和大型钢琴音乐体裁,音 乐中注入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

3、情和深刻的精神内 涵。肖邦的音乐既有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又有高贵的 诗人气质,是历史上最有独创性的音乐家之一,他使许 多特性乐曲得以确立发展,如使前奏曲成为集中凝练, 个性鲜明的独立体裁。它赋予玛祖卡、波兰舞曲、圆舞 曲以极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 人物之一,肖邦赋予古典奏鸣曲套曲以深刻而鲜明的思 想内容。叙事曲是一种在内容上与文学作品相联系的契 约音乐体裁,是肖邦音乐中形式最完美、内容最丰富的 作品,肖邦是第一个把这种思维带进器乐音乐创作的作 曲家。肖邦是历史上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旋 律非常个性受意大利歌剧、特别是贝里尼的影响,气息 宽广、优美如歌,但又是器乐化的。

4、肖邦还保留了谐谑 曲这一题材的艺术特征,肖邦的夜曲是最富有浪漫主义 音乐特征的作品。肖邦还创作了前奏曲、练习曲、奏鸣 曲等。肖邦的钢琴音乐肖邦一生主要创作钢琴音乐,风格独立,具有 典型的浪漫主义气质,世人称他为“钢琴诗人”。 除了两首钢琴协奏曲涉及乐队之外,大多为独奏 作品,主要有三首奏鸣曲、27首练习曲、四首谐 谑曲、4首叙事曲、3首即兴曲、19首夜曲、14 首圆舞曲、25首前奏曲,此外还有波罗乃兹、玛 祖卡、幻想曲、摇篮曲、船歌等。他的作品通常 没有直接引用波兰曲调,而民间化的节奏、和弦 、曲式、旋律等大量充斥其中,体现出高贵而英 勇的波兰民族精神。C小调革命练习曲 肖邦的这首练习曲是在1

5、831年9月赴巴黎的途中, 在斯图加特听到华沙起义的失败,俄国侵略者对华沙人 民进行疯狂的血腥报复的消息后创作的。运用c小调, 当时波兰正处于华沙沦陷,起义失败后的民族革命斗争 中,人们根据这一背景冠以这响亮的名称。其实当时肖 邦身体状况很不好,他曾说作品中反映的就是痛,音乐 为4/4拍,速度为热情似火的快板,整部作品洗练的音 乐语言,反映出作者在听到这一噩耗后不可抑制的悲愤 之情。音乐从突然闯入的属九和弦开始,左手以飞快的 十六分音符形成暴风骤雨般的音流,与右手时而悲壮时 而沉痛的和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大的感情波涛。 这种不可抑制的义愤和失去国家的切肤之痛,贯穿在作 品的始终。乐曲最终在

6、强有力的C大调主和弦上结束, 肖邦以此来表明自己对祖国最终必胜的信念。b小调谐谑曲1831年在赴巴黎的途中,肖邦听到了俄国军队攻陷 华沙的噩耗,于是将自己的满腔义愤和失去祖国的沉痛 心情倾注到创作中,这种失去国家的切肤之痛,进一步 反映在他的b小调谐谑曲中,在这首乐曲中,动荡 不安的主部和乐曲的中部引自波兰圣诞歌曲安睡吧! 婴孩耶稣的深沉曲调,使肖邦对祖国前途的焦虑、对 亲人的怀念和祝福之情溢于言表。这种对祖国深沉的忧 患意识始终贯穿在肖邦一生的创作中。有人认为这首作 品的中部运用的圣诞歌曲,只有波兰人才能真正理解他 的内容。创作于华沙起义失败后不久的b小调Scherzo No.1 Op.20

7、,就几乎看不到幽默诙谐的影子,反而是愤 慨激昂的不协和和弦,大量跌宕起伏的旋律充斥篇章。 既有悲痛、失望的哀鸣,又有愤慨、抗议的激情。充分 体现了肖邦对祖国沦亡的悲愤和焦虑不安的心情,以及 对祖国的思念。 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Op.31 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写于华沙起义时期 ,肖邦当时逗留维也纳,他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 跃。华沙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 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 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Op.31这是肖邦四首谐谑曲 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唯一具有谐谑性质的谐谑 曲。它没有第1首的悲剧性冲突,而有一定的幻 想性和戏剧性,也不乏抒情、歌唱性的优美段落 ,因此,成为经常被演奏、最受欢迎的一首。舒 曼说:“这首谐谑曲热情的性格,使人想起以前 肖邦的同类曲子,非常富于魅力,把简单、容易 、大胆、可爱、憎恶都溶于一炉,把它比拟为拜 伦爵士的一首诗,并非是不恰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