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模具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9095807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成型模具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射模设计步骤与实例1 注射模设计基本程序l1了解塑件的技术要求l2根据塑件形状尺寸,估算塑件体积和重量l3分析塑件,确定成形方案l4绘制方案草图l5设计计算 l6绘制模具设计总装图l7绘制零件工作图l8经过全面审核后投产加工2 注射模设计实例塑料制品如图1,大批量生产,试进行塑件的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图 1电 流 线 圈 架 零 件 图 2.1 塑件的工艺分析l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塑件的材料采用增强聚丙烯pp,属热塑性塑料 。从使用性能上看,该塑料具有刚度好、耐水、耐 热性强,其介电性能与温度和频率无关,是理想的 绝缘材料;从成型性能上看,该塑料吸水性小,熔 料的流动性较好,成型容易,但收缩率大

2、。另外, 该塑料成型时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成 型温度低时,方向性明显,凝固速度较快,易产生 内应力。因此,在成型时应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浇 注系统应较缓慢散热,冷却速度不宜过快。l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u结构分析 从零件图上分析,该零件总体形状为长方形,在宽度 方向的一侧有两个高为8.5mm,半径为R5mm的两个凸耳,在 两个高度为12mm、长、宽分别为1714mm的凸台上,一个带 有4.11.2mm的凹槽对称分布,另一个带有4.5X1mm的凸台对 称分布。 u尺寸精度 该零件重要尺寸如:12.1mm、12.1 mm、15.1mm、 15mm等精度为3级,次重要尺寸如:13.5 mm、

3、17mm、 10.5mm、14mm等的尺寸精度为45级。 u壁厚 壁厚最大处为1.3mm,最小处为0.95mm,壁厚差为 0.35mm,较均匀,有利于零件的成型。 u表面质量 该零件的表面除要求没有缺陷、毛刺,内部不得有导 电杂质外,没有特别的表面质量要求,查表可取塑件表面粗糙 度Ra1.6,对应模具成型零件工作部分表面粗糙度为Ra0.40.8 ,故比较容易实现。 u脱模斜度 该塑件为开口壳类零件,深度较浅且大圆弧过渡,脱 模容易,故不需考虑脱模斜度。 u加强筋 该塑件结构较为复杂,自身结构具有加强筋作用。 u圆角 该塑件对圆角没有提出要求,结构工艺性较差,不利于塑 件的成型,建议与用户协调在

4、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在料流转 角处增设圆角;如果不行,模具成型零件应采用组合式结构, 避免应力集中。 u孔 该塑件有两个13.512mm通孔,型芯结构简单,便于安放u侧孔和侧凹 该塑件在宽度方向的一侧有两个4.51mm的凸耳 及两个4.11.2mm的凹槽,因此,模具设计时必须设置侧向分 型抽芯机构u综上可见,该塑件结构属于高精度、中等复杂程度。要严格控 制影响塑件精度各个因素,如通过严格控制成型过程中聚丙烯 的收缩率的波动、提高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精度等。塑件结构 工艺性较为合理,成型零件采用组合式模具结构,侧向凸耳和 凹槽需用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成型。2.2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l计算塑件的质量是

5、为了选用注射机及确定型腔数。经计算塑 件的体积为V4087mm3;计算塑件的质量:根据设计手册 可查得增强聚丙烯的密度为1.04kgcm3。l故塑件的质量为W=V=4.25gl拟用一模两件的模具结构,考虑其外形尺寸、注射时所需压 力和工厂现有设备等情况,初步选用注射机为XS-Z-60型。XS:塑料成型机 Z:柱塞式注射机 60:最大注射量为60cm32.3 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l根据设计手册并参考工厂实际使用情况,增强聚丙 烯的成型工艺参数可作如下选择:成型温度为230 290;注射压力为70140MPa。上述工艺参数 在试模时可作适当调整。2.4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l分型面选择l确定型腔的排

6、列方式 该塑件为机内骨架,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但在绕线的过程中上端面与工人手 指接触较多,因此上端面最好自然形成圆角;且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形状比较简 单与规范,故选择如图所示的水平分型面。拟采用一模两件,考虑浇注系统、模具结构的复杂成程度等因素,拟采用如图 所示的型腔排列方式,其最大优点是便于设置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其缺点是熔 料进入型腔后到另一端的料流长度较长,但因本塑件较小,故成型时没有太大 的影响。图2图3l主流道设计 根据设计手册查得XS-Z-60型注射机喷嘴的有关尺寸为喷嘴 前端孔径d14mm;喷嘴前端球面半径SR112mm。l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SRSR1+(12)mm及d=d1+(0

7、.51)mm,取主流道 球面半径 SR13mm,小端直径d4.5mm。l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拨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为13, 经换算得主流道大端直径 D=8.5mm。为了使熔料顺利进入分流道,可在主 流道出料端设计半径 r =5 mm的圆弧过渡。l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应根据塑件的体积、壁厚、形状的复 杂程度、注射速率、分流道长度因素来确定。本塑件的形状不算太复杂, 熔料填充型腔比较容易。根据型腔的排列方式可知分流道的长度较短,为 了便于加工起见,选用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分流道,取R4 mm。l浇口设计 根据塑件的成型要求及型腔的排列方式,选用侧浇口较为理想 。设计时考虑选择

8、从壁厚为1.3mm处进料,料由厚处往薄处流,而且在模 具结构采用取镶拼式型芯,有利于填充、排气。故采用截面为矩形的侧浇 口,初选尺寸为1 0.8 0.6mm(blh),试模时修正。l(3)浇注系统设计l本例的塑件侧壁有一对小凹槽和小凸台,它们均垂直于脱模方向, 阻碍成型后塑件从模具脱出。因此成型小凹槽台的零件必须做成活 动的型芯,即须设置抽芯机构。本模具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l确定抽芯距 抽芯距一般应大于成型孔(或凸台)的深度,本例中塑 件小孔壁厚、小凸台高度相等,均为: (1412.1)2=0.95(mm)l另加35mm的抽芯安全系数,可取抽芯距S抽4.9mm。l确定斜导柱倾角 斜导柱的倾角是

9、斜抽芯机构的主要技术参数之一 ,它与抽拔力以及抽芯距有直接关系,般取=1520,本例中 选取20。l确定斜导柱的尺寸 斜导柱的直径取决于抽拨力及其倾斜角度,可 按设计资料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本例采用经验估值,取斜导柱的 直径d=14mm。斜导柱的长度根据抽芯距、固定端模板的厚度、斜 销直径及斜角大小确定(参见斜导柱长度计算公式)。l(4)抽芯机构设计l由于定模板座和上凸模固定板尺寸尚不确定,初定25mm, D=20mm,计算后,取L55mm。如果以后,有变化,则再修正L 的长度。l滑块与导槽设计 l滑块与侧型芯(孔)的连接方式 本例中侧向抽芯机构主要是用于成型 零件的侧向孔和侧向凸台,由于侧向

10、孔和侧向凸台的尺寸较小,考 虑到型芯强度和装配问题,采用组合式结构。型芯与滑块的连接采 用镶嵌方式。l滑块的导滑方式 本例中为使模具结构紧凑,降低模具装配复杂程 度,拟采用整体式滑块和整体导向槽的形式。为提高滑块的导向精 度,装配时可对导向槽或滑块采用配磨、配研的装配方法。l滑块的导滑长度和定位装置 本例中由于侧芯距较短,故导滑长度 只要符合滑块在开模时的定位要求即可。滑块的定位装置采用弹簧 与台阶的组合形式。图4 电流线圈架注射模1一浇口套 2一上凹 模镶块 3一定模座板 4一 导柱 5一上固定板 6一导 套 7一下固定板8一推杆 9一支承板 10一复位杆 11一推杆固 定板 12一推板 1

11、3一动模 座板14、16、25一螺钉 15一销钉 l7一型芯 18一 下凹模镶块 19一型芯 20 一楔紧块 21一斜销 22一侧抽芯 滑块 23一限位挡块 24一 弹簧 26一整块 27、28一 侧型芯 l凹模结构设计 本例中模具采用一模二件的结构形式,考虑加工的难易程 度和材料的价值利用等因素,凹模拟采用镶嵌式结构,见图4,图4中件18 上的二对凹槽用于安放侧型芯。根据本例分流道与浇口的设计要求,分流 道和浇口均设在凹模镶块上。l凸模结构设计 凸模主要是与凹模结合构成模具的型座腔,其凸模和侧型 芯的结构形式见图4。l下凹模镶块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下凹模镶块型腔为组合式矩形型腔,根据 组合式矩

12、形侧壁厚度计算公式l l 取p=40MPa(选定值);b=12mm;l=16.95mm;H1=121.3=10.7mm; H=H1+h=35.7mm;160MPa(底板材料选定为45钢)。代人公式计算得 :S强=3.28mm。 l考虑到下模镶块还需安放侧型芯机构,故取下凹模镶块的外形尺寸为 80X50mm。l(5)成型零件结构设计l查塑料模架手册,选用标准模架周界为180250的A2 型模架。l(6)标准模架的选择2.5 模具设计计算l本例中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时均采用平均法计算。查表得增 强聚丙烯的收缩率为Smin=0.4,Smax=0.8,故平均收缩为 Scp(0.4+0.8)20.6,考

13、虑到工厂模具制造的现有条 件,模具制造公差取z3。l型腔和型芯工作尺寸计算。l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计算l下凹模镶块底板厚度计算 根据组合式型腔底板厚度计算公 式 l取:p=40MPa;b=13.83mm;l90mm(初选值); B=190mm(根据模具初选外形尺寸确定);160MPa(底板 材料选定为45钢)。得:h强=10.5(mm)。l考虑模具的整体结构协调,取h25mm。l上凹模型腔侧壁厚的确定 上凹模镶块型腔为矩形整体式型腔 ,根据矩形整体式型腔侧壁厚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由于型腔 高度a1.26mm很小,因而所需的h值也较小,故在此不作计 算,而是根据下凹模镶块的外型尺寸来确定。上凹

14、模镶块的结 构及尺寸如图5所示。图5 上凹模镶块的结构及尺寸2.6 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计算l本塑件在注射成型时不要求有太高的模温,因而在模具上可 不设加热系统。是否需要冷却系统可作如下设计计算。设定 模具平均工作温度为40,用常温20的水作为模具冷却介 质,其出口温度为30,单位时间注射质量m=0.26Kg/h。l查表得聚丙烯单位时间放出热焓量q=59X104Jkg。l冷却水的体积流量qV计算公式如下:l由上述计算可知,因为模具每分钟所需的冷却水体积流量较 小,故可不设冷却系统,依靠空冷的方式冷却模具即可。2.7 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l根据支承与固定零件设计中提供的经验数据确定,定模座板 :H

15、125mm;上固定板:H225mm;下固定板:H3 40mm;支承板:H425mm;动模座板:H525mm;根 据推出行程和推出机构的结构尺寸确定垫块:H650mm。 因而模具的闭合高度l HH1+H2+H3+H4+H5+H625+25+40+25+50+25 190(mm)2.8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l本模具的外形尺寸为280l90l90mm。XS-Z-60型注射机模板最 大安装尺寸为350mm280mm,故能满足模具的安装要求l由上述的计算模具的闭合高度H=190mm,XS-Z-60型注射机所 允许模具的最小厚度lHmin=70mm,最大厚度Hmax=200 mm,即模具满足HminHHmax 的安装条件。l经查资料XS-Z-60型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S=180 mm,满足出 件要求。l SHl+H2+(510)=10+12+10=32(mm)l此外,由于侧分抽芯距较短,不会过大增加开模距离,注射机的 开模行程足够。l经验证,XS-Z-60型注射机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故可采用。2.9 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工作图l模具总装图如图4所示,零件图如图5和图6所示。图6 下固定板零件图小结l主要讲解了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的结 构特点、注射模设计的基本知识、模架的 国家标准及选用方法以及注射模与注射机 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实例,介绍了注射 模典型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