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行为讲义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098930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行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行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行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行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行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行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行为讲义(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辅导之偏差行为辅导我们的期望我们的困扰我现在最为关注的行为亲亲我的宝贝.mp3一、什么是行为外显行为:衣着、谈吐、姿势、动作以及动作 的速度、习惯动作、语音、语调、语速 和言语、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眼神 内隐行为:思维等躯体行为:肌肉、骨骼、腺体、胃肠道 对外界刺激 在不同层面上的反应与记忆异 国 的 遭 遇认知:意大利流氓 意大利浪漫之夜 情绪:愤怒,害怕 兴奋、高兴、好奇 行为:杏眼圆睁 妩媚的双眼战斗或逃跑 调情 躯体:肾上腺素 性腺战斗或逃跑的 性感的肌肉群肌肉群 人 家庭 社会 文化 人类自 然时间的纬度二、偏差(问题)行为的涵义所谓偏差(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

2、碍 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显著异于 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偏差(问题)行为可涵盖情绪障碍、性 格异常、行为异常或由身体、智能等因素而衍 生的不良适应行为(所谓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碍青少年身 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 、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 三、偏差(问题)行为的分类1、外向性行为问题一般指违规的过错行为或反社 会行为。包括:逃学、离家出走、 不合作、反抗、不守规矩、撒谎偷 窃、打架、破坏、捣乱伤害等。三、偏差(问题)行为的分类2、内向性行为问题即情绪困扰或非社会行为。包 括:畏缩、消极、过分依赖、焦虑 反应、自虐、自杀行为等三、偏差(问题)行为的分类3、

3、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理想,非智力因素所造 成的往往兼具情绪上的困扰或行为 上的问题。包括:考试作弊、不做 功课、粗心大意、偷懒、不专心、 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三、偏差(问题)行为的分类4、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的不健全有关。 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肌肉抽 搐、口吃、偏食、烟瘾、酒瘾、性 不良适应等三、偏差(问题)行为的分类5、焦虑季候群由过度焦虑引发而来,有明显 的身体不适症状或强迫性行为,统 称为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 如:紧张、发抖、呕吐、恶心、全 身无力等三、偏差(问题)行为的分类6、精神病症候其行为明显地脱离现实,属于 严重的心理病态,包括精神分裂症 、躁郁症等。问题行为的表现

4、1、攻击性行为 (1)类型n取乐性攻击行为n习惯性攻击行为n迁怒性攻击行为n报复性攻击行为n模仿性攻击行为n义气性攻击行为n嫉妒性攻击行为n需求性攻击行为自 尊 需 要自我实现交 往 需 要安 全 需 要生 理 需 要(2)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弗洛伊德的本能伦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 ,是其内部天生的攻击能量的宣泄。 多拉德认为:人的侵犯(攻击)行为乃是个体遭 受挫折而引起的。 社会学理论认为:攻击是一种习惯行为。(2)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青少年自身的主体特征:n气质n性格n共感能力n社交能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风气的影响2、偷窃 3、欺骗 4、逃学和离家出走 5、迷恋游戏机

5、 6、厌学 7、吸烟 8、乱服麻醉药品 9、自杀 10、早恋行为的由来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奖励性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强化四、偏差(问题)行为的成因正性刺激物 正强化行为增加正性刺激物的撤离 消退行为减少负性强化物 惩罚行为减少负性强化物的撤离 负强化行为增加四、偏差(问题)行为的成因1、个人因素你我的冰山.ppt 2、家庭因素爱的圈圈我丈夫孩子孩子丈夫妈妈爸爸孩子家庭教育的失当类型表 现专制独裁型包括要求、控制和拒绝,重视服从权威 ,主要采取严厉惩罚的教育方式;民主权威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成熟、有责任感、独立, 但保持温暖的态度,允许亲子沟通;溺爱放纵型父母将感情无限制地给予,

6、对子女不做 行为的约束;忽视冷漠型父母对子女缺乏感情的关注家 庭 教 育 方 式 分 类 个性形成的重要经历1、家庭2、学校 社会(父亲、母亲、家人)老师、同学、其他人成 长 的 助 力接 纳欣 赏被关心被注意被重视称 赞被肯 定被爱护鼓 励被了解接纳.ppt个性形成的重要经历1、家庭2、学校 社会(父亲、母亲、家人)老师、同学、其他人成 长 的 阻 力被放弃被责骂被虐待被否定被贬抑被讥笑被忽略被孤立被羞辱被误解四、偏差(问题)行为的成因3、学校因素 4、社会因素五、问题行为的辅导(一)问题行为的科学了解1、了解学生的行为目的有用的无用的主动建设被动建设主动破坏被动破坏行为目的成 就乖巧可爱骚

7、 扰懒 散获得注意叛 逆固 执争取权力行为不当消极侵犯报 复无 助自暴自弃2、了解过程:1)了解问题的现象:n发现和确定问题行为n分析条件n频度和持续时间n有关人员的态度2)了解问题的发生n发生期和发生的原因n持续时间和变化n矫正和指导历史 3)了解教育过程n指导的内容n指导的效果n变化的原因(二)行为的观测与记录定义目标行为:不足行为或过度行为 记录的准备工作:记录人、记录环境(自然、人为 ) 选择记录方法:连续或间断,成果记录等 选择记录工具:表格、秒表等关于对特需学生观察记录的实施.doc(三)问题行为的辅导方法1、家校协同、行为辅导 2、积极关注法n数学算式3 5 4 + 7 + 5

8、+510 10 10称赞与鼓励的区别n 称赞注重结果n 鼓励注重过程鼓励的定义n鼓励是一种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 天赋与能力上,重视努力和进步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的过 程。鼓励的原则l真诚地接纳 接纳.pptl注重积极的一面 l肯定个别能力l避免说丧气的话l重视努力和进步鼓励的方法n描述你所看到的 n说出你的感受 n把值得鼓励的地方 以具体的语言表达出 来描述你所看到的n我看到教室的地板扫了,书桌整 理了。 n今天的作业看起来很工整。n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很新颖 。说出你的感受n你一定尽了最大的努力,你 是不是也很高兴? n多亏你帮忙,没有你我知道 该怎么办。n你下午写作业没有停笔,老 师看了很

9、高兴!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n你这篇作文很有新意。 n你数字写得工整,运算认真,真 了不起! 鼓励的注意事项n鼓励必须避免触及孩子过去 的弱点和失败 n避免和其他人比较 n帮助孩子自我肯定 n多用具体的语言,少用抽象 的赞美 避免“画蛇添足”n你终于进步了,如果多努力点,进 步会更多! n你电脑游戏玩得不错,要是读书也 这样就好了! n你体育很棒,要是学习也这样就好 了! n你今天做得真好,你以前怎么做不 到呢? 3、接纳与安抚悦 纳 自 己接 纳 他 人你对自己喜欢有多少?0100请写出:1.在容貌和身体(包括身材和体能)上:你最喜欢自己什么地方?最不喜欢自己什么地方?2.在个性上:你最喜欢自

10、己什么?最不喜欢自己什么?3.在与人交往时:你最喜欢自己什么?最不喜欢自己什么?4.在能力上:你觉得自己什么方面最强?什么方面最弱?请大家思考一下,对自己的 “喜欢与不喜欢”来自哪里?有哪些是可以改变的?有哪些是不能改变的?改变那些不能接受的; 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将两者区别开来。学会接纳拥有健全心智的最佳 途径就是学习去接纳 那些不可能改变的事 物。詹姆士杜布森n来自以往的感受与体验n来自我们自己的价值观n来自内心的自信与自卑我们对他人的态度来自那里?因没有归属感产生的心理问题n向外抗争;n向内压抑;n自暴自弃 ;安抚(stroke)nStroke轻抚,抚摸,身体的、言语的、目 光的n

11、一般来说,安抚是“每一项承认或肯定某 人存在的行为”,因此,它可被定义为“ 社会性认可的单位”。生命之始4、行为改变技术 常用的几种技术 A、增强作用 正增强 负增强 使用要领:n找对增强物n与负增强物齐用n时效性n配合当事人的成就水准n次数要因时制宜实施步骤:n了解基本行为情况n实验处理阶段n倒返阶段n再处理阶段B、筹码法第一阶段:确定增强物n评估增强物n约定兑换增强物的标准n给点数和积分 第二阶段:实验处理阶段n处理期n恢复期nA-B-A基线图5、行为功能分析行为功能分析,指在行为治疗前对环境中和 行为者本身的影响或控制问题行为的因素做一 系统分析。 行为功能分析的用途 n 对行为模式更清

12、楚:不是无时无刻发生,了解自己反映的不同层面n帮助来访者认识:为什么该行为不可控行为模式发生的道理、功能n为日后进一步的行为治疗摸清情况 行为功能分析中的符号S: 刺激,分为: S+、 S-S+:引起反应的条件,包括S +外、 S +内S +外:外部刺激S +内: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内部反应S- :不引起反应的条件 R:反应,(认知、情绪、躯体、动作) O:内部器官的感觉C: 结果:包括长期和短期,正性C+(负性的消除 C - )和负性C -个 案-惊恐发作S +外:办公室、女上司的训斥 S +内:自己正确、上司刁难 S- :在家里,或在外与朋友在一起 R:认:它又来了、我快死了、我的怪病了躯:脖

13、子发硬、身体紧、冷汗情:恐惧、濒死感动:晕倒、被送往医院 O: 疲劳 C短:C - :去除女上司的训斥、C+:朋友的关心C长:C - :社会功能下降,不自信 行为功能分析的用途n 对行为模式更清楚:不是无时无刻发生,了解自己反映的不同层面n帮助来访者认识:为什么该行为不可控行为模式发生的道理、功能n为日后进一步的行为治疗摸清情况 放松训练深呼吸法 渐进式放松 自主训练 想象性放松 空椅技术程序: 1、标签:制作标签,写上能代表内心矛盾的两个名 称 2、选择椅子:由来访者选择,并放上标签 3、开始椅子对话: (1)陈述理由:完全由这个身份来说服另一个身份 (2)换身份:完全以另外那个身份来反驳对方、并 陈述自己的理由 4、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来访者认为可以了。空椅技术的用途n宣泄n了解来访者情况,常常给辅导者预料之 外的信息n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n产生新的感受、未必做出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