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各国概括(教学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099012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各国概括(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各国概括(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各国概括(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各国概括(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各国概括(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各国概括(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各国概括(教学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福楼拜福楼拜(Flaubert, 18211880)是 19世纪中叶继巴尔扎克之后最重要的现实 主义作家。他继承了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 的传统,又为19世纪后期的自然主义作家 所师承,成为承上启下的大作家,起着重 要的桥梁作用。l福楼拜自觉地以科学精神观察社会,这是 前期现实主义大师所没达到的高度。他重 视观察、分析,脚踏实地地收集一切同他 写作有关的资料,认为作家应超脱于伦理 观念外,不应该在小说中作判断、解说或 教诲,而应该理解,作完整的记录。 l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被认为是现实 主义杰作,他的创作在文学史上开创了一 个新纪元。包法利夫人 (1857)福楼拜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描写一个小资

2、 产阶级妇女爱玛的人生悲剧。爱玛在修道院受教育,离开修道院后仍然 沉迷于读浪漫小说,幻想浪漫爱情和白马 王子。她在现实中嫁 了一个平庸的市镇医 生包法利。爱玛有了婚外情,最后因欠债 服砒霜自杀。查理包法利 爱玛 子爵 赖昂都普意 罗道耳弗布朗 时装商人勒乐 爱玛的爱情幻影l爱玛的悲剧表明理想生活与现实灰色生活 的差异,不切实际地追求理想生活,只能 加重自身的痛苦和悲剧性。她的病态的热 情被称为包法利主义。 l电影改编包法利夫人用首尾重复出现 的一个细节,小贩车上的情侣玩偶表现爱 玛爱情的虚无性,含蓄的寓意尽在不言中 。 l 格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

3、,从此以“叙述空 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而1988年发表的 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 玄奥的一篇小说,成为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引以 为例的一部。迄今著有格非文集(三卷)、 小说叙事面面观等。格非谈包法利夫人l她的死与“浪漫的梦幻”突然觉醒有关。 l对社会生活突然向她展露出的“真相”缺乏 足够的心理准备。 l爱玛对爱情的憧憬中,暗含着强烈的改变 自己社会地位的吁求。 l爱玛身上的“浪漫”对于作者来说,犹如一 根探测器。作者试图用它来衡量一下社会 的庸俗、残酷程度。 3小仲马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1824 189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作家大仲 马

4、与一个女裁缝的私生子。童年的创伤体 验与青年的享乐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促使 小仲马思考社会道德问题,他走上了创作 之路。茶花女 l 小仲马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小说茶花女( Camille,1848),根据巴黎名妓阿尔丰西娜普 莱西23岁便病逝的故事创作,描写巴黎高级妓女 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l 茶花女与贵族青年阿尔芒真诚相爱。她的妓女身 份影响了阿尔芒的前程和他妹妹的婚姻。在阿尔 芒父亲的恳求下,玛格丽特忍痛离开阿尔芒,并 在他的误解与报复中死去。玛格丽特的善良和自 我牺牲精神表现了风尘女子的崇高品德,也揭露 了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和虚伪。l玛格丽特 l摩里阿龙公爵 l阿尔芒 l迪瓦尔 l瓦尔维勒

5、男爵 三、英国文学l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直接继续了18世纪现实 主义文学的传统,从早期现实主义过渡而 来。菲尔丁和19世纪初的女作家奥斯丁对 19世纪作家产生了影响。因而,学术界认 为菲尔丁和奥斯丁是“前现实主义”,19世 纪的英国现实主义是从他们那里发展来的 ,直接是英国工业化的产物。 英国现实主义作家l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是与维多利亚时 代联系在一起的。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现 实主义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女作家夏 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 人、乔治爱略特等。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l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关怀小人物命运,善 于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史,歌颂小人物的道德品质 和精神力

6、量。 l 这些小人物往往具有高尚的动机,十分谦卑,一 般不起来反抗他们所遭受的不公道。他们只是洁 身自好,试图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又不触犯社 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l 他们提倡仁爱精神,反对使用暴力。作品中人道 主义精神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语言风格幽默, 最先接触劳资矛盾。 萨克雷 l萨克雷(Thackeray,18111863)英国维 多利亚时代前期的现实主义代表,他是狄 更斯的同时代人。代表作名利场( 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 1847)。 l女主人公蓓基是一个 爱慕虚荣渴望荣华富 贵的女冒险家典型, 她靠自己的美貌、机 智和性,不择手段地 猎

7、取金钱,力图进入 上流社会。最后人财 两空,丈夫死在海外 ,儿子拒绝和她见面 ,她办起宗教慈善事 业来。蓓基 艾米丽 毕脱克劳雷爵士 罗登 乔治奥斯本 斯丹恩勋爵啊!虚荣中的虚荣!在这世界上我们又 有谁是幸福的呢?我们又有谁是如愿以偿了 呢?而就算如此,又有谁满足了呢?名利场l文化品格1.宗教热忱 2.反思精神赫尔岑谁之过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3.忏悔意识四、俄国文学l 俄国19世纪60年代前,处于封建专制的农奴制时代, 1861年沙皇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后,封建势力仍很强 大。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是在解放运动中形成并达到繁 荣的,矛头指向专制农奴制及其残余。它有别林斯基 、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8、人制定的现实主义文艺 理论为指导,深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具有明确 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l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结合农奴解放运动,塑 造小人物、多余人和新人形象,普遍重视社会历史场 面与人物复杂心理的描写,多采用传统的讽刺手法, 民族气息浓郁。l现实主义文艺理论19世纪俄国出现了三大文论家别林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简称 别车杜。他们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艺 理论的代表,从革命民主主义和唯物主义 观点出发,总结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 经验,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自然派”相 联系,推动了俄国文学的发展。l别林斯基(18111848)俄国现实主义美 学和文艺批评的奠基人,毕

9、生以文艺批评 活动反对沙皇农奴制度。他写了1000多篇 评论文章,主要论文有:论俄国中篇小说 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1835)、艺术的 概念(1841)、论普希金(1845)、致 果戈理的信(1847)和一八四七年俄国文 学一瞥(1848)等。l别林斯基反沙皇反农奴制的思想立场,集 中体现在著名的致果戈理的信中。他 在信里批评果戈理的新封建主义,质问果 戈理:“你,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怎么能捍 卫这样可恶的制度?”这封信成了整个19世 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社会解放运动的宣言 。历史片别林斯基再现了这一事件。 别林斯基的文艺观点: l文学忠于现实创造,艺术是真实的再现。 l文学创作思维的特点:用形象

10、来思维。 l主张内容与形式统一,反对只重形式的艺 术,和抽象说教的教诲诗。 l忠实描写生活的作品具有民族性。 l提出美学和历史兼顾的批评标准自然派l 自然派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 文学流派,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 出。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 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 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自然派 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 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 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多余人形象l 多余人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分子形 象。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

11、置。 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又没 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了于整 个社会多余的人,无用的人。 l “多余人”这个词最初见于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多余人 日记,1851年赫尔岑在评价奥涅金时,称他为“多余人” ,以后这个词就专指一种人物类型,并形成了俄国文学中 的多余人模式。 l 通常认为,多余人形象有奥涅金(普希金叶甫盖尼奥 涅金)、毕巧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罗亭(屠 格涅夫罗亭)、拉夫列茨基(屠格涅夫贵族之家 )、别里托夫(赫尔岑谁之罪?)、奥勃洛摩夫(冈 察洛夫奥勃洛摩夫)。电影改编奥勃洛摩夫:懒地主 l多余人扮不好反角,也扮不好正角,他们

12、做不了封建社会的权臣、奴才和庸人,也 做不好反对封建压迫的革命先驱和造反者 。他们厌倦工作,鄙视劳动,逃避自己为 人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于整个社会无用的 人。奥勃洛摩夫是出名的懒地主,成天躺 在床上,几年前“便开始在心里拟订整顿领 地的种种改革计划”,几年后也没付诸实行 。 小人物形象l 俄国小人物指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劳动者、小公务员、小手 工业者、破产贵族、平民知识分子,身份有马车夫、看门 人、流浪汉、妓女、小职员等。他们社会地位卑微,经济 状况贫困,精神压抑,处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位。小人 物是贵族阶级没落,城市兴起和城市贫困的产物。普希金 的别尔金小说集开创了俄国文学写小人物的传统,形 成小

13、人物模式。 l 写小人物的小说有普希金的驿站长、棺材商人、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外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契诃夫的哀伤、 苦恼、万卡、风波、一个官员的死等。他 们反映了俄国专制制度下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电影改编驿站长:听天由命 l 电影改编驿站长(导演:索罗维约夫 ,主演:巴斯图霍夫)以第一人称讲述普 希金认识的一个驿站长的故事。影片中, 作者始终处在驿站长的身后,倾听他的故 事,表现作者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电影 中的几支插曲表现出俄罗斯歌曲的忧郁情 调,唱词显出穷人生活的无可奈何。新人形象l 新人指19世纪俄国文学中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资产阶 级平民知识分子。他们不同于

14、多余人,有明确的社会理想 ,抨击专制农奴制度,否定贵族社会的道德观念,与旧制 度作不妥协的斗争。他们联系人民,勇于牺牲,富于实干 精神。 l “新人”一词最初由杜勃罗留波夫在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 ?(1860)中谈到,他肯定了屠格涅夫创造的“新人”。 随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的副标题定为“新人 的故事”。新人专指代替贵族知识分子的平民知识分子。 通常认为,新人形象有英沙罗夫、叶琳娜(前夜)、 巴扎洛夫(父与子)、薇拉、吉尔沙诺夫、罗普霍夫 、拉赫美托夫(怎么办?)。他们反映了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革命家的斗争。五、东北欧各国文学l 东北欧各国的民族文学在19世纪后期发展为现实 主义文学。东欧各国

15、,由于长期受异族统治,文 学的共同主题是反对异族奴役和封建专制,争取 自由和独立。 l 东欧重要的作家有波兰的显克微支(1864 1916):你往何处去(1905),保加利亚的 伐佐夫(18501921):轭下。 l 北欧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其作品多揭露批 判资产阶级及其政客的丑恶灵魂与伪善面目。重 要作家有丹麦的安徒生(18051875),挪威 的易卜生和瑞典的斯特林堡(18491912): 红房子(1879)。安徒生 l安徒生(18051875)生于丹麦中部小 城奥登塞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鞋匠,母 亲是洗衣工,从小就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疾 苦。曾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小配角,因 嗓子坏了被解

16、雇,从此学习写作。他以童 话闻名于世,一生共创作童话故事300多篇 。安徒生童话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给北 欧文学带来了世界性声誉。瓯安徒生童话特点l 安徒生童话适合于青少年,以至成年人阅读,可 以使人从小读到老。比如皇帝的新装讽刺朝 廷官员和成年人的逢迎、说假话。安徒生在写早 期童话海的女儿时说过,在他收有海的女 儿的那个小集子里,“其他童话比这一篇更是儿 童故事,而这一篇含义更深,只有大人能够理解 。但是我相信,孩子光是看故事也会喜欢它的: 故事情节本身就足以把孩子们吸引住”。l翻译家叶君健 l 叶君健(19141999)著名作家、文 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湖北红安县 人。他是最早有系统地将安徒生引入中国 ,以翻译丹麦文版安徒生童话故事而享誉 世界文坛。与美国安徒生译本同被评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