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9098941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九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其演变规律。 2、掌握风湿性心脏病的基本病变,比较风湿性 心内膜炎与亚急性性心内膜炎在形态上的区别及 其相互关系。 3、掌握高血压时心脏、肾脏的形态特征。 4、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以及冠状 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点及对机体的影 响。 5、通过大体标本的观察和比较。掌握二尖瓣狭 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形态特点,从而进一步理 解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二、实验教学内容1、切片标本共2张26号-风湿性心肌炎27号-主动脉粥样硬化2、大体标本共10个 (601)风湿性心内膜炎 (602)亚急性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603)慢性风湿性

2、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604)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605)细动脉硬化性固缩肾 (606)主动脉粥样硬化 (60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608)脑动脉粥样硬化 (609)高血压性心脏病 (610)脑溢血26号-风湿性心肌炎组织取自于左心室壁。镜下可见心外膜,心肌膜和心内膜。在心肌间 质中(小血管周围尤为明显)和心内膜下可见结 节状病灶,风湿性小结或Aschoff小体。病灶主 要由风湿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其间 可见红染无结构碎片状或颗粒状的纤维素样坏死 。风湿细胞体积大,圆形或卵圆形,胞浆丰富弱 嗜碱性。多为单核,核大,染色质集中于核中心 并呈细丝状向外伸延,因此呈枭

3、眼状(核的横切 面)或似蜈蚣状(核的纵切面)。有的结节主要 由梭形细胞组成。26风湿性心肌炎(100)26风湿性心肌炎(100)26风湿性心肌炎(100)26风湿性心肌炎(400)26风湿性心肌炎(400)26风湿性心肌炎(400)27号-主动脉粥样硬化镜下可见内膜、中膜与外膜三层结构。部分内膜明显增厚凸起。增厚的内膜表 面为大量淡红色,细颗粒状坏死物,坏 死物可见很多菱形,边缘平直的空隙( 为胆固醇结晶被溶解后所留的空隙), 坏死物周围有少量泡沫细胞。27#主动脉粥样硬化(100)27#主动脉粥样硬化(100)27#主动脉粥样硬化(400)27#主动脉粥样硬化(400)三、课堂作业对26号或

4、27号等切片进行绘图并简要说明四、复习思考题1、二尖瓣可以同时既有狭窄又有关闭不全,这矛 盾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狭窄和关闭不全同时出 现?二尖瓣狭窄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各有哪些变 化? 2、风湿病的基本病变是怎样发生发展的?风湿性 心内膜炎的病变有哪些特点?反复发作的风湿性 心内膜炎的后果如何? 3、有人说高血压病最大的危险性是“心脏肿大、肾 脏缩小、大脑出血”,你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吗 ?病例讨论二 患者XXX,女性,16岁,江西南昌县人,农 民。入院时间:1985年2月14日。 主诉:恶寒发热半个月,右侧肢体偏瘫,大 小便失禁一天。 现病史:患者从元月底开始发热(38-39 )伴寒颤,在当地医

5、院从感冒治疗,症状未 缓解。2月8日在XX医院门诊腰穿检查脑脊液 ,结果正常。2月13日晚9时,突然右侧肢体 偏瘫,大小便失禁而急诊入院。 既往史:从3岁起颜面部湿疹,至今未缓解。 有膝关节酸痛史。剧烈活动后自感心慌。月 经正常。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巩膜 无黄染。皮肤和眼结膜可见出血点,颜面湿 疹。血压90/60mmHg,心率102次/分,律齐 。心尖部可闻及级收缩期杂音。呼吸21次1 份,可闻及干湿罗音,肝在肋下1.5CM处, 脾可触及。右侧上,下肢体瘫痪,脑膜刺激 征阳性,巴彬斯基征右侧阴性,弋登氏征右 侧阳性,双膝反射亢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800个m

6、m2,其中嗜 中性白细胞91%,淋巴细胞9%,红细胞220 万/mm2,血蛋白8克1分升,血小板6万/ mm3。 骨髓空刺:感染性骨髓像 脑脊液:微混,稍带红色,潘氏反应(+) 。白细胞数580个/mm3。(其中嗜中性粒细 胞70%,淋巴细胞30%,红细胞数72个/HP ,糖52mg/分升,蛋白质45mg/dl,氯化物 700mg/dl。 尿液:蛋白(+),白细胞2-6个1HP,颗 粒管型0-1个/HP,尿糖定性阴性,尿素氮 26mg/dL。 大便:无异常。 X线检查:胸片提示双侧肺炎。 住院经过:入院后,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及病情发展情况,考虑为脑膜脑炎。应用多 种抗菌素和维生素等药物治疗

7、,病情恶化, 于2月18日先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而死亡 。 (二)尸体解部主要发现: 皮肤和眼结膜可见针尖大出血点。左、右脑腔内 见黄白澄清液体,左侧200cc,右侧300cc。心脏:重300g,明显大于死者右拳。心外膜光滑, 可见数个针尖头出血点。左心室扩张肥厚,室壁 厚1.2cm,内柱变扁,内膜下可见三处小出血斑 。左心房扩张。右心室中度肥厚扩张(壁厚 0.6cm),右心房扩张。二尖瓣膜明显增厚,灰 白、质硬,瓣膜间轻度粘连。瓣膜不能完全闭合 。瓣膜心房面可见多个黄豆大小的赘生物,灰黄 红色、质脆,似鸡冠状。瓣膜腱索增粗缩短,三 尖瓣可通过三指,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膜光滑平 整,未见异常。镜

8、下:心肌间质内(血管周围为甚)散在分布 一些略带移形的结节状病灶。病灶中心为纤 维素样坏死物,其周为阿少夫(Aschoff)细 胞,少量淋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心肌内还 可见许多散在分布的小梗死灶和细菌栓子。 瓣膜赘生物在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的红染无 结构的坏死物,细菌菌落和嗜中性白细胞浸 润。其基底部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增生以 及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瓣膜纤维性增厚。 脾脏:重430克,包膜紧张,深褐色。表面有 三处灰白色病灶。切面病灶呈不规则锥形,分 界清楚,脾髓易刮下。 镜下:病灶区呈红染颗粒状物,有数处可见细 菌栓子,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坏死 区边缘反应带明显。非

9、坏死区血窦扩张,窦内 明显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肝脏:重1880克,体积显著增大,包膜紧张 ,边缘变钝。切面包膜外翻,红黄相间。 镜下:肝窦扩张充满红细胞并见较多嗜中性 白细胞浸润。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充满 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微细颗粒。近邻中央 静脉的肝细胞体积变小,肝细胞萎缩断裂。 有的肝细胞浆中出现小圆形脂质空泡。 肺脏双肺重1680克,开胸后双肺回缩不明显 。右肺中叶和下叶肺膜与壁胸膜纤维性粘连 ,其它各处肺表面光滑、湿润。切面暗红、 挤压、肺组织可见暗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 肺组织浮沉试验双肺组织均下沉。 镜下:双肺脏层胸膜除粘连外,均不增厚。 肺泡间隔增宽,间隔中毛细血管明显扩张,

10、充满红细胞。大多数肺泡腔充满淡红色水肿 液以及含铁血黄素细胞,有数处终末细支气 管粘膜上皮脱落坏死,腔内充满嗜中性白细 胞,单核细胞和坏死物,其周围肺泡壁内可 见许多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肾脏:双肾重360g ,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表 面可见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双肾可 见五处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病灶。切面、肾包膜 外翻,易剥离。病灶呈不规则锥形,分界清楚 。以肾粘膜可见小出血点。 镜下:病灶内肾小球和血管轮廊尚可辩认,细 胞坏死形成红染颗料状物。有几处可见菌落、 非坏死区肾间质血管充血水肿,少量嗜中性白 细胞浸润。 脑:重1370g,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 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

11、,脑沟尤为 明显,以左顶叶为甚。小脑左扁桃体有压迹。 切面,左半球中央后回皮层区可见一蚕豆大暗 红色出血坏死灶。 镜下:蛛网膜下腔增宽,腔内充满大量嗜中性 的细胞,单核细胞以及不等量的红细胞和渗出 的纤维素、坏死物。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脑实 质内可见散在分布关大小不等的病灶,病灶内 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脑组织坏死充血。病 灶周围胶质细胞增生,有的病灶内可见细胞细 菌菌落。非病灶区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胞突 变短,细胞周隙和血管周隙增宽。 三、讨论思考题 1、对本病例各脏器的病变作出病理诊断 。 2、确定本病例的主症和死因。 3、各脏器病变之间的关系? 4、用主要病理变化解释临床主要症状和 体征。主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慢性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 死因:脓毒败血症。 小脑扁桃体疝。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败血性梗死,继发性栓塞性脓肿(心、脑、脾、肾) 2、化脓性脑膜脑炎 3、小脑扁桃体疝 4、肾、皮肤、眼结合膜、心外膜点状出血 5、小叶性肺炎 6、肝、肾细胞水肿 7、脾炎(急性)二、慢性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 1、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二闭) 2、胸膜纤维素性粘连 3、肺淤血、肺水肿、肺出血 4、肝淤血、脾淤血三、面部湿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