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PPT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85548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PPT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城市地理学PPT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城市地理学PPT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城市地理学PPT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城市地理学PPT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PPT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PPT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城市化数据纵览 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 偏低。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发 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 为37%,我国城镇总人口虽已增加到了3.89 亿,但城市化水平只有30.9%。 我国目前已有设市城市667个,其中, 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7个,50万至 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1个,20万至50万人 口的中等城市216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 城市363个,另外还有19000个建制镇。 城市化数据纵览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和人均GNP增

2、长的幅度,根据有关专家计算, 提出了以下数据:在城市化水平达到30% 左右时,工业劳动人口的比重指数和城市 人口比重指数的比例关系是:发达国家为 2:3,发展中国家为1:3,我国只有1: 0.8。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比例推算, 199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应当达到43%。这 说明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约15%-17%。 城市化数据纵览有的专家根据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水 平标准推算也指出,我国城市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的比重应该达到50%以上。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化的 步伐。目前各方面大体上认可的城市化发 展的目标应当是:2010年城市化水平应当 达到45%;2020年城市化水平应当达到50% ;

3、2050年城市化水平应当达到60%-70%, 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数据纵览在我国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 带动下,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将进 入加速发展时期。1997年,我国城市 化水平为 30%左右,进入国际公认的 加速发展时期(30%-70%)。2003年 ,已达40%。 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 将达到6.3亿元左右,城市化水平将 达到45%;2020年,城市化发展水平 将达到58%左右。 我国部分省市城市化水平:深圳:78%; 北京:72%;上海:68%;南京:60%;温 州:50%;辽宁:50%;吉林:50%;成都 :45%;黑龙江:43%;浙江:37.5%;山 东:

4、36%;郑州:34.2%。 城市化数据纵览按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计算,去年广东省城 市化水平达31.6,比1996年提高了12个 百分点;按“五普”统计,全省城市化水 平已达55.0,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统计提高了40个百分点。 城市化数据纵览各市城市化水平及排序(前十名)城市按户籍人口排序按五普人口排序深圳82.4192.51广州72.0283.83珠海69.9385.52佛山43.9475.14江门37.7547.111韶关35.6651.110汕头34.1767.05清远32.6832.619中山31.7960.86惠州31.51051.79导读问题城市化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城市化

5、 ?城市化有终极的目标水平吗?城市化水平是如何计算的?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城市化有那些基本类型?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主要提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规范,城市 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转为城 市的过程。 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认为城市 化是地区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 的转换的过程。 地理学的解释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注重经济、 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 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除包 括人口与经济的集中与转换外,城 市化更是一

6、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 区域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 扩大两方面。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弗里德曼的解释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edmann)将城 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和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城市化: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 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 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 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 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 上的过程。 城市化含义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

7、提高的过程。城市化定义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 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 一过程使区域城市数量增多,非农 活动规模扩大,城市文化扩散,城 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 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 提高。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正统城市化类型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 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 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 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 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 只有城市文化的 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 的地域

8、集中。 乡村城镇化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由于职业变化和经济来源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向非农业活动,生活方式逐步 向城市型转化,并享受城市型公共设 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 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的变化过程。 龙城广场问题讨论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 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 化,算不算城市化? 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 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结果赋于过程中。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

9、提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 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 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 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 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1981年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 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人均GNP水平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高产业结构层次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高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关联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特点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

10、力,城市化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随经济增长呈拉平的 “S”型曲线提高。 城市化水平达到50%,基本实现了城市化;75%,人口城市化已完成。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往往与这个国家最大城市的规模和实力相对应。 工业与城市布局存在空间匹配关系。 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的匹配关系大都市区工业布局形态城市布局形态工业点城镇工业区中小城市工业枢纽中心城市工业地区工业地带巨大城市带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推拉因模式是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城市化动力的一种模式。发 达国家在工业化中,由于城市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 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 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

11、发展中国 家,由于乡村破产使乡村人口大量 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 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马卜贡杰(Mabogunje)模式(1970)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 于移民本身,而且,更为重 要的是在于农村和城市的控 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 文化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 制移民数量的机制。 组织、家庭、家族寻找住房和职业适应农村调节城市调节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代表人物:英国的哈维(D.Harvey)、美国的卡斯特尔斯(M.Castells) 新马克思主义者学派 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研究应 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入 手,只有这样才能揭露

12、资本主义 社会城市化的本质及所产生的城 市问题的根源。 资本“三次循环”的概 念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生产 价值与剩 余价值 奢侈消费 工资货物 固定资本投资消费资金 生产性建成环境 生产过程 消费过程 消费性建成环境 科研和技术各种社会消费资本再生产与剩余资本资本资本城市建成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 头、工厂、仓库、下水道、公共建筑、住 宅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 。建成环境是一个总的一般性的概念 ,它具有长期存在、难以变动、空间 上不可移动、需要大量投资等属性。 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实现资本两次 循环间的流动。 政治经济学城市化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城市化

13、的机制(1)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 果,通过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反映 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 (2)在绝大多数国家,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用投资 等指标计算,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3)若干发达国家已完成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当前正处在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 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 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 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 市规模。对于城市内的个别企业和消费者来说, 这种经济和不经济均属外

14、部经济,而外部 经济效果是通过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对 于个别企业而言,外部的规模经济可分为 两个层次来考虑,第一级层次为区域经济 ,第二级层次为城市经济。 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成 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 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 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 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 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 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 地步。无疑,规模经济的原则会影响城市 各个企业以至整个城市的生产规模、就业 人数、人口规模,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一、城市化的类型 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15、城市化的类型(P57-59)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1.向心型与离心型2.外延型与飞地型3.景观型与职能型4.积极型和消极型5.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向心型与离心型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向心型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 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 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 ,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过程,也 称集中型城市化。 离心型城市化 城市设施和部门自 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的过程, 也称扩散型城市化。 外延型与飞地型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外延型城市化 在城市的离心扩展 ,中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 渐次地向外推进的过程。飞地型城市化 在城市扩展推进过 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

16、建成区断开 ,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 城市化方式。景观型与职能型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景观型城市化 是传统的城市化表 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 域空间的过程。也称直接城市化。 职能型城市化 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 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表现地域 进化的潜在意识,不直接创造密集的 市区景观,也称间接城市化。 积极型和消极型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之为积极型城市化。反之,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为 消极型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 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 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 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 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 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 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 地的空间转化。 城市化的类型比较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