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099052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诗一种变异的诗歌形式:小诗19211923 小诗的流行:1921冰心、宗白华 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宗白华的 流云小诗。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 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繁星164首小诗组成。 -“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 爱,便有了一切”。 春水182首小诗。 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 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一)兴起原因:a现实主义诗歌缺少余香和回味,浪漫主义诗歌过于自由散漫,情感 上一览无余 周作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感兴,自然便有适于写一地 的景色,一时的情调的小

2、诗之需要” b中外诗歌形式启发和借鉴的结果 中:诗经 四言 汉赋 古诗十九首 五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体诗 蜀道难 长相思 近体诗 律诗 绝句 外:日本俳句 印度泰戈尔的小诗1913获奖 1918年中国诗坛开始关注 1922郑振铎翻译飞鸟集宗白华强 调小诗“意简而曲,词少而工”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 流水音。在蓝空天末,飘来摇摇欲坠的孤 星。 日本的俳句 任我们再怎样竖起耳朵也无法听到沉默寂静从无数微弱生命交响的地方传来虻的振翅 远处潺潺的水声 轻摇草 叶的风 赏樱: “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

3、花瓣。” “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二)小诗的哲理内涵“写诗这 种活动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 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 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 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 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 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

4、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 不在聪明人的辩论中 经验的花儿,结了智慧的果儿 智慧的果儿,却包了烦恼的核儿解脱 宗白华 心中一段最后的幽凉 几时才能解脱呢? 银河的月,照我楼上。 笛声远远传来 月的幽凉 心的幽凉 同化入宇宙的幽凉了。 小弟第呵! 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 温柔的 无可言说的 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故乡的海波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冰心体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欲语泪先流 爱与美在自然中合一 普希金自言,要“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别林斯基也曾说过:“普希金天性是可

5、亲可爱的人 ,他是诚心诚意愿意向每一个他觉得是人的人伸 手的他内心有着许多赤子似的和善、温良和 柔顺的成分。”因而“在普希金的任何感情中永远 有一些特别高贵的、温和的、柔情的、馥郁的、 优雅的东西。”三 自由诗的新格律:规范化运动“拦路睡着的黄狗啊,当我走过的时候,(其实我并不惹它,)只是 向我抬着头啊” 1 非诗到纯诗由自由化到规范化转换 A 前期创造社 浪漫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 重情绪 极端自由 新月 浪漫主义 美是艺术的核心 情感 艺术化规范化 B新月的主张: 诗写什么,不能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根据诗人的审美理想进行美丑 鉴别 诗怎么写渗以人工,对自然形态进行艺术处理 基本原则:本质的醇正

6、节制的情感 格律的谨严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 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 诗话、史书、笔记等。 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 、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三美:音乐美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缕香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像春风里一出梦, 像梦里的一声钟, 忘掉她,像一朵忘

7、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听蟋蟀唱得多好, 看墓草长得多高,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她已经忘记了你, 她什么都记不起,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年华那朋友真好, 他明天就教你老,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如果是有人要问, 就说没有那个人,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像春风里一出梦, 像梦路的一声钟,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绘画美: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韵脚)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韵脚) 也许/铜的

8、/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韵脚)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韵脚)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韵脚)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韵脚)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韵脚)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韵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韵脚)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韵脚建筑美: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

9、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2新月的原则:以理节情 如果只在感情的漩涡里浮沉,没有一个具 体的境遇以作为直觉皈依的凭借,这样的 诗歌不是无病呻吟便是言之无物了 A 客观化的间接抒情方式的创造山中一个夏夜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 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 两盏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满山的风全蹑着脚 象是走路一样; 躲过了各处的枝叶 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

10、不断的在山谷 上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象张软垂的幔帐。 疑问不见了,四角里 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象在祈祷,无声的在期 望 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1931年意象的刻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 的赞颂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

11、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化,戏剧化 并非以叙事代抒情,而是诗中容纳叙事成分,在事件中寄 托情思和心志 卞之琳酸梅汤 可不是?这几杯酸梅汤 怕没有人要喝了,我想, 你得带回家去,到明天 下午再来吧;不过一年 到底过了半了,快又是 在这儿街边上,摆些柿, 摆些花生的时候了。哦, 今年这儿的柿,一颗颗 总还是那么红,那么肿, 花生和去年的总也同 一样黄,一样瘦。我问你, (老头儿,倒像生谁的气, 怎么你老不作声?)你说, 有什么不同吗?哈,不错, 只有你头上倒是在变, 一年比一年白了。你看, 树叶掉在你杯里了。哈哈, 老李,你也醒了。树底下 睡睡觉真有趣;你再睡 半天,保你有树叶作被。 (哪儿去

12、,先生,要车不要?) D借象征抒情 闻一多,忆菊 菊 重阳前一日作 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 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 攒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守着酒壶的菊花, 陪着螯盏的菊花; 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 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 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 懒慵慵的江西腊哟; 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 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长瓣抱心,密瓣平顶的菊花; 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 如同美人底蜷着的手爪, 拳心里攫着一撮儿金栗。 檐前,阶下,篱畔,圃心底菊花: 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 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剪秋萝似的小红菊花儿; 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黄菊; 带紫茎的微绿色的、真菊, 是些小小的玉管儿缀成的, 为的是好让小花神儿 夜里偷去当了笙儿吹着。 大似牡丹的菊王到底奢豪些, 他的枣红色的瓣儿,铠甲似的 张张都装上银白的里子了; 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 还拥着褐色的萼被睡着觉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