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学期中华文化课纲要(周五晚)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9137610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上学期中华文化课纲要(周五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上学期中华文化课纲要(周五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上学期中华文化课纲要(周五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上学期中华文化课纲要(周五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上学期中华文化课纲要(周五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上学期中华文化课纲要(周五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上学期中华文化课纲要(周五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化:万事万物“人化”的一面。所有与人类有关的事物 ,皆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任何与人发生关联的事物皆 只是“文化”的载体,我们所说的某一事物的文化,是指 其与人相关的层面,而不是泛指该事物本身。 英文的“culture”与中文的“文化”皆有“以文教化”为核心 内涵,皆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人类自古以来有三个敌人。其一是自然(nature),其 二是他人(other peoples),其三是自我(ego)。” 罗 素 “对于人而言,文化事实上是他的第二层空气。人没有 空气固然会死亡,离开了文化也同样不能生存。” 余英时 中华一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 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2、。”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 “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人化”夏、商、周、秦的建立时间分别为公元前21、16、11世纪和公元前221年 。 所谓图腾,原意是“它的亲属”、“它的标记”。是某一特定族群内的文化象 征物,它被该族群内所有成员所认同,进而成为该族群的代称。值得注意 的是,图腾崇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动植物崇拜,但本质上却是某一特定族 群对祖先的崇拜。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真地率“六兽”去 打仗的,黄帝是当时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率领的当然是各部落, 而“六兽”正是各部落的代称也即图腾,黄帝打败蚩尤后,各部落越来 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原来的部落界限逐渐消失,各自图腾也即没有继续 存

3、在的意义,而所谓的“龙”,正是融合各部落图腾形象后产生的一个现实 社会中不存在的图腾。 “盖以华自诩,犹以夏自称,犹以中自勉。国于大地,必有与立。中也 ,华也,夏也,亦吾先民所啧啧自诩,斤斤自号,黾黾自勉,而为文化之 胚胎者。至于或称我为秦,或称我为汉,或称我为唐,穷本溯源,要皆人 之称我,而非我所自字。故略而不论也。”陈登原中国文化史卷首 叙意 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这是最可玩味的真 理。我们不妨拼命走极端,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拖向折衷调和上去。 ” 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 “中庸调和哲学”弊端的集中体现: 1、矫枉过正 2、 模棱两可 3、 首鼠两端 中庸之真髓是

4、“中节”:也即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事物应有 的“度”(“节点”),而非绝对的中点。 史: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 。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 “史,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说文解字 “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 王国维观堂集 林 “古帝王降生之神秘,容貌之非常,聪明之逾恒,皆可 使古帝王之人格,与神相混。良以桀酋首出,非饰词无 以动听;非假神无以威众。后之史人,取千年以前之传 闻,记篝火狐鸣为实录,以致古之帝王,率含神之意味 ,即此故也。”陈登原中国文化史瑞典人安特生于上世纪20年代在河南仰韶遗址发现彩陶。“原 人”是指:“原中国人(Proto Chi

5、nese)”,中国是重要的人类起 源地之一。考古发现证明,世界上迄今只有中华大地在人类起 源的各个环节中没有缺环。在距今6000年左右,中华大地的 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在甘青地区有齐家文化系统, 在辽西地区有红山文化系统,在海岱地区有龙山文化系统,在 长江中游地区有石家河文化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有良渚文化 系统,在中原地区有仰韶文化系统。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 ,都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文明不断融合,逐渐形成统一 的文明。苏秉琦 反求诸已是古人重要的处事原则。古人讲:“是故欲人之爱己 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君子以仁存 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

6、人恒爱之,敬 人者人恒敬之”。“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些话告诉我们:要人“敬己”,不但要“先敬人”,还要先“ 自重”。“敬人”和“自重”实际上是统一的。 “夏,中国之人也。从攵,从页,从臼。臼,两手;攵,两足 也。”说文解字页( xi),人头。臼( j),两手,攵( su),两 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汉武帝兴建太学,是中国目前确知的最早大学,与西方文化中的 “University”不同,太学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 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宣帝时博士增至 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 。太

7、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 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大学之法”四原则:预防、适时、循序、观摩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强调学习 和教育对于个人的重要性。这里的“知道”是动宾短语,与现代文中的“ 知道”不同,强调学习的目标是“道”。 “学不躐等”:礼记学记中的教学七原则之一。强调学习不能跨越 其应有的阶段,应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提出的重要观念。强调学生应 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才能激发出主观能动性,才能易于有所成就 中国高等教育分成中国古代的“大学”和近代仿西方体制 建立的“University

8、”两个发展阶段,两者迥异其趣。 礼记学记提出:化民成俗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最 终旨归。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 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礼记学记 多:贪多好胜,不求甚解。少:孤陋寡闻。 易:浅尝辄止。止:畏难不前。 “華”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本义:花 。用于 “ 中华”,“华夏”,有自矜、自贵、自信之意。 文化的四层结构由低到高,依次为: 物质文化层:典型代表:衣食住行 制度文化层:典型代表:法律 行为文化层:典型代表:民俗 心态文化层:典型代表:文学艺术清代科举考试层级简表自下而上:生员、举人、贡士 、进士。对应的考试为:县试 (童试)、乡试(

9、省会举行) 、会试(首都)、殿试(皇帝 亲试)。科举制自隋朝产生, 延至清末,是我国古代影响最 深远的选官制度。特点:平等 公正,教考成本低廉。考试形 式(以八股文为典型)单一疆 化,流于形式,但强调出新意 于法度之中,契合中国传统文 字的特质,并非一无是处。 传统科举制度下,虽然真正能够中式任官的人比例极低,但 它的优点正在于人人都有相对较平等的机会,不问贫富贵贱 ,个人平步青云的可能性永远存在。科举制的另一特点是教 育和考试成本低廉。读书人只需要准备经学、诗词方面的两 三本书即可应考,纸、笔、墨等学习用品相当廉价,更可用 其它更简易的方式替代。这使贫寒子弟完全可以将改变自身 命运的希望寄托

10、在发奋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上。正因成本低 廉,民间人士可以成为兴办教育(私塾、家塾等)的主要力 量。近代兴起的西式学堂学校在教学内容、管理方式上确实 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但其办学成本却大幅增加,远远超出中 国传统农业社会所能承载的负荷限度。 其实,传统的诗文格式如八股文、律诗等,其共通的核心旨趣,正不外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亦即要求我们在一定的 规则限制下,从事创新。这种办法,理想与否,我不敢妄下 论断。但是,就像体育竞赛一定要有大家共同遵循的游戏规 则一样,治学为文也要有固定的章法,才能决定胜负、衡量 优劣。而一有规则章法,自然免不了设下若干限制。人才之 崭露头角,便是要在特定章法与规则的局限

11、下,犹能别出心 裁,有所创获。把人才沦胥全然归罪八股,严格而论,未尽公允。罗志田书院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组织。发展基本脉络:发发展基本脉络络:始于唐, 南宋时时形成制度,元、明、清不断发发展、历历有兴兴替,作为为制度完全废废止于19 世纪纪末。 书院特点 1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书院最初只是学术研究机关,后来逐渐成为教学机构。教学内容多与每一个时代的学术发展密切联系。比如南宋理学流行,书院就多讲授理学。明代王守 仁等讲一种新的理学“心学”,于是书院也讲心学。到了清代,汉学与宋学对立,书院就重经学,讲考证。 2 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在南宋,朱熹和陆九渊代表两个不同的学派。淳熙二年(1175年

12、) ,两派在鹅湖寺进行公开辩论。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邀请陆九渊到自己主 持的白鹿洞书院去讲学,成为千古佳话。明代“讲会”之风更盛。王守仁和湛若水也代表两大学派,互相争辩。这种提倡自由争辩的讲会制度,一直延续到 清代3 在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一个书院著名学者讲学,其他书院的师生均可自由来听,不受地域限制和其他任何限制。宋、明、清三代都是如此。 4 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宋、元、明、清一些大师提出了不少的读书原则。有的编制读 书分年日程。有的把书院的课程分门别类,把每天的课程分成若 干节。他们都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师决不提倡学生死记硬

13、背 ,而是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鼓励学生争辩,教学采用问难论辩式。朱熹特别强调:“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 ,“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吕祖谦更 提出求学贵创造,要自己独立钻研,各辟门径,不能落古人窠臼 。总的精神是要学生不断有发明创造。 5 师生关系融洽 中国教育素以尊师爱生为优良传统。这种精神在私人教学中表现 得尤为突出。书院属于私人教学的范畴,所以尊师爱生的传统容 易得到体现,在官办学校中则十分困难。朱熹曾批评太学师生关系:“师生相见,漠然如行路之人”。他指出,其原因在于学校变 成了“声利之场”,教学缺乏“德行道艺之实”。他自己身体力行, 循循善诱,对

14、学生有深厚感情。 书院的其它特点:办学形式灵活开放、多采取自学为主、自由讲 学、师生相互答疑问难的教学形式,注重道德教育。书院的优势 和长处正是今日教育体制的短处和弊端,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有 借鉴意义。 阅读经典之法则:临文必敬 论古必恕 阅读经典要以“了解之同情”为原则。 应持有一种合乎“中节”的态度,所谓“从容中道”;“论古 必恕”也不是讲的对古人要特别宽容、特别行恕道,而 是指论古为文者必须真切体察古人的时代条件、特定处 境。冯天瑜 “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 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虚”和“谦”是分不开的 。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 总

15、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 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 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 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余英时 我读前人的著作,如休谟或康德,有一个视为当然的假 定,即这些作者比我聪明得多。罗尔斯化民成俗:扭转世风和人心的不二法门 民俗:是某族群自古沿袭至今并得到族群内各成员认同的文化现 象。通常被化归广义文化的第三个层面“行为文化层面”。 (1)民俗的载体和主体是“族群”,而非“民族”。族群是灵活且 具弹性的学术研究概念。民族是具有特殊政治内涵的重大概念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民俗是一个民族异于其它民族的特殊文化现象 。我们认为民族的不同虽然是形成民风民俗差异的关键。但传统 的“民族”概念过于宽泛,随着民俗学、社会人、人类学的发展, 如果我们对民俗的理解和认识仍以民族为载体,那么在诠释同一 民族内部不同地域风俗人情时,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学理和逻辑上 的困境。 实际上,不同民族如果长期共同生活于同一地区,民族习俗差异会 逐渐削弱;同一民族若分布广泛,其不同地区的成员之间在习俗上 也可能产生某些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有极大的反差,甚至彼此 间是矛盾冲突的。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2) 民俗必须是自古沿袭至今的文化现象。如果古代曾经存在但早已失传的文化,没有沿袭至今,不能被称作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