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共11页)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156004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共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共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共11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2009-2010 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2010-06-26 12:44:31)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9 分)1把下列诗句抄在下面方格里,注意书写工整(3 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 分)蓦( )然回首,童年的美好时光恍如昨日,成长的足迹历历在目。地球母亲不堪污染,发出一声声悲怆( )的呻吟。经过多年的积 zn( ),他现在显得非常阔 chu( )。3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诗文句子。 (10 分)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夜发青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滁州西涧 )有约不来

2、过夜半, 。 (赵师秀约客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2 分)木兰诗中写木兰不愿接受功名利禄的赏赐而愿辞官回家的句子是 。 (2 分)夸父逐日讲述了一个巨人和太阳赛跑的故事,其结尾“ , ”4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

3、文化5这学期你参加了什么语文实践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并简单谈谈你参加这项活动的收获。 (3 分)_6本学期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写出书名、作者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写出它的主要内容。 (3 分)7下列古诗和成语中都含有动物,试填写(6 分):两个 _鸣翠柳,一行 _上青天。留连戏_时时舞,自在娇_恰恰啼。_程万里 庖丁解_ 杯弓_影 抱头_窜黔_技穷 噤若寒_ 管中窥_ 狗尾续_二、现代文阅读(27 分)(一)社戏(节选)(14 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

4、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

5、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

6、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8将选段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明。文中详写的那个层次的大意是_ 。(2 分)9 “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作用。文中

7、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 和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4 分)10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3 分)_11在文中划出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 (1 分)12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_的少年。(1 分)13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3 分)_(二)一碗馄饨(13 分)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

8、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 “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女孩愣

9、住了。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2 分)15.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 (2 分)16.文中第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 “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2 分)17.第段为什么独句成段? (2 分)18.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段

10、的理解。 (2 分)19.假如你要把本文推荐给同学小宁,请把推荐理由写在下面。 (3 分)三、文言文阅读(14 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0.解释文中的粗体字(4 分)辩( )去( )为( )决( )2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BA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以日初出远 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诗以养父母、收

11、族为意DC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其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寻阳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2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2 分)A.孰为汝多知乎 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C.对镜帖花黄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3.试写出两个含“汤”的且与上文中的“汤”含义相同的成语:_(2 分)24.翻译下列句子。(2 分)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25.两小儿争论的是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四、作文(30 分)26. 人生是一个静悄悄的成长过程,这里面有欢乐,也有忧愁;有轻松,也有凝重;有甜美,也有苦涩;有新奇,也有平淡请以“成长的歌谣”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有真情实感,500 字以上。参考答案1. 2.m chung 攒 绰 3.深林人不知 思君不见下渝州 野渡无人舟自横 闲敲棋子落灯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D 5.活动名称: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你的收获:通过上网查询和与同学的交流,了解了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市的知识;知道黄河在历史上的灾患和今天人们如何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真正明白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 7.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