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际信贷筹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48530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国际信贷筹资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七章 国际信贷筹资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七章 国际信贷筹资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七章 国际信贷筹资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七章 国际信贷筹资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国际信贷筹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国际信贷筹资(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财务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第三篇国际筹资管理第七章国际信贷筹资第一节 国际信贷筹资 的渠道一、外国政府贷款(一)外国政府贷款政府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向另 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它有以下特点 :1.一般是在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良好的情 况下进行,为一定的政治、外交关系服务。.受贷款国财政经济状况制约,贷款数额 不会太大。3.贷款期限较长。政府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向另 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它有以下特点 :4. 分为无息贷款和计息贷款。5.有时规定一些附加条件。1.世界银行贷款。.国际金融公司贷款。3.国际开发协会贷款。二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二)世界银行集团贷款与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相比,世界银行贷款有以 下一些特点:(1)只向会员国政府或由会员国政府、中央 银行担保的公私机构发放贷款。(2)贷款必须用于经世界银行审定批准项目 。(3)贷款不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 协助会员国发展经济。(4)贷款期限长,最长可达30年,平均为17 年,宽限期为4年左右。返回(5)贷款利率参照市场利率,但一般低于市 场利率,贷款收取杂费很少,只收取0.75%的承担 费。(6)贷款申请、审批手续严密,从提出项目 到贷款,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7)世界银行一般只提供项目建设所需外汇 资金。(8)贷款以美元计值,如借用和偿还使用其他

3、 贷币,借款都需要承担汇率风险。国际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1)成员国认缴的股金;(2)从世界银行和其他金融市场取得的借 款。(3)公司的积累的利润。返回它的资金来运用主要包括:(1)贷款。(2)投资。(3)转售对私人企业的投资,以加速资金 周转。返回(一)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项 :1.普通资金。.亚洲开发基金。3.技术援助特别基金。4.日本特别基金。5.联合融资。亚洲开发银行按资金来源和贷款条件可分 为以下两类:1.普通贷款。.开发基金贷款。三、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一)国际商业银行信贷市场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信贷市场获得了 飞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1.

4、资金供应增加。.资金需要增加。3.欧洲银行信贷有许多优越性。(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种类1.国际商业银行短期贷款.国际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国际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主要有以下几种:(1)双边贷款(2)联合贷款(3)国际银团贷款,亦称辛迪加贷款。返回(三)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1.贷款可以自由使用,不受贷款银行的限 制。.贷款方式灵活,手续简便。3.信贷资金供应充沛,允许选择借款贷币 。4.贷款利率较高,期限较短。(四)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条件1.贷款利率。.借款费用。3.贷款期限。4.偿还方式。(1)银行短期贷款利率。贷款利息一般是在每一计息期( 3 个月或6个 月)的期末支付一次,按实际用款额和实

5、际用款 天数计算,其公式为:(2)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返回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款人借入中长期贷款 ,除了要支付利息以外,还要支付各种费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1)承担费(Commitment Fees)(2)管理费(Management Fees)(3)代理费(Agent Fees)(4)杂费(Out of Pocket Expenses)返回中长期银行信贷的本金偿还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到期一次偿还。(2)分期等额偿还。(3)逐年分次等额还本。返回四、出口信贷(一)出口信贷的特点(1)出口信贷的利率低于相同条件资金贷 款的市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2)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保险相结合。(二

6、)出口信贷的形式1.卖方信贷。2.买方信贷。3.福费廷(forfaiting)卖方信贷是在大型机械或成套设备贸易中,出口 商所在国的银行向出口国(卖方)提供的信贷。返回(1)买方信贷的两种形式(2)买方信贷的优点(3)买方信贷的贷款条件(4)我国的买方信贷2.买方信贷。返回第一种形式:出口国的银行贷款给进口国的银 行转贷给进口商或直接贷款给进口商。这种买方 信贷的程序见图7-2第二种形式:出口国的银行直接贷款给外国进 口商(买方)。这种买方信贷的程序见图7-3。返回(6)银行将垫付贷款记入买方贷款账户(2)签订贷款协议(由B国银行担保)(7)买方分期(例如三年)偿还贷款本息返回贷款使用的要求:

7、进口商接受买方信贷,只能用于向 发放这一贷款的国家的出口商进行支付,不能用于第三国; 进口商利用买方信贷限于进口资本货物,如大型单机,成 套设备和有关劳务等,一般不能用于进口原材料、消费商 品等。贷款使用的货币,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使用提供买 方信贷国家的货币,使用美元,提供买方信贷国家的货币 与美元共用。贷款利率,一般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利差由出 口国政府补贴。贷款的费用:使用买方信贷要求支付管理费、承担费 和信贷保险费等。贷款期限,一般都在2年以上。返回(2)买方信贷的优点福费廷就是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 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进口商所在国的银行 或政府部门作付款担保的远期汇票(

8、或进口商 开出的本票)无追索权地售给出口商所在地的 银行(或金融公司),提前取得现款的一种资 金融通方式。返回(三)我国对国际商业贷款的管理1.对于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的境内机构仅 限于:2.中国人民银行是国际商业贷款的审批 机关。3.国有企业及企业集团为筹集出口所需 的外汇流动资金,直接对外借用一次性短期 国际商业贷款,须逐笔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 准,方能对外谈判和签约。4.境内机构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银行贷 款必须列入国家利用外资计划。5.偿还国际商业贷款实行谁借谁还原则 。1.对于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的境内机构仅 限于: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境外借款业务的金融 机构;经批准的工贸企业或企业集团。

9、返回五、外国政府混合贷款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简称混合贷款,是由外 国政府和该国银行共同提供的结构性贷款。 它包括:(1)外国政府贷款,有的还给予部分赠款 。(2)出口信贷或商业银行贷款。第二节 国际信贷筹资 的成本与风险一、国际信贷筹资的成本(一)国际信贷筹资成本测算的必要 性1.企业的借款成本率应当低于企业资金 利率,这样企业才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2.当企业取得外汇借款有两种以上的货 币可供选择时,就需分别测算各种外币借 款的成本率。(二)影响国际信贷筹资成本率的因 素1.利息率高低。2.费用率高低。3.汇率高低。4.所得税税率高低。(三)国际信贷筹资成本率的测算方法1.短

10、期外汇借款成本率的测算。2.长期外汇借款成本率可按下列公式测算长期外汇借款成本率可按下列公式测算:式中:f为筹资费率;It为第t年的平均年利息率 rt为第t年的平均汇率; rn为期满还款时的汇率; Kg为外汇借款成本率。返回二、国际信贷筹资的风险(一)国际信贷的风险来源1.利率风险。2.汇率风险。3.项目建设风险。4.市场风险。5.生产技术风险。6.经营管理风险。二、国际信贷筹资的风险(二)国际信贷的风险管理1.在借、用、还三个阶段采用不同方法 。2.运用金融工具防范利率风险和汇率风 险。(1)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2)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3)利

11、率期货(Interest Rate Futures )(4)利率期权(Interest Rate Option)返回2.运用金融工具防范利率风险和汇率风 险。利息60006%利息509.86%利息509.875%利息60006.35%返回返回第三节 国际信贷筹资 决策借款国的货币贷款国的货币第三国货币一、国际信贷的货币选择(一)贷币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二)选择的方法(三)考虑汇率变动的多种可能性(四)平衡点时的汇率(五)汇率变动的概率分析(六)多种货币组合融资一、国际信贷的货币选择(二)选择的方法1.本利和比较法。2.成本比较法。返回二、国际信贷的利率选择(一)利率水平的选择1.尽可能争取外

12、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 的低息或无息贷款。2.属于中等利率水平的出口信贷和其他 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贷款也要充分利用。3.对于利率和费用较高的国际商业银行 贷款(包括国际银行贷款),要根据其优 点和企业的实际需要适当借用。(二)采用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的选 择三、国际信贷还本付息方式的选择还本付息的方式可能有以下几种:1.每年年末付息,期满时还本。2.复利计算,期满时本利整付。3.每年年末等额还本并付当年利息。4.用复利计算每年还本付息定额。5.每年还付息额不固定。6.宽限期2年,以后每年年末等额还本,5 年中每年年末付利息。7.宽限期2年,以后每年年末等额还本,5 年中每半年付利息一次。8.无宽限期,以后每年年末等额还本,5年 中每半年付利息一次。9.无宽限期,每年年末等额还本,每半年 付利息一次。10.无宽限期,每半年等额还本,每半年付 利息。四、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形式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