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综合模拟试卷讲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145866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综合模拟试卷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一综合模拟试卷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一综合模拟试卷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一综合模拟试卷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一综合模拟试卷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综合模拟试卷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综合模拟试卷讲评(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 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 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 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 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 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 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3.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 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 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 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 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

2、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 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 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 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1925年1月,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 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人数 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n规律方法:选择题即判断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尤其对历史史料的解读, 然后联系历史知识,对选项进行辨别,排除。10史学

3、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 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 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 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 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 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考点意识。联 系考点,从8 年拓展到14年 ,是指中国的 抗战从1931年考点意识

4、。 根据政策的变 化,联系时间 ,可见的考查 对外开放18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 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 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 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 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 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 因是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 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 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考点意识。 据时 间等材料信息科 判断,可知考点 是文化大革命。20“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 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 残

5、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21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 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 泯恩仇”这几句诗。该回答是针对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中美关系问题 D钓鱼岛问题规律方法:解题必须具有考点意识, 通过审题,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准 确判断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这 样才能解题有方向,以免“跑偏”。12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 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以下表格, 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甲:政府的

6、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 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乙:提高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 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丙: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都改为社会共 同所有,由社会集体控制。 A德国、英国、苏联 B苏联、德国、英国 C英国、德国、苏联 D英国、苏联、德国英国苏联n13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 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 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 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 题是( )n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n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D危机中的帝国规律方法:解答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题目,给材料确 定一个“

7、主题”,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原因,一是题 目必须包含体现所有的材料,二是题目有一定的概 括性和高度。n16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 中最有力的证据是n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n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nC侵华日军老兵撰写的回忆录 n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规律方法:解答史料类型的题目。一般考查史 料的分类、史料的价值和史料的搜集方法。史 料的分类: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 史料(间接史料)。原始史料是第一手史料,多指最早 记载某历史事件的史料,通常是古 代历史文献(包括考古发现)。 而二手史料就是指转载了原始

8、史 料的史料,这个种类就很多,象 历史教科书 n23.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n 规定的国体形式 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n规定的政体形式 A B n C D24.(热点:史观考查) 史料研读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 ,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 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 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 祝标语和祝词。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2)研读材料后,你认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 生了什么变化?(2分) 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你对辛亥革命分别有怎样

9、 的评价?(6分)答案:态度: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从材料获取信息 )(调动运用辛亥革命的评价来回答问题 )文明史观: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政治上,它结束了帝 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从人治向法治,从专 制向民主转变;经济上,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封建经济 的基础。社会风貌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自由、平等思想推动社会风俗习 惯的巨大变化。(4分,考生意旨明确,其它表述也可) 全球史观: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亚洲民族革命运动 的发展;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潮流,是世界资

10、产阶级革 命运动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2分,考生意旨明确,其它表述也可)综合评论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 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 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 “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 起始时期。 (1)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 列举这一时期体现“沉沦”、“上升”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 (2分), (2)并简析推动这一转变的原因。(6分)(理解“沉沦”和“上升”的含义,调动运用21世纪初期的史实来回答

11、问题)答案:“沉沦”:辛丑条约的签订、袁世凯复辟帝制、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等 ;“上升”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国民党和中共的成立等。(2分 ,考生在两者中任举一例即可)(调动运用21世纪初的史实,按3+x的原则来组织答案。答案: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答政 党建立也可)。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每点2分,共6 分)25(热点;建设创新型社会)(22分)创新是一种文化 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问题: 材料一 中新社东京(2009年)12月11日电:“日本十一日 在京都著名古刹清水寺公布惯例

12、的今年的汉字评选结果 ,新字当选”。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 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俄国的新经济政 策、罗斯福新政,世纪末的一次改革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试简要概括上述四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新时期的工业政策有何相似点?(2分 )考查同学们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考查四个政策或运动的特点。调动运用两个政策的基础知识来回答问题。先回忆两个政策的内容,然后 确定要点。所有制结构 和经管理体制。28.(社会热点:美国大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 说:“总统先生

13、,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 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 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请回答: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4分)美: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2分) 英: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 进退。(2分)n角度 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议会、内阁 的地位和关系n提示:(1)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仍 是世袭的国家元首、立法机关的一部分、联 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英国国教的世俗领 袖和英联邦的元首。n(2)议会中的上院,保留尊严和荣誉,权力 相

14、当有限;下院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 府监督等一切大权,是政治权力中心。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 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 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特点: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分)影响: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分)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 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 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 系中的地位。(6分)英:议会主权至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美: 掌握立法权;与总统、最高法院相互制约; 德:不掌握实权,受帝国皇帝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