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92421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论文 谈课前调研谈课前调研 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小论文 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 朱红燕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上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阐述的这一特性告诉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生活,才能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交互,才能凸显教育的实效性。这就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根

2、据教学内容对教育对象进行课前调研,不失为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措施。课前调查的方式很多,比如: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但是,真正能够为教学服务的还不只是课前调研本身,而是对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下面就几个课例,把自己对调研分析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对访谈结果的分析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意义;制定规则、践行规则,增强守规的自觉性。课前,我对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就“学生遵守校规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班主任反映,班里大致有七成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则,其中能自觉遵守的仅占三成,无论老师在与不在,这些孩子都能够按照学校的规则去做,自觉性是比较强的。其余的孩子在老师面前表现得规规矩

3、矩,当老师转身写板书或与家长谈话的时候,会管不住自己偷偷说话或者低头玩东西,课间也是趁老师不注意就追跑、打闹,自觉性稍差一些。而剩下 30不能遵守规则的孩子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学校的要求好像根本与他们无关。入学仅两年多的时间里,本班学生因不守规则而发生的身体损伤、流血等后果较严重事件就有二、三起,而这样的严重事件也是发生在这些不能遵守规则的孩子身上的。在和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我也看到,老师在身边的时候,学生很少有违反规则的现象发生,但是没有老师的时候,孩子们就很容易做出违反规则的事情来。分析其原因: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来看,他们既爱说又爱动;心理特点表现为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

4、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他们很少能顾及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动。这就不难发现,学生的违规现象往往是无心犯错,是他们对规则的意义不理解导致的。我们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和感悟遵守规则是大家的需要,与个人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二、对学生问卷的分析规则在哪里一课是“规则”这一单元的起始课,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则。那么,孩子们对于规则地了解到底有多少呢?我在试讲班级做了如下前测:请写出三条你知道的规则。结果分析:(1)在所写的三条规则中,至少包括一条学校规则的有 31 人,占总人数的 86.1%

5、(2)在涉及公共场所规则的 26 名学生中,有17 名学生写到了有关“红灯停、绿灯行” ,占 65.4%。通过这一反馈,说明在孩子们的心中,对于学校规则的认识是最熟悉。对于其他场所的规则,还是以经历最多、标志最为明显的能够记得清楚。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找规则”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各种规则。三、对家长调查的分析在讲授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时,我在准备授课班级的家长中做了课前调研,并请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表达对孩子的希望或感情。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我发现了一、两封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件,内容深切感人。信件中所讲述的事情对于学生并不陌生,而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父

6、母无限的关爱,学生可能从没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过。我将信件作为引发孩子思考的典型事例呈现在课堂上,使孩子了解父母的情感,从而受到触动和教育。总之,教师课前调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心需求、愿望或困惑,就掌握了“学情”的第一手资料。而只有据此进行更加有效的整理和分析,才可以有效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小论文 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 朱红燕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7、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上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阐述的这一特性告诉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生活,才能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交互,才能凸显教育的实效性。这就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教育对象进行课前调研,不失为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措施。课前调查的方式很多,比如: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但是,真正能够为教学服务的还不只是课前调研本身,而是对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下面就几个课例,把自己对调研分析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对访谈结果的分析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意义;制定规则、践行规则,增强守规的自觉

8、性。课前,我对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就“学生遵守校规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班主任反映,班里大致有七成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则,其中能自觉遵守的仅占三成,无论老师在与不在,这些孩子都能够按照学校的规则去做,自觉性是比较强的。其余的孩子在老师面前表现得规规矩矩,当老师转身写板书或与家长谈话的时候,会管不住自己偷偷说话或者低头玩东西,课间也是趁老师不注意就追跑、打闹,自觉性稍差一些。而剩下 30不能遵守规则的孩子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学校的要求好像根本与他们无关。入学仅两年多的时间里,本班学生因不守规则而发生的身体损伤、流血等后果较严重事件就有二、三起,而这样的严重事件也是发生在这些不能遵守规则的孩子身上的

9、。在和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我也看到,老师在身边的时候,学生很少有违反规则的现象发生,但是没有老师的时候,孩子们就很容易做出违反规则的事情来。分析其原因: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来看,他们既爱说又爱动;心理特点表现为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他们很少能顾及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动。这就不难发现,学生的违规现象往往是无心犯错,是他们对规则的意义不理解导致的。我们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和感悟遵守规则是大家的需要,与个人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二、对学生问卷的分析规则在哪里一课是“规则”这一单元的起始

10、课,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则。那么,孩子们对于规则地了解到底有多少呢?我在试讲班级做了如下前测:请写出三条你知道的规则。结果分析:(1)在所写的三条规则中,至少包括一条学校规则的有 31 人,占总人数的 86.1%(2)在涉及公共场所规则的 26 名学生中,有17 名学生写到了有关“红灯停、绿灯行” ,占 65.4%。通过这一反馈,说明在孩子们的心中,对于学校规则的认识是最熟悉。对于其他场所的规则,还是以经历最多、标志最为明显的能够记得清楚。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找规则”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各种规则。三、对家长调查的分析在讲授

11、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时,我在准备授课班级的家长中做了课前调研,并请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表达对孩子的希望或感情。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我发现了一、两封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件,内容深切感人。信件中所讲述的事情对于学生并不陌生,而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父母无限的关爱,学生可能从没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过。我将信件作为引发孩子思考的典型事例呈现在课堂上,使孩子了解父母的情感,从而受到触动和教育。总之,教师课前调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心需求、愿望或困惑,就掌握了“学情”的第一手资料。而只有据此进行更加有效的整理和分析,才可以有效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小论

12、文 谈课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 朱红燕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上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阐述的这一特性告诉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生活,才能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交互,才能凸显教育的实效性。这就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教育对象进行课前调研,不失为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措施。课前调查的方式很多,比如:问卷调查、访谈调

13、查等。但是,真正能够为教学服务的还不只是课前调研本身,而是对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下面就几个课例,把自己对调研分析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对访谈结果的分析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意义;制定规则、践行规则,增强守规的自觉性。课前,我对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就“学生遵守校规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班主任反映,班里大致有七成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则,其中能自觉遵守的仅占三成,无论老师在与不在,这些孩子都能够按照学校的规则去做,自觉性是比较强的。其余的孩子在老师面前表现得规规矩矩,当老师转身写板书或与家长谈话的时候,会管不住自己偷偷说话或者低头玩东西,课间也是趁老师不注意就追跑、

14、打闹,自觉性稍差一些。而剩下 30不能遵守规则的孩子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学校的要求好像根本与他们无关。入学仅两年多的时间里,本班学生因不守规则而发生的身体损伤、流血等后果较严重事件就有二、三起,而这样的严重事件也是发生在这些不能遵守规则的孩子身上的。在和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我也看到,老师在身边的时候,学生很少有违反规则的现象发生,但是没有老师的时候,孩子们就很容易做出违反规则的事情来。分析其原因: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来看,他们既爱说又爱动;心理特点表现为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他们很少能顾及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意

15、愿去行动。这就不难发现,学生的违规现象往往是无心犯错,是他们对规则的意义不理解导致的。我们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和感悟遵守规则是大家的需要,与个人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二、对学生问卷的分析规则在哪里一课是“规则”这一单元的起始课,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则。那么,孩子们对于规则地了解到底有多少呢?我在试讲班级做了如下前测:请写出三条你知道的规则。结果分析:(1)在所写的三条规则中,至少包括一条学校规则的有 31 人,占总人数的 86.1%(2)在涉及公共场所规则的 26 名学生中,有17 名学生写到了有关“红灯停、绿灯行” ,占 65.4%

16、。通过这一反馈,说明在孩子们的心中,对于学校规则的认识是最熟悉。对于其他场所的规则,还是以经历最多、标志最为明显的能够记得清楚。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找规则”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各种规则。三、对家长调查的分析在讲授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时,我在准备授课班级的家长中做了课前调研,并请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表达对孩子的希望或感情。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我发现了一、两封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件,内容深切感人。信件中所讲述的事情对于学生并不陌生,而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父母无限的关爱,学生可能从没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过。我将信件作为引发孩子思考的典型事例呈现在课堂上,使孩子了解父母的情感,从而受到触动和教育。总之,教师课前调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心需求、愿望或困惑,就掌握了“学情”的第一手资料。而只有据此进行更加有效的整理和分析,才可以有效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