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埋线培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30489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埋线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中医埋线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中医埋线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中医埋线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中医埋线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埋线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埋线培训(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穴位埋线疗法主讲人:任树森主要内容v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概述v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原理 v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证v注意事项与临床反应 v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运用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概述v什么是中医穴位埋线疗法v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和创新 v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和前景 什么是中医穴位埋线 ?针灸疗法+埋藏疗法+无菌操作=中医穴位 埋线疗法 。卫生部05年14号文定义“穴 位埋线是针灸的延伸,属于中医,是在针 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线体对穴位的 持续性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技术” 。穴位埋线起源于石家庄是河北人的骄傲 ,07年在河北成立全国第一个“河北中医药 学会中医穴

2、位埋线疗法专业委员会”。定义义:中医穴位埋线疗线疗 法是在中医学的脏脏腑 、气血、经络经络 理论论指导导下,把羊肠线肠线 或生物蛋 白线线埋植在相应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利用其对对 穴位的持续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疗疾病 的一种疗疗法 。中医埋线疗线疗 法是中医埋藏疗疗法的发发展,自古 有之。它的理论论基础础是中医经络经络 学说说,它的操 作方法类类似针针灸。因此,卫卫生部在05年14号文 件中将其定性为针为针 灸的延伸,属于中医学的一部 分。国家中医药药管理局10年月发发文在全国县级县级 以上医院正式推广。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和创新传统的针剌模式使得针灸学发展大大 受到限制。临床上患者对针刺的

3、恐惧感限 制了针灸疗法的推广应用,此外,在整个 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必须每日到医院接受 针刺治疗,因此很不方便。特别是对于那 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只能选择住院治疗或 放弃针灸治疗。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医学 治疗模式的一个重要补充。 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和创新首先,这种刺激方式是长效的,符合 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现代药物治疗已经 从短效制剂逐步发展到长效制剂,药物效 应可以根据治疗需要持续发挥效应,避免 血药浓度影响治疗效果。穴位埋线通过在 穴位内埋植线体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间歇式 针灸刺激,同样可以获得一种持续长效刺 激效果。 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和创新埋线治疗可以使刺激长达两周甚至更长 时间(

4、如偏瘫患者可一月一次,肥胖患者 可一月一次),患者不必每日来院治疗, 因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穴位埋线 的长效刺激模式所带来的便利不仅仅为行 动不便的患者带来许多的便利,更重要的 是,许多需要针灸治疗而缺乏就诊时间的 患者同样可以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 。这样,从门诊人群来看,临床上针灸治 疗的范围可以不断扩大到更多患者,而不 仅仅是时间充裕的老年人群。 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和创新作为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 穴位埋线疗法,几十年来无论在临床和基 础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大发展,治疗病种越 来越广泛。疗效较为突出,逐渐被更多的 医生和患者了解和接受。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和前景(一)

5、埋线疗法有益于医患双方埋线疗法以其简、便、廉、验越来越被医界 同行所推崇,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加入到这一 行列。随着我国百姓健康保健意识及文化素质的 不断提高,更多患者及家属对医源性和药源性伤 害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越来越警惕,为此不论患 者还是医者都不断地追求者无毒副作用的自然疗 法,这一疗法的前提是患者要求省时间、省费用 、无医源性和药源性的损害。医生更希望其治疗 技术的易操作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还有疗效的 可重复性。而埋线疗法就是具备了上述医患的共 同期盼。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和前景(二)埋线疗法的大环境更利于其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老龄化趋势愈来愈明 显,许多慢性病症更加普遍,要求

6、回归自然疗法 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针灸埋线等自然疗法正顺应 了时代的召唤。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已注意到了传统医学的 可取之处。开始加大研究力度,并主张将那些经 现代科学验证的传统医药和医疗手段纳入现代医 疗体系。并协调其与主流医学的关系,形成“整 合医学”的发展策略。 埋线疗法在医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使其不断地得到发展。已有数千医务工作 者专用此法开展临床治疗及研究,其影响 越来越大。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中岛宏博士 在2000年指出:中国进入WTO将为中医药 针灸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 遇。由于埋线疗法与针灸的姊妹关系,埋 线疗法必将走出国门为人类世界的健康做 出更大贡献。 中医穴位

7、埋线疗法的优势和前景(三)埋线疗法在临床上的优势临床上常见的一些顽固性慢性病,如哮喘、 头疼、消化道溃疡,运动系统的一些顽固性的软 组织损伤,严重地危害着患病人群,给个人家庭 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也给医界出了很多难题 。埋线疗法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不断 创新,治疗间隔时间长,且治疗时间短,这就给 一些远距离的患者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费用 ,而且疗效都非常肯定,一些慢性病通过医患双 方的配合,多能起到临床缓解或治愈,且费用极 少。埋线疗法的适应症随着众多从事此法的医 生不断努力,其治疗范围越来越广,有效率越来 越高,尤其是远期疗效,更是西医药所不能及。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和前景 (四

8、)如何提高埋线疗法的治疗效果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两大问题 ,埋线疗法的发展原于中医的基础理论,尤其是脏腑经络 学说。所以打好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开展埋线疗法的关键。不断吸收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如重点掌握各系统的解 剖,诊断等基础知识,“组织疗法”、“刺血疗法”、“穴位封 闭疗法”、“全息疗法”及古今针灸家的各种学说,如腹针、 头针、足针、手针等等。只有广猎各科,才能更好的充实 埋线疗法理论,发挥长效针感的优势,使埋线疗法即有自 己的“术”,(工具及特有的操做手法)又有自己的“道”,即 独有的理论。如重“术”不重“道”。则一遇疑窦即茫然无策。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

9、行一时, 道则流芳千古“。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原理v埋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与现代物理医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与异种蛋白 在穴内产生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 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 ,以达“疏其气血,令其条达”的治疗疾病 的目的。v综观本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实际上包括 了“物理刺激效应”和“化学刺激效应”两大方 面。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原理一、物理刺激效应 (一)穴位封闭效应埋线伊始,必先进行局部麻醉,其作用部 位均在皮肤。在腧穴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实际上就是一种穴位封闭的方法,它可对 穴位、神经乃至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有三个阶段的不同变化和 效

10、应。 针尖刺入皮内及注药时产生的疼痛信号传 到相应脊髓后角内,抑制了相同节段所支 配的内脏器官的病理信号,并使相应内脏 得到调整。 注药后1-3分钟内即可选择性地阻断末梢 神经及神经干冲动的传导,使患病部位对 穴位及中枢神经产生的劣性传导受阻从而 使神经系统获得休息和修复的机会,逐渐 恢复正常功能活动。局麻后期,穴位局部组织器官活动能力增 强,血管可轻度扩张,促迸血液循环及淋 巴回流,大大提高了局部新陈代谢能力, 改善其营养状况。这些变化产生的特殊刺 激经过经络及神经-体液作用于相应患病部 位,使之也得到改善和调整。 (二)针刺效应 针刺效应针体越粗,其刺激强度就越大, 通过针具对穴位的提插、

11、摇摆、 松解、剥离手法,可以用压倒优 势的“兵力”很快抑制病理信息, 具有良好的“穿甲”作用,从而保 证”首战告捷”。 现代医学证实人体是一个多极 化的磁场,有生物电现象。埋 线粗大的针具,传导容量较大 ,接触面广,相对多极,在机 体中的大跨度对生物体的调整 作用相应较大。 针体越粗大,对机体组织细胞的破坏 量及程度也越大,产生的活性物质增 加,可较好地起到镇静和调整功能的 作用。 (三)埋针效应灵枢终始曰:“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 ”。张景岳释曰:“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 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固结之邪不能散也 ”。故针灸临床中,为了使之得气或诱发循经感 传,延长针效时间,同时为多次施行

12、补泻手法创 造条件,多采用留针之法。针刺量=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四)刺血效应刺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络脉,放出少量 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素问调经 论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 人于经,以成其疾。”“血去则经隧通矣”( 素问三部九候论王冰注),说明刺血有良 好的治疗作用。埋线操作时往往会刺破穴 处血络,致针眼有少量出血或渗血,有时 瘀结皮下,这就产生了刺血效应。 埋线时对一些实症有意识让其出血, 如腰痛,配刺委中放血。(五)割治效应割治疗法是在一定部位或穴位切开皮肤,摘 除少量皮下组织,并在切口内进行一定的机械刺 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埋线疗法中切埋法 、割埋法、扎埋法均应用了割治

13、的方法。这种方 法除摘除少量脂肪外,还用血管钳在穴位深层进 行刺激,以产生较强的针感。 二、化学刺激效应 (一)后作用效应埋线时,粗大的针具如穿刺针、埋线针、三 角针、刀片、血管钳等,都对穴位局部组织给予 人为的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初看起来, 目的是利用这种机械性刺激来产生得气感,但是 实际上,这种机械刺激过后,局部的受损组织细 胞释放出的某些化学因子可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 ,使穴位局部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为损伤 的修复创造条件。它的特点是:修复时间越长, 积蓄的后作用越持久,患病部位的调整和修复就 越完善。 (二)组织疗法效应组织疗法就是将一些异种组织埋入穴位,利用人体 对其产生的排

14、斥反应,对穴位产生生物化学刺激,来治 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埋线疗法是把生物蛋白线或羊肠线植入穴内,二者 均为异种组织蛋白,埋入穴位后,有如异种组织移植, 可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细胞致敏,其细胞又配 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 化生物蛋白线或羊肠线,便之变成多肽、氨基酸等,最 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 穴位有双向调 节作用。通过测定发现,患者治愈或好转的免疫球蛋白 原偏低的可升高,原偏高的可降低。说明埋线疗法对人 体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v 综上所述:埋线疗法在治疗疾病过 程中先为物理性刺激后为化学性刺激 。把各种刺激效应融为一体,形成一 种复杂

15、而持久、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 冲动,产生了独特的治疗效果。穴位埋线器械发展的三个阶段“留针”是针灸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毫针刺入穴位,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 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位中可加强针刺 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与 调气的目的,这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 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疾病治疗中 ,长时间的留针可以延长针灸刺激效果, 积累针刺效应。 穴位埋线器械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手术埋线早期的穴位埋线方法是通过简单的手 术方式进行的。由于没有专门的埋植器械 ,线体通过切埋法、扎埋法、割埋法和穿 线法等方式植入穴位产生治疗效应。埋线 疗法作为一种长期留针治疗方式,比留针 要方便得多,

16、因为埋线不影响患者日常活 动。(麻醉、切开、放线、缝合) 穴位埋线器械发展的三个阶段二、陆氏69式埋线针一次性专用埋线针的研制成功第一次使临床 上有了专用的埋线器具,可以将线体瞬间植入穴 位。一次性埋线针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大大减小 了对患者的创伤,避免了麻醉等复杂的步骤,降 低了感染机会,杜绝了交叉感染,使穴位埋线进 入到微创埋线技术时代,大大方便了临床使用及 推广。埋植材料也由最初的羊肠线发展到聚乳酸 一羟基乙酸(PGLA)等高分子合成材料。 陆氏69式埋线针v陆氏69式埋线针操作方法:v(一)根据中医诊断处方、选择安排病人合适体位,一 般先埋背部穴再埋腹部穴。v(二)选好穴位,做好标记,进针点一般选在穴位的下 方1cm处。v(三)常规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v(四)局麻,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先在进针点打 出局麻皮丘,然后向埋线的深度边推麻药边进针至穴位 处,一般一穴用药0.5-1ml左右。即可达到无痛埋线。出 针后用酒精棉球再消毒一次。v(五)左手持镊子夹住所需要的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 将线的中心置于皮丘下。右手持埋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