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48448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突出煤层巷道掘进防突技术 王建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安全生产专(AQZJ041012)电话:13989206111一、突出煤层巷道掘进技术 根据统计,突出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属掘进工作面 最大,认识突出的危害和突出高发地点,对我们现场提 高警惕,强化防治突出措施是很有帮助的。 1、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煤矿瓦斯灾害中,尤以煤与瓦斯突出对矿井的破坏 最为严重。由于煤与瓦斯突出能在瞬间向采掘工作面的 空间喷出大量煤炭与瓦斯流,不仅会严重摧毁巷道和设 施,毁坏通风系统,而且会使附近区域的井巷全部充满 瓦斯与煤粉,造成瓦斯窒息以至煤流埋人,甚至还会造 成煤尘与瓦斯爆炸等严重后果。 据统计,2008年

2、全国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18起,死 亡352人,其中突出事故10起,死亡172人,事故起数 和死亡人数分别占55.6%,48.9%。2008年,四川省煤 矿发生的两起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均是由于煤与瓦斯 突出所造成。在重特大瓦斯事故中,煤与瓦斯突出已成 为第一杀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性 然而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 迄今为止对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突出的规律还未完全掌 握,尚难完全避免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因此,致力 于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灾害动力现象产生的机制、预测预 报、防治措施以及灾害处理与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就显 得十分重要。 而现场每个职工必须对煤与瓦斯突

3、出的规律、突出前的 预兆都有所认识,并掌握突出危险性的预测方法、防治突 出的措施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这就 是我们煤矿企业应达到的目的。 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上的研究是科研院校的事,而煤矿 现场只要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在采掘生产 过程中如何抓好防治突出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把 住安全生产最后一道关口,确保矿井职工的生命安全,这 就是我们煤矿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二、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1、学习认识的目的 有的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用于增加平常“吹牛”的 资本,喜欢卖弄知识,故弄玄虚,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 而我们学习目的在于认识和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 而认

4、识的目的又在于应用突出的机理,正确地指导我们制定 切合现场实际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 2、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 1)、应力因素 铅垂应力。即岩石自重,它受控于该地点距地表的垂 直深度;埋藏深度越大,铅垂应力越大。 水平应力。通常是指构造应力,它受控于地质构造的 影响;由于地壳的运动,促使沉积层受到挤压变形,形成褶 皱或断层。所以,在褶皱或断层附近有构造应力或叫水平应 力。 采掘附加应力。人们进行采掘作业时破坏了原始应力 状态,在工作面附近形成了“卸压区、增压区(应力集中区 )、正常压力区”。 应力越大突出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越大,突出的强度也越 大。 2)、瓦斯因素 瓦斯是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又一

5、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它 的作用是利用瓦斯压力梯度破碎煤体和由煤中快速解吸 瓦斯形成的强大瓦斯气流,将破碎的煤炭抛出突出工作 面。瓦斯成为搬运破碎煤体主要动力的载体,其搬运的 距离取决于所形成的瓦斯气流的强度。 3)、煤的物理力学性质 煤的物理性质是指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和解吸速度,而 力学性质是指煤体的强度。煤体的力学性质较弱时,煤 层受力容易破坏;而高瓦斯含量的煤层除能利用瓦斯压 力梯度破碎煤层外,还能快速地解吸出瓦斯,在短时间 内能形成强大的瓦斯气流,为搬运破碎的煤提供巨大的 动力。因而煤层这种物理力学性质是突出不可缺少的因 素之一。三、煤与瓦斯突出规律及突出预兆 1、煤与瓦斯突出规律 开采深

6、度增加(埋深越大),突出危险性 增大; 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带; 煤体强度越小,突出危险性越大; 煤层赋存和煤体结构急剧变化带,容易发 生突出; 应力集中带容易发生突出; 外力冲击作用下容易发生突出; 埋深越大,透气性越差的区域,越容易发 生突出。2、煤与瓦斯突出预兆 煤层层理紊乱,煤质变软,色泽暗淡无光; 瓦斯忽大忽小,煤壁变冷; 卡钻、顶钻、夹钻、喷孔; 煤体或支架压力增大,煤壁外鼓,片帮掉渣 以及煤尘增大等。 要保证在突出煤层中采掘作业的安全,现场 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对以上煤与瓦斯突出的规 律和突出预兆有所认识。一旦发现采掘工作面 有以上叙述的突出预兆,就必须采取防治煤与 瓦斯突出的措施

7、,消除突出危险性后方可继续 作业。当突出预兆非常明显时,可以先撤出人 员,然后向调度室汇报,等待处理。四、掘进工作面开工前的一般要求1)突出煤层巷道掘进必须在区域防突措施的掩护下进行,为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必须 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程序管理和两个“四位 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管理好每一个关键的工艺环节,杜绝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促进矿井安全 生产。 2)掘进工作面防突程序管理。区域性危险性 预测区域措施选择区域措施施工区域防突措 施效果检验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掘进工作面投产验收掘进工 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或区域措施效果验证安全防 护措施。 3)煤层平巷施工前

8、的准备工作 (1)生产条件的准备。首先检查施工作业点的安全生产系统以及安全环境和条件,主要依据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内容进行施工前的验收。验收主要内容:供电、供水、压风自救、瓦斯监控是否到位和正常使用,瓦斯抽采是否到位;通风系统是否独立、可靠 ,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合理,并实现“三转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以及自动切换功能;正反向风门安装位置与专项设计是否吻合,风门、逆止门等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掘进施工所需要的各类图牌板是否齐全到位;掘进工作面开口点原有巷道的支护形式及巷道变形、围岩完好情况,开口前是否需要撤除支架或需要重新架设支架等。凡是与开工条件不相适应的应及时整改和完善,确保掘进工作面安全生

9、产基本条件符合规定,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凡不具备安 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坚决不允许投入生产或开工。 4)煤层巷道开口。煤层巷道掘进开口的地点大多在 石门中,由于在施工石门放炮时,石门周边受到放炮震动 ,必然产生松动圈,石门的支护体系将承受松动圈和顶板 离层后的矿山压力,同时石门顶部的矿山压力重新分布, 在石门顶部和两帮某一深度必然形成一个近似于“”型应 力集中条带。所以煤层巷道在石门开口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的问题: (1)支架巷道开口,在开口处拆除支架时,应有防止 石门冒顶和冒顶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拆除支架前应 先加固被拆支架前后两端的支架,并以前后已加固支架作 为基点,将待拆支架的顶部和待开口

10、巷道的对帮背接好, 防止拆除支架时发生偏帮和冒顶,诱发煤与瓦斯突出。 (2)煤层巷道开口前的030m范围内一般为应力集中 条带(见下图所示)。所以,要求先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后施工开口炮眼,并且在应力集中的30m范围之内必须 连续预测。如果预测到应力集中条带有突出危险时,必须 采取防突措施消除突出危险后,方可开口作业或正常掘进 。根据芙蓉矿务局和安徽淮南的统计资料,凡是已 有巷道的两侧都有应力集中条带,应力集中条带的 宽度一般在030m范围之内。(3)预测预报及掘进施工。在整个突出煤层掘进过 程中都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预测预报和建立相应的 安全屏障:一是地质构造、煤层群开采矿井的煤层 层间距的

11、探测预报;二是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或区域措施效果验证的预报;预测方法应按照防 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74条执行;巷道两帮和 轴向必须建立厚度足够的移动安全屏障和安全屏障 控制机制,杜绝超采超掘。巷道掘进应采用浅眼多 循环作业方式、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小放炮震动效 应;防突措施瓦斯排放与掘进放炮应有一定的间隔 时间。 (4)安全防护。严禁空顶空帮作业,严格执行“一炮 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放炮前反向风门关闭 。撤人、断电范围,放炮的位置、距离,警戒范围 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根据煤层赋存、层 节理发育、厚度、硬度系数、突出的可能性,可在 掘进头适当位置设置安全档栏等。五、掘进工作面突出

12、危险性预测预报 1、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验证) 1)预测方法。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 险性,在掘进工作面向前方煤体至少施工3个直径42mm、 孔深810m的钻孔,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和钻屑量。 2)钻孔布置及指标测定。钻孔应尽可能布置在软分层中, 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 他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 见下预测钻孔布置示意图。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 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值。 3)预测指标及突出信息收集。其临界指标暂采用K1为“0.5 (mL/g)”,钻屑量 S为“5.4 kg/m”。突出

13、信息收集要求: 煤层厚度、软煤分层厚度变化,煤层层节理变化,煤层软 硬程度变化,煤层瓦斯涌出浓度、涌出量的变化,钻屑量 的变化,钻屑温度、喷孔、卡钻、顶钻以及矿山压力显现 等情况。预测钻孔布置技术要求: 1、3个钻孔均匀布置在软煤分层中,中心孔与巷道中心一致 ,两帮孔孔底分别落到巷道轮廓线2.04.0m。 2、预测孔直径42mm,钻孔深度810m左右,中心孔“0”度, 两帮钻孔夹角55度左右即可。 2 、 预 测 报 告 单 的 填 写 3、突出危险性判定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70条,要求实现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多元信息综合预测和判断 。为了提高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的 准确程度,应将

14、上述预测指标和要求收集的其 它突出信息综合分析评判。 一是实测得到的S、K1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 值,并且其它突出信息又未发现异常情况,则 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如果S、K1 未超标,但,其它突出信息超标,如:有喷孔 、顶钻、瓦斯忽大忽小、煤层厚度明显增大、 煤层层节理紊乱、煤层变软光泽发暗、矿山压 力明显、偏帮、掉渣、煤体内有煤炮声等其中 任何一种现象时,均应预报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六、局部防突措施 1、自然排放孔布置与施工。超前排放钻孔布置在煤层软分 层中,钻孔数量应根据断面大小、煤层厚度确定。采用钻机 打直径为 75 mm的钻孔施钻,钻孔深度最好应与掘进进 度匹配,排放钻孔的

15、控制范围为巷道断面前进方向的巷道轮 廓线两侧煤层内不少于5m。布孔顺序为平巷先上帮一侧、 后中孔、再下帮一侧,上山煤巷应先中孔、后两帮。当在施 工超前钻孔排放过程中出现喷孔现象时,则需停止施钻,测 定喷孔点与孔口的距离,如果喷孔点的距离大于5m,可以 待瓦斯浓度降至1.0 以下,方可恢复施钻,并减小钻进压 力慢速钻进,促使煤层瓦斯和瓦斯压力缓慢而均匀释放;如 果喷孔点与孔口的距离小于5m时,则不能继续钻进,应重 新施工下一个排放孔,总之要想办法人为的形成一道厚度不 小于5m的安全屏障。在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将排放钻孔参数 和异常情况(孔深、倾角、方位角、开孔位置、钻屑量、钻 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温差、有无卡钻、顶钻、煤炮声等)进 行详细收集、记录,并填写防突措施报告单。自然排放钻孔 布置图参照下图执行。2、严重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自然排放钻孔布置 1)掘进工作面采用6490mm的钻孔直径施工卸压排放孔,钻孔深度与 掘进循环进度匹配。但原则要求,每一个措施循环必须留有不少于5m的 安全屏障,钻孔控制巷道轮廓线外不少于5m。 2)排放半径一般不应大于0.75m,排放卸压的时间一般不小于4h。即排 放与掘进工作面放炮之间的时间不小于4h。3、一般突出危险性掘进工作面自然排放孔布置1)如果煤层较薄,突出危险性一般,可采用42mm直径的钻孔作为卸压排 放孔,钻孔数量为单排钻孔布置,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