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95081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及其撰写主讲: 丁永章 D在兴塔中学和海棠小学科研专题培训班上的讲座序 言 人天生是故事的叙说者,教师更是讲故事的行家 。一个故事通过生活而得以创造、叙说、修改和 再叙说。我们通过我们所说的故事了解和发现自 己,并把自己向他人展示。一位教师的话 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听到中国数以万计的平凡人物 的声音,尤其是学生、家长以及普通教师的声音 ,让我们透过他们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一位关心教育的领导 案例的基本涵义 案例(教学叙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 体现象( 教学事件)的客观描述( 关键 问题)。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 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点评(教学理 念)。 所以,一个好的

2、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 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叙事举例 这学期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我严肃地建议学生 不要迟到。宁可不来上课,也不要迟到,迟到是 可耻行为。我向学生保证,作为老师,我会做到 不迟到。 当时有学生问:“如果你迟到了,怎么办?” 我保证说:“我不会迟到的。”学生追问:“如 果万一迟到了呢?” 教室里的学生都看着我,有学生在笑。我再次保证说:“那我会正式地向诸位道歉,并自我惩罚 。” “惩罚什么呢?” 我犹豫了一下说:“给大家唱一支歌。”叙事举例 学生对这个办法好像比较满意。第二天上课时, 学生果然很准时,不少学生提前进了教室。那天 我倒感到有些紧张,因为我进教室时有一位男生 小声说

3、,“老师迟到了。”当时我没有理会他, 从教师休息室走到上课的教室大约需要20秒钟的 时间,我认为这不应该算迟到。 不过,那位学生的话似乎有道理。我开始调整我 的“进教室”的习惯。我有时在上课前1分钟进教 室,宁可我等候学生,也不要让学生等候我。有 时,我会在上课铃声响后尽可能加快脚步,以最 快的速度赶到教室。 这个班的学生很可爱。案例研究的现状 1.教师的主观色彩太浓 2.叙述过于繁详(变成课堂实录) 3.描述平谈(无新意、平铺直叙、 缺乏写作技巧) 4.案例缺乏典型性 5.重叙事轻分析(反思) 6.案例要素残缺、结构混乱故事要有所选择 一个故事是否可读,关键是这个故事本身是否包含某种“情节”

4、;但只有“情节”却不能构成故事,真正能够引人共鸣的故事总得有令人共鸣的“道理”,此称之为“主题”或“结构”。案例的基本特点 1.客观性 2.典型性 3.故事性 4.解惑性 5.研究性 6.问题性 7.时效性 8.灵活性案例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案例文本要素 标题:新颖、准确、明确、具体形象 、 朴实无华、简洁生动 背景:需要向读者交代的有关情况 主题:案例想要说明的问题和中心 细节:有助于说明主题的材料 结果:教育措施的效果及反映 评析: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先叙后议夹叙夹议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框注:图片

5、、表格、数据、引用、注解 恰当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增强可读性,更 好地反映主题。表达方式与人称案例的结构 1.完整结构 背景主题细节(情境描述)结果(问 题讨论)评析(诠释与研究)。 2.变式结构 背景描述分析; 案例过程(描述)案例反思(分析); 案例问题分析; 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讨论反思研究 。 注意:细节(情境)与反思(评析)是不可少的教学案例的写作建议 “教学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 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每个“教学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 过程中出现了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了某种意 外的“教学冲突”。由于是对具

6、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它 必须相应地显示出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既不同于教学 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 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每个教学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体现“ 有效教学”的相关教学理念,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 可以反映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 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 种教学遗憾。教学案例的写作建议 教学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 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 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也可由第三人称描述。 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尽可能地“描写”教师

7、自己在教 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这使教学事件的叙述常常 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 ”、“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 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 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论、个人教育信仰“附着”、 “涂抹”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它促使教师在“反思 ”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或转换自己的个人教育理论 以及个人教育信仰。 另外,一份完整的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 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被提交 出来讨论的问题,但它与理论研究中的“主题”的不同之 处在于:教学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 产生,是从“实事”中“求是

8、”,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 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教学案例的写作建议 教学叙事一般由背景的描述、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三个部 分组成。 教学反思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备课的反思、对课堂教学过程 的反思、课后的反思三个方面: 第一,备课时是否遇到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 么这样调整,教师也可以反思是否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某 种估计,其目的主要在于显现教师的“内隐理论”。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即 在备课中和教案中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是怎样及时地处理 这些问题、利用这些问题作为课程资源的。其目的在于提 出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倾听学生”或在多大程度上关注教 学

9、中“人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与知识需要。 第三,下课后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其目 的在于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而形成 教师的“自我意识”。 案例撰写中的注意点 1.要充分体现独特文体的风格和规范要求 2.要充分注意正视自己所具有的一些偏见 3.要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情感把握事件本质教育教学案例范式举例 1.两难 2.困惑 3.经验 4.改革 5.失误 6.机智 7.卓越 8.呵护案例1:一个诚实与集体主义的两难问题讨论 教例:凳子事件 分析: (一)动机论 以良好的动机为出发点, 认为责任、义务和原则是比行为的后果更 重要。 (二)结果论 以行为的结果作为判断行 为是

10、否道德的依据,正确的行为是使善最 大化。怎样处理凳子事件? (一、动机论) 如果默许,那么: (1)违背了做人要“诚实”的道德准则 (2)违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点 如果批评,那么: (1)同学们将因诚实而带来不利,他人 却因不诚实而获利,老师能否说服同学? (2)是否从另一方面纵容了其它班级同 学的不诚实?如何教育其它班的同学?怎样处理凳子事件? (二、结果论) 如果赞同,那么: (1)是对同学们表现的集体主义的肯定 。 (2)有可能教训了偷拿别人凳子的人。 存在的困难: (1)怎样判断使“善”最大化? (2)强调追求好的结果,会促使不择手 段,从而产生了“恶”。怎样处理凳子事件? (动

11、机和结果相结合) 王老师也许可以这样做:让同学将凳子还回去 ,组织讨论什么是真正的集体主义,如何才是 维护集体利益的正确行为;为了防止凳子再次 被盗,可以让校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教育,制 止这种行为的发生;为了避免以后的损失,在 班上实行凳子责任制,并让他们理解,这一次 自己受到了一点损失,正是为了不让偷拿凳子 行为继续下去,既是出于好的动机,又可以达 到良好的目的。案例2:老师,我又忘了! 早上,课代表交来了作业本说:“夏回家作业没做” 。我叫来夏,问他:“你怎么没做作业”?他说:“ 老师,我忘记做了,以后一定做。”第二天,课代表又告 诉我他没有完成作业。我很生气,又把他叫来教育了一顿 :“你

12、昨天不是对老师保证了今天交作业的,怎么又没做 ?”他低着头不说话,于是,我打电话询问他在家里的表 现,他父亲说:“我昨天问他的,他说作业都完成了,还 说老师说他在校的表现很好,老师经常表扬他。”我听了 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向他父亲那里告了他的状,还狠狠地 批评了他,并要求他明天的作业一定要完成。夏再一 次恳求地说:“老师,今天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地完成作业 。”谁知,第三天早上他的作业依然没有完成。我不禁引 起了深深地沉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老师,是家长 ,是学生,还是其它的因素案例3 :走神 【背景】教室里热闹极了,年级的语文课上 ,学生以四人一组的方式在讨论。 【情境】 “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

13、的形式讨论刚才 的问题。” 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孩子们立刻 围成四人学习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你 一言我一语的,气氛十分热烈。惟独A学生一个人 游离在小组之外,呆呆地想着什么,为了不影响 学生们的情绪,我轻轻地走过去提醒他。接着, 我请学生们互相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大家纷纷 举手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时,我)发现A学生目光 还是有些定定的。走神 “A学生,你来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A学生站起来有些不知所措,愣愣地看着我,什么 也没有说。 “唏!”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发出了一阵窃笑声 。 我定了定神,对同学们说:“刚才, A学生听得 很认真,象老师一样都入神了。我建议等他想

14、想 后再告诉大家,好吗?”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只见A学生轻轻 地点了点头,慢慢地坐了下去,专注地听着大家 的发言,从他脸上的表情,我看出他已经融合到 大家中来了。5分钟后,一只小手慢慢地举了起来 走神 【反思】 干预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时,教师的 干预是必要的。于是,教师采用了轻轻地走过去 提醒A学生的方法,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但对这个孩子来说效果还是不明显。 暗示在暗示中,不能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要 请注意运用比较高明的策略。于是,教师就用提 问的方式,再一次触动学生的心灵,5分钟以后就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夜深人静,我还不停地在键盘上轻轻地敲着,此 时此刻,我感到由衷的

15、高兴,因为我今天的做法 也许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案例4:蝴蝶“上学堂” 有一次正在上课,发现教室北面靠窗有好几个学生 心不在焉。顺着他们的视线,我看见玻璃窗上有一 只硕大的蝴蝶正煽动着翅膀。我心想:怪不得,是 这小家伙打扰了我们上课。那时,我心里闪现好几 种处理方法:一是趁大部分学生还没发现,用老师 的威严把那几个开小差的孩子拉回来,以保证教学 进度。二是走过去,把蝴蝶赶出窗外,一了百了。 三是既然学生已产生兴趣,不如创设这个情境,让 他们好好观察一下吧!于是我故作惊讶大喊一声: “大家快看呀,窗子上有一只蝴蝶!”一石激起千 层浪。学生们一拥而上,挤到了窗边,有说有笑, 不亦乐乎。后来一位学生建议放飞蝴蝶,蝴蝶又在 大家的注目中离开了课堂。蝴蝶“上学堂” 短短5分钟,满足了孩子的愿望,接下来的课上得 很有秩序。午会课上,我们以蝴蝶为主题进行了讨 论。不管是关于蝴蝶的色彩,还是当时的情景,大 家说得头头是道。后来很多同学写出了精彩的日记 : 上午,我们正在上课,忽然老师对我们说:“大家 看,一只黑中带绿的蝴蝶,多美呀!”看着它,大 家都在想一个问题,它在干什么?A同学走近一看 ,原来它是想出去。他一看这情景,连忙把窗关了 。老师说:“让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