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117894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刀操作技巧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刀操作技巧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针刀疼痛科金弦浩 张瑾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 病,关于颈椎病的诊断和分型,各种文献 上都有更权威的报告,在此我们不做过多 的阐述。但目前有关各种颈椎病的诊断和 分型,都很难指导我们的针刀临床治疗, 因为这些诊断都不容易反映具体的损伤部 位和层次,所以病位的诊断,对于我们针 刀临床意义更大。笔者今天结合多年的临 床体会,从针刀临床的角度,来探讨颈椎 病的辨位诊断和针刀操作技巧。一:根据症状,判断病位根据病人主诉的症状去推断颈椎病的病变部位。l 1、头面、五官的症状:如眩晕、头痛、 耳鸣、视力模糊、失眠等,

2、其病变部位l 主要上下项线之间l 次要上位颈椎的后关节、C2棘突旁 、C1-5横突。l 2、上肢的症状:如肩、臂、手指的疼痛 麻木,其病变部位l 主要C4-T1后关节、横突。l 其次冈上窝、冈下窝、肩胛内上角、 肩关节盂外侧和盂下、肱骨内外上髁、腕横 韧带等二、仔细触诊,精确定位。针刀大夫不能仅用脑子看病, 更重要的是用手去诊病。仔细寻找 压痛点,触摸条索、硬结的范围、 方向和层次,精确定位,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步骤。我们说,针刀治病 ,检查的时间比治疗的时间长,就 说明这个步骤的重要性。三、颈椎常见病变部位的定位三、颈椎常见病变部位的定位 和针刀入路层次和针刀入路层次l1、上下项线之间l 我们

3、把上下项线之间由后正中线至乳突分为三 等份(见上图),中内1/3交界处和中外1/3交界处, 是最常见的损伤点,常可扪及硬结、条索,前者有 枕大神经穿出(相当于枕外隆突旁开2.5cm左右), 后者有枕小神经穿行(相当于枕外隆突旁开5cm左右 ),乳突部有耳大神经穿行,这三条神经卡压常脉 可引起额、颞、枕部的疼痛。此外,上下项线之间 还是椎枕肌的附着处,又临近寰枕关节,此处组织 的损伤,最易卡压、刺激椎动脉,导致椎动脉供血 不足而至眩晕。故这三个部位是我们治疗头痛、眩 晕的首选治疗点。l 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颅骨面方向刺入 ,纵行切割,注意不横切。然后将针刀稍抬起,沿 颅骨面向寰枕关节方向

4、稍进不超过1cm l 2、颈后部:由内向外分为六条纵线(见上 图)。l 1)项韧带线:即后正中线,松解项韧带, 层次不一定到骨面,可横切。l 2)项韧带旁线:即后正中线旁开 1.52.0cm,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皮 肤刺入,不一定到骨面,纵横切割,松解项后 部的肌肉、筋膜。l 3)关节突线:后正中线旁开34cm,颈部 肌肉最薄弱处,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与骨 面呈45角斜刺,先松解肌筋膜,再达关节突 骨面,松解关节囊、并可滑向关节突的外侧缘 。均可行纵横切割,l 4)关节突外侧缘线:后正中线旁开46cm, 斜向内侧进针,松解关节突外侧缘的肌筋膜、关 节囊。l 5)横突后结节线:在环状软骨

5、水平,胸锁乳 突肌后缘可扪及C6横突后结节,从乳突至C6横 突做一连线,在此连线上,从乳突尖一一往下扪 ,可摸到各颈椎的横突后结节。侧位直刺进针。l 6)横突前结节线: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侧位 或仰位直刺进针。l注意: 横突前、后结节均应逐一摸清定准,进 皮后先松解浅层肌筋膜,再摸索摆动进针达横突 骨面后小幅度的铲切,刀口线始终与人体纵轴平 行。l 四、颈椎的针刀操作技巧四、颈椎的针刀操作技巧l 颈椎解剖部位比较复杂,有重要神 经血管通过,在外行看来,似乎颈椎的 针刀操作难度更大。然而,笔者在多年 的针刀临床和与国内外同行的广泛的学 习交流中,摸索出一套“分层次针刀松解 法”,使颈椎的针刀操作变

6、得即安全又有 效,痛苦更小。 l这种方法的操作技巧是:针刀快速进入 皮下,然后分层次突破,先突破浅筋膜 ,再突破深筋膜,最后到骨面,而不是 一刀直刺骨面。每到达一个层次后不要 忙于进针,仔细感受刀下的硬度,一旦 碰到硬结,就快速突破。不大幅摆动, 不在骨面上刺激。并且,根据病人的感 觉调整进针的方向。这种手法的优点是 :能松解到各个层次的病灶,又很少损 伤和出血,更能最低限度的减轻病人痛 苦。针刀手法演示针刀手法演示典型病例典型病例l 丛某某,女,67岁。退休干部。住广州经 济技术开发区普晖村。l 主诉:眩晕30年,加重伴颈项强痛,右髋 部疼痛,行走不便3年。l 现在症:头晕目眩,行走不稳,颈

7、项强痛 ,不能转动,转动则晕眩更甚。右髋部疼痛, 行走不便。伴恶心欲呕,失眠健忘,精神疲惫 。l 体查:精神不振,表情呆滞,行走摇摆, 颈部强硬,活动受限,颈肌高度紧张,广泛性 压痛,并可扪及条索、硬结。右下肢屈髋和外 展功能轻度受限,4字征(+)。腰骶部和右髋 、臀部广泛性压痛,直腿抬高()。l l影象学检查:l 颈椎正侧位片:C4-7椎体后缘骨质增 生。C3、4棘突右偏,l 颈椎双斜位片:右侧C3/4椎间孔明 显变窄,左侧C4/5、C5/6椎间孔变窄。l 颈椎MRI 平扫:C5/6、 C6/7间盘水平 黄韧带轻度增 厚。l 腰椎正侧 位片示:腰椎 退行性变。l 骨盆平片 未见异常。l TC

8、D示:脑动脉弹性减退频谱表现, 左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前动脉和后动脉 、基底动脉和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l l 诊断:l 1、颈椎病(椎动脉型)l 2、腰骶及右髋、臀部广泛性、陈旧 性损伤。l 治疗:根据上述理论和操作方法,对患 者颈椎进行针刀松解,并同时松解髋臀、 腰骶部。前后经过6次治疗,患者眩晕及 髋部疼痛基本缓解,行走自如,反应灵活 ,精神好转,睡眠正常。患者及家属非常 满意。治疗前治疗前l治疗后:l治疗后:l 以上仅仅是我们用这种诊断思路和操 作方法指导临床,所治愈的许多顽固性 颈椎病之一,而且绝大部分患者都不用 任何药物(包括麻醉药)。诚然,上述 内容只是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的体会 ,希望能籍此抛砖引玉的机会,得各位 同道的指点。l l2005年3月谢 谢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