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史地】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全册单元试题、半期试题、期末试题及答案(共45页)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156005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政史地】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全册单元试题、半期试题、期末试题及答案(共4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三政史地】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全册单元试题、半期试题、期末试题及答案(共4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初三政史地】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全册单元试题、半期试题、期末试题及答案(共4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初三政史地】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全册单元试题、半期试题、期末试题及答案(共4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初三政史地】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全册单元试题、半期试题、期末试题及答案(共4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政史地】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全册单元试题、半期试题、期末试题及答案(共4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政史地】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全册单元试题、半期试题、期末试题及答案(共45页)(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单元试题(一) 范围:第一单元历史的足迹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下列世界遗产中属于中国的是 长城 金字塔 都江堰青城山 秦始皇陵及兵马佣 峨眉山乐山大佛 ABCD 2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 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民族精神的生长史 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涵盖一切文明成果 的文明史 ABCD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据此回答34 题: 3其主要目的是 A掠夺我国宝贵的财富B让中国人了解西方、接受西方 C实行平等的贸易机制D强迫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4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后果是 A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东西方的友好合

2、作 C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屈辱 D实现了平等贸易机制 5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 就垮。中华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是中华民族之魂 以团结统一为核心 是民族文化的全 部内容 ABCD 6下列行为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眷恋 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 对祖国繁荣 昌盛的强烈企盼 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 ABCD 7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乡愁是一 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两首不同的诗篇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3、是 A艰苦奋斗B改革创新C团结统一D渴望独立 8鲁迅先生曾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 ”这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 是一个好战的民族 强烈的爱国心 是一个虚伪骄傲的民族 历来是一个有着顽 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ABCD 9一百年来,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运动, 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 A缺乏艰苦奋斗精神B没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C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D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0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坚持 A独立自主的闭关外交政策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霸权主义外交政策D远交近攻

4、的外交政策1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D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具有很强的执政能力 12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了“长征精神” ,新时期出现了“航天精神” ,对这两种精神认识 正确的是 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它们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长征精神已被航天精神 取代,长征精神已经过时 它们都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 ABCD 13美国

5、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说:“不要问美国给你们什么,要问你们为美国做了什 么。这句关于责任的经典话语激励了无数美国青年。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要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心中只能有国家利 益,不能讲任何个人利益 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ABCD 1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世界各国积极防范和阻击甲型 H1N1 流感 我国恢复对香 港、澳门行使主权 神舟七号成功发身,实现首次太空漫步 200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 值超过 30 万亿元 ABCD 15下列诗句能够直接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祝福

6、避趋之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金瓯已缺 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ABCD 16我国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三大差距: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二创新体系尚未 形成。这告诉我们 我国在科技领域同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劣势 我国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目前在 世界上虽然属于发达国家,但与世界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我们要有高度的紧迫感 ABCD 二、问答题(共 52 分) 17 (10 分)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18、 (12 分)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人们至今难忘,北 京“鸟巢” “千缶同击迎贵宾” 、 “宏伟历

7、史画卷展文明” 、 “活字印刷”表演、三个“和”字 的出现等等,诠释了五千年中华文明。 阅读本材料请回答: (1)对我国的中华文明用成语来概括一下。 (4 分)(2)谈一谈你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认识。 (8 分)19 (12 分)通过学习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你知道了哪些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分别给 你什么启示?20 (9 分)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即颐和园) 人们的想像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 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 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

8、 材料二:一副斥责慈禧太后的对联 今天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明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岁祝疆无。 (光绪三 十年农历十月十日,是慈禧太后 70 岁生日,章炳麟撰写了此联斥其辱国丧地。其中, “邦 圻”指国土, “蹙”指缩小。 ) (1)从材料一、二中总结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3 分)(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虎门销烟、三元里 抗英、甲午海战、辛亥革命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说明了什么?(2 分)(3)作为当代中学生,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 分)2

9、1 (9 分)辨析: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我们要忧患意识;现在祖国发展兴旺,不需要 忧患意识了。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单元试题(二) 范围:第二单元财富论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我国在本世纪头 20 年的奋斗目标是 A超过发达国家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 C改革开放与闭关自守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60 年前,中国人民从政治上站了起来;

10、60 年后,我们已从经济上真正站了起来。 ”从 经济上真正站了起来,指的是 A我国实现了总体小康B我国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的跨越 C我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D我国已为发达国家 4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是 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 城乡居民 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 城乡居民拥有的通讯工具比原来明 显增多了 ABCD 5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由 提出来的。 A胡锦涛B邓小平C毛泽东D江泽民 6一个富裕的庄稼汉在去世前把孩子叫到自己跟前,说:“你们千万不要卖掉家产和土地, 那是祖辈留下来的,地里埋着财宝。我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你

11、们只要发奋挖掘,就一定能 找到。秋收后你就去翻地,每个地方都别落下。 ”父亲说完便去世了。孩子们根据遗嘱把地 翻了个遍。一年过去了,财宝没有找到,地里的收成却比往年好得多。这个故事说明 要想获得,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辛勤劳动就一定能发财致富 ABCD 7俗话说:“口袋丰,不如脑袋丰” 、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这说明了 智慧创造财富 勤劳创造财富 科技创造财富 金钱创造财富 ABCD 8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必须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完善社会主 义经济制度 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12、ABCD 9我国的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在我国现阶段,参与了分配的生产要素有 劳动 资本 技术 管理 ABCD 11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可以不择一切手段获得财富 B财富的取得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 C富有是每个人的愿望,人们应当寻找暴富的方法 D只有劳动收入才是合法的 12我国税收的特征是 规定性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免费性 ABCD 13吴某在路上拾得一个钱包,内有现金数万,喜不自禁,占为己有。失主知道后请求归 还,但吴某拒不交还,于是失主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吴某

13、交还全部款项,并承担诉讼费 用。这个案例说明 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不是自己的合法所得,就不能占为己有 取得 不当的利,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人 任何人不得将他的遗失物非法占为己有 ABCD 14财富的获得与支配不能没有“法”与“义”的参与,对法与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法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 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 法与义相互排斥 法与义同源 共生 ABCD 15之所以要提倡“富而思进” ,是因为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 进,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广的道路 当前社会上存在“小富即安”的 思想 “小富即安”即是不思进取的行为,又是违法

14、犯罪行为 ABCD 16财富的获取有多种办法和途径,下列属于通过合法途径和手段获取财富的是 上班获得工资 写文章挣稿费 赌博的盈利 搞发明创造获得收益 官员收受的贿赂 ABCD 二、问答题(共 52 分) 17 (8 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8 (8 分)深圳市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两名会计共 4 人因采用“两套帐”等违法手 段偷逃税款 60 多万元,分别被法院判处 13 年有期徒刑,并被处以 555 万元的罚款。 该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19 (12 分)如何理解科技创造财富?20 (10 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前,农民老王家人多地少,日子过得很紧巴。改革开放 以后,头脑灵活、不怕吃苦的老王一家发展起林蛙养殖,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了远近闻 名的富裕户。 材料二:富起来的老王不忘帮助其他农户,经他培训的十几家农户都发展起了自己的林蛙 养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1)材料一体现了教材上的哪些观点?(6 分)(2)材料二反映了老王的什么品质?请简要说明。 (4 分)21 (14 分)材料一:小强的母亲说:“一提起零花钱,我心里就隐隐作痛。自己的家庭 一直不是很富裕,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要节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