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中长智慧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117948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中长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中长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中长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中长智慧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中长智慧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中长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中长智慧(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让学生在淘气 中长智慧中长智慧两年前,我怀着惊喜与期待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的一年级新生。当台下四十双眼睛深情地望着我的那刻,我看到了求知、崇敬、信任、天真,我着实感到肩上背负的担子的沉重。 “我不能让家长失望,我不能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我更不能辜负孩子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教育好这群孩子,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我是这么想的,也发誓要这么做。 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行为异常的孩子的举动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发现他一刻也安静不下来,要么在座位上不停地跳动,要么离开座位走来走去,虽然不去招惹人家,但一些孩子已把注意力转移到了

2、他的身上。凭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意识到这不是个普通的调皮一类的孩子,于是趁课间活动之际,我把他叫到面前,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喊我“鲍老师” ,告诉我他叫徐乘风,并主动跟我聊了他的一些兴趣爱好。这孩子思维敏捷,口才特好,虽然表达时有点结巴,但挺讨人喜欢的。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他说话时会不停地眨眼睛,省鼻子,会不会是“多动症”?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由于他是住宿生,我想观察这孩子几天,再联系家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第二天一早,生活老师就找我反映情况:徐乘风半夜爬到宿舍的衣柜上,非常不安全,也不听生活老师的劝阻。于是我立即打电话找来家长,一是反映孩子这两天在校的表现,二是了解孩子入校前家里和幼儿

3、园的一些情况。孩子的妈妈也非常配合,接到电话,中午就赶过来了。整整一个小时,我都在倾听他妈妈略带哭腔的诉说:“徐乘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跟随妈妈,父亲刚在不久前去世,这孩子很聪明,可就是太淘气。开学前带他去看了医生,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现正在接受每周两次的心理行为矫正。鲍老师,我孩子给你添麻烦了。 ”望着孩子妈妈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有担心、有顾虑,但更多的是同情:可怜的孩子,不易的母亲。接下来的日子里,徐乘风不住校了,可他在校的“表现”大大超过了我对他的想象,让我一度焦头烂额、心力憔悴。他会在任何时候,甚至上课期间开门跑出教室去玩,去爬电线杆、破坏花苗、弄坏消防栓、把石块扔进教室

4、里、随意进出办公室并偷拿老师的物品,和小朋友在一起时,还经常性的使用暴力。我每天课间带着他,吃饭带着他,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还是防不胜防,经常接到老师们和小朋友的“投诉” 。他妈妈也想过办法,曾给他请过家教,也请过一段时间的陪读,监督着他上课坐在位置上,课间不欺负小朋友。可过不了多久,这些请来的老师终究不堪忍受,纷纷隐退。面对这个“烫手山芋” ,我陷入了极度矛盾中,是选择放弃呢?还是积极寻找突破口,挽救这个可怜的孩子?最后,我选择了后者。长路漫漫,风雨兼程,我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接受挑战,决不言弃。两年里,我用自己极大的爱心、耐心、信心,尊重他,关爱他,做他的好朋友,与他实现了良好的沟通,最终赢

5、得了孩子的进步。 记忆中有一件事情非常深刻,我想也许正是因为那一次的引导让教育有了转机。那是一堂美术课,师生问好,大家刚坐定,一名女生突然发出一声尖叫:“青蛙!”全班顿时炸开了锅,一些学生纷纷看着自己脚下跳起来,还有一些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 “哪里有青蛙?在哪儿?在哪儿?”青蛙窜到哪里,哪里叫声一片。正当美术老师要去抓捕时,徐乘风却镇定地趴在桌子底下,伸手一把抓住青蛙,往一个塑料袋里一塞放进书包,若无其事地坐到位置上。我知道后,十分的恼火,很想把他叫到办公室,狠很地批评一顿,再找来他的母亲,一起进行批评教育。两分钟后我忍住了,因为理智告诉我:不就事论事随便下结论,不分青红皂白训斥批评,是教育者

6、的大忌。于是下午放学后,我把他留下了,我们面对面地坐着,他低着头,显然知道要挨批了。我沉默了一会儿,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要抓青蛙?难道你不知道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我们要保护青蛙吗?”他诧异于我的态度,但理直气壮地回答:“知道的,我只是想看看它在地上是怎么跳的,我看完了,就放它回去。 ” “哦,那你知道青蛙是蝌蚪变成的吗?” “啊?不知道!”孩子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这个双休日我让你妈带你到小河里去抓几只蝌蚪带回家养着,你每天都观察它们的变化。来,我带你看一组图片。 ”我带他在电脑上观看了青蛙的进化过程,并给他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二十来天后的一个早上,徐乘风抱着一个玻璃瓶,里面是一只青蛙,

7、还有一本作文本,兴高采烈地来到我面前,展示他的“杰作”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一番沟通后,先让他向全班同学道歉,然后肯定了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了他的“青蛙观察日记”:我将蝌蚪盛在一个大口瓶子里,隔一天换一次水,大约过了十几天的光景瓶子里有的蝌蚪便长出了后腿,腿很细,很短,然后慢慢的变粗,变长,蝌蚪的头也比原先扁了。又过了几天,蝌蚪的前腿也长出来了,而此时它的尾巴却逐渐变短以至最后完全脱落,蝌蚪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小青蛙一会儿在水中游,一会儿往瓶壁上跳,由于瓶壁太滑了,它总是跌落到水中我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事后,我“趁热打铁” ,告诉他知识的重要性,只

8、有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那以后,他上课出去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认真倾听的时候多了,作业有时候也能按时完成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淘气的孩子并不是一无可取, 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孩子就会大有可为。面对淘气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开发淘气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错误中成长,我反思有三:两年前,我怀着惊喜与期待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的一年级新生。当台下四十双眼睛深情地望着我的那刻,我看到了求知、崇敬、信任、天真,我着实感到肩上背负的担子的沉重。 “我不能让家长失望,我不能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我更不能辜负孩子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教育好这群孩子,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

9、里,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我是这么想的,也发誓要这么做。 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行为异常的孩子的举动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发现他一刻也安静不下来,要么在座位上不停地跳动,要么离开座位走来走去,虽然不去招惹人家,但一些孩子已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凭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意识到这不是个普通的调皮一类的孩子,于是趁课间活动之际,我把他叫到面前,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喊我“鲍老师” ,告诉我他叫徐乘风,并主动跟我聊了他的一些兴趣爱好。这孩子思维敏捷,口才特好,虽然表达时有点结巴,但挺讨人喜欢的。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他说话时会不停地眨眼睛,省鼻子,会不会是“多动症”?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由于他是住宿

10、生,我想观察这孩子几天,再联系家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第二天一早,生活老师就找我反映情况:徐乘风半夜爬到宿舍的衣柜上,非常不安全,也不听生活老师的劝阻。于是我立即打电话找来家长,一是反映孩子这两天在校的表现,二是了解孩子入校前家里和幼儿园的一些情况。孩子的妈妈也非常配合,接到电话,中午就赶过来了。整整一个小时,我都在倾听他妈妈略带哭腔的诉说:“徐乘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跟随妈妈,父亲刚在不久前去世,这孩子很聪明,可就是太淘气。开学前带他去看了医生,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现正在接受每周两次的心理行为矫正。鲍老师,我孩子给你添麻烦了。 ”望着孩子妈妈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有担心、有顾

11、虑,但更多的是同情:可怜的孩子,不易的母亲。接下来的日子里,徐乘风不住校了,可他在校的“表现”大大超过了我对他的想象,让我一度焦头烂额、心力憔悴。他会在任何时候,甚至上课期间开门跑出教室去玩,去爬电线杆、破坏花苗、弄坏消防栓、把石块扔进教室里、随意进出办公室并偷拿老师的物品,和小朋友在一起时,还经常性的使用暴力。我每天课间带着他,吃饭带着他,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还是防不胜防,经常接到老师们和小朋友的“投诉” 。他妈妈也想过办法,曾给他请过家教,也请过一段时间的陪读,监督着他上课坐在位置上,课间不欺负小朋友。可过不了多久,这些请来的老师终究不堪忍受,纷纷隐退。面对这个“烫手山芋” ,我陷入了极度

12、矛盾中,是选择放弃呢?还是积极寻找突破口,挽救这个可怜的孩子?最后,我选择了后者。长路漫漫,风雨兼程,我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接受挑战,决不言弃。两年里,我用自己极大的爱心、耐心、信心,尊重他,关爱他,做他的好朋友,与他实现了良好的沟通,最终赢得了孩子的进步。 记忆中有一件事情非常深刻,我想也许正是因为那一次的引导让教育有了转机。那是一堂美术课,师生问好,大家刚坐定,一名女生突然发出一声尖叫:“青蛙!”全班顿时炸开了锅,一些学生纷纷看着自己脚下跳起来,还有一些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 “哪里有青蛙?在哪儿?在哪儿?”青蛙窜到哪里,哪里叫声一片。正当美术老师要去抓捕时,徐乘风却镇定地趴在桌子底下,伸手一

13、把抓住青蛙,往一个塑料袋里一塞放进书包,若无其事地坐到位置上。我知道后,十分的恼火,很想把他叫到办公室,狠很地批评一顿,再找来他的母亲,一起进行批评教育。两分钟后我忍住了,因为理智告诉我:不就事论事随便下结论,不分青红皂白训斥批评,是教育者的大忌。于是下午放学后,我把他留下了,我们面对面地坐着,他低着头,显然知道要挨批了。我沉默了一会儿,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要抓青蛙?难道你不知道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我们要保护青蛙吗?”他诧异于我的态度,但理直气壮地回答:“知道的,我只是想看看它在地上是怎么跳的,我看完了,就放它回去。 ” “哦,那你知道青蛙是蝌蚪变成的吗?” “啊?不知道!”孩子惊喜地瞪

14、大了眼睛。 “这个双休日我让你妈带你到小河里去抓几只蝌蚪带回家养着,你每天都观察它们的变化。来,我带你看一组图片。 ”我带他在电脑上观看了青蛙的进化过程,并给他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二十来天后的一个早上,徐乘风抱着一个玻璃瓶,里面是一只青蛙,还有一本作文本,兴高采烈地来到我面前,展示他的“杰作”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一番沟通后,先让他向全班同学道歉,然后肯定了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了他的“青蛙观察日记”:我将蝌蚪盛在一个大口瓶子里,隔一天换一次水,大约过了十几天的光景瓶子里有的蝌蚪便长出了后腿,腿很细,很短,然后慢慢的变粗,变长,蝌蚪的头也比原先扁了。又过了几天,

15、蝌蚪的前腿也长出来了,而此时它的尾巴却逐渐变短以至最后完全脱落,蝌蚪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小青蛙一会儿在水中游,一会儿往瓶壁上跳,由于瓶壁太滑了,它总是跌落到水中我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事后,我“趁热打铁” ,告诉他知识的重要性,只有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那以后,他上课出去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认真倾听的时候多了,作业有时候也能按时完成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淘气的孩子并不是一无可取, 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孩子就会大有可为。面对淘气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开发淘气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错误中成长,我反思有三:两年前,我怀着惊喜与期待迎来了一批活泼

16、可爱的一年级新生。当台下四十双眼睛深情地望着我的那刻,我看到了求知、崇敬、信任、天真,我着实感到肩上背负的担子的沉重。 “我不能让家长失望,我不能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我更不能辜负孩子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教育好这群孩子,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我是这么想的,也发誓要这么做。 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行为异常的孩子的举动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发现他一刻也安静不下来,要么在座位上不停地跳动,要么离开座位走来走去,虽然不去招惹人家,但一些孩子已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凭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意识到这不是个普通的调皮一类的孩子,于是趁课间活动之际,我把他叫到面前,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喊我“鲍老师” ,告诉我他叫徐乘风,并主动跟我聊了他的一些兴趣爱好。这孩子思维敏捷,口才特好,虽然表达时有点结巴,但挺讨人喜欢的。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他说话时会不停地眨眼睛,省鼻子,会不会是“多动症”?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由于他是住宿生,我想观察这孩子几天,再联系家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第二天一早,生活老师就找我反映情况:徐乘风半夜爬到宿舍的衣柜上,非常不安全,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