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源”无“水”_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85501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源”无“水”_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源”无“水”_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源”无“水”_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源”无“水”_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源”无“水”_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源”无“水”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源”无“水”_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儿童写作为何有 “源源”无无“水水”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可问题是“源头” (生活)每个儿童都有,为什么“溪水”就没有了?在儿童的作文里“生活”到哪里去了?这是让许多老师涤感困惑的问题。 俗话说“开源引流” ,这说明有源头,不一定就有流水。 “源头”要经过开挖,方能把“水”引出来。如此看来,教师的作文指导,全在“引”的功夫上。这个“引” ,一头连着源头(儿童的生活) ,一头连着溪水(儿童的习作能力) 。 “引”是从生活体验到书面表达的转化。

2、如“引”得不到家, “源头”里自然就流不出“溪水”来了。那么,教师该如何“开源引流” ,让每条小溪都能涓流不止 一、搭建课堂直接生活材料库,让儿童现场实践“开源引流” 儿童作文原来就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只是学生不知道这就是作文的“溪水” ,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开源引流,做到常“引”常“新” ,这才能让学生对身边的生活有一双观察的“火眼金睛” 。观察,教师一定要现场指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纠正观察的不足及语言组织的缺陷,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培养他们养成仔细观察、捕捉生活素材、及时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儿童积累素材的能力。 一次班队课上进行快乐阅

3、读比赛,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到了展示成果的时候了,从“鼓励奖”到“优秀奖”再到大家都期待的“智多星奖” 。当我每一次报出获奖名单时,都有孩子发出“哇、哇”的叫声,当报到“智多星奖”时,班级里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于是我当机立断马上进行作文训练:“你们那么喜欢智多星奖,现在我们在课堂上仔细地看看你的同学,你觉得平时同学的表现那些人才可以称得上是智多星呢?”教室里一阵静默,不一会儿,有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了,我看许多孩子已经捕捉到了素材,就趁热打铁:“把你想到的都大胆告诉我们吧,但在你说的时候还要告诉我们在你心目中这个智多星的外貌特点,利用几分钟好好观察,看谁称得上是观察的智多星 ”

4、?于是几分钟后 生 1:我们班的智多星可多了,诸迪洋、谢思怡、赵冰莹、钟敏宜但是最聪明、最勤奋、助人为乐的就要数钟敏宜了。 她长着一头短发,红红的小脸蛋可爱极了,还有那闪闪发光的眼睛,特别引人注目。 生 2:在班里我有一个好伙伴,她叫徐雨婷,是班里出了名的智多星。 她胖嘟嘟的身子,黑黑的皮肤,经常梳着长辫子,一双大眼睛好像两颗黑黑的宝石。鼻梁挺挺的,她那爱说话的小小嘴巴里有两颗可爱的大门牙,只要一笑起来就先露出两个小酒窝,可惹人喜爱了! 生 3:班里的智多星我觉得就是许亦雯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叫她许许。 她是个既可爱又聪明,很惹人喜欢的女孩子,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樱桃般的

5、小嘴,瘦瘦高高的身体,每天都梳着小辫子。她做起事来可认真啦 看来,课堂的写作生活非常重要,经过老师适时的引导,能让学生在课堂上 “动”起来,不仅从生活的源头引来了溪水,而且明白了怎么去开源引流,敏捷地捕捉写作素材。 二、开发课余生活多彩材料库,让儿童拓展“开源引流” 除了在课堂中挖掘源头外,还可以让儿童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扩大视野,开挖习作的源泉。 教师可以就平时课余生活中孩子们最多接触到、最容易引起感知的素材入手,多在日常教学中找机会读话引导。 学期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句话日记”的作业,让学生将每天的课余生活用一句话的形式记录下来,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写下当时的心得体会。半个学期过去了,我让

6、孩子们以课余生活小故事为题写下自己记忆最深的一些课余花絮。 如一位学生写了让座: 记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妈妈乘 5 路公交车回家。我一上车就找到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没多久看到一位阿姨抱个小宝宝也上车了,可是周围已经没位子了,我连忙说:“阿姨,您坐。 ”阿姨说:“谢谢。 ”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时我发现好多目光投向我,人们说:“现在很少看到小孩子给大人让座了,这真是个好孩子。 ”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可又挺不好意思,为什么大人会说现在很少看到孩子让座了呢? 有一个孩子写的是轮滑乐: 我有很多课余生活,有游泳、书法、轮滑我最爱的是轮滑。 我是从今年过年的时候开始学的,刚开始的时候只

7、会走路,就像老太太那样,摇摇晃晃的,有时还会摔跤。我多么希望自己也会像别的小朋友一样滑得很快又不会摔跤。 有一次,我穿着轮滑鞋到了楼下,看到我的小伙伴们正在速滑,他们滑得真好,就像一群小鸟,我羡慕极了,于是我也学了起来,滑到一半,我看见一块小石头,我来不及刹住,结果拌了个四脚朝天,引得他们哈哈大笑。我也笑了起来,可我没有放弃,几次下来,我忽然发现自己会滑了,真开心啊!自从学会了轮滑,一有空我就到楼下“飞”一会儿。现在的我还是姐姐的轮滑小老师,等她学会了,我俩可以进行比赛了。 三、季节转变的大自然,让儿童快乐感受“开源引流” 一年四季,自然循环,每个季节所带来的丰富多彩,无疑是我启发学生开源引流

8、的好材料,所以,在不同的季节,我都会带上学生去野外搞搞小队活动,同时在现场指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后,再让他们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使他们懂得怎样仔细观察、捕捉素材、认真思考、生动表达,从而提高儿童的习作能力。 如一位学生去农庄秋游后写下了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一群群大雁飞上天空, “嘎、嘎”,是告别秋天的话语。 听听,秋的声音,小鸟扇扇翅膀, “叽,叽”地叫,是找到了食物,打算喂小鸟了。 听听,一阵阵香味飘过田野,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欢声笑语,是来农庄的游客,忙着采摘。 听听,一只只蚂蚁在搬粮食, “嘿哟,嘿哟” ,为积蓄冬天的食粮而辛苦。 听听,秋的声音,

9、树枝摇来晃去, “唰唰” ,“唰唰” ,这是落叶和树枝的告别。 过中秋节是另一位学生写的: 九月十四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今年中秋节跟往年不一样,因为受台风影响晚上都没有见到月亮。可是每户人家还是都没忘记请月亮婆婆。 吃过晚饭外婆开始请月亮婆婆了。她把准备好的四盘水果、一盒月饼拿到阳台上请月亮婆婆出来。可是我们等了好长时间月亮婆婆也没来,我自言自语地说:“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月亮才出来呀?”话音刚落就下起雨来了,我们只有带着一点点不开心进屋了。 四、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让儿童从小直面世界“开源引流” “人是社会的动物” ,儿童当然也一样。我们能不能从小就引导孩子去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从中

10、获得丰富的感悟和真切的体验,这对他们如何去拥抱生活、积极地参与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关系十分重大。所以,为学生习作的开源引流,不可忘记这是重要的一块。 有现代媒体的传播,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十分开阔的。为此,我总是努力地在启发学生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小事。孩子们由于审视角度的不同,寻找的素材也会有不同的角度,常出新意 这是一位学生 XX 年写的国庆观阅兵仪式真棒: 光阴似箭,日历也穿上了“国庆装” 。今天10 月 1 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是我们伟大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60 年喜庆的好日子! 这时,天安门已是人山人海,乐声阵阵!一万多名学生持着红色的、黄色的鲜花,组成四个大字“祖

11、国万岁” 。但是最吸引我的是解放军叔叔的阅兵仪式!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在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爸爸说:“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妈妈说:“这也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报声,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脚步声! 我说:“长大以后我要当女兵,一定也要参加阅兵式!” 有一个孩子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要给汶川的人们画许多牢固的房子,让他们住得安心。 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要画许多钱给那些受灾的人们,让他们能买东西。 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要给汶川的孤儿画许多爸爸

12、妈妈,让他们拥有爸爸妈妈的温暖。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可问题是“源头” (生活)每个儿童都有,为什么“溪水”就没有了?在儿童的作文里“生活”到哪里去了?这是让许多老师涤感困惑的问题。 俗话说“开源引流” ,这说明有源头,不一定就有流水。 “源头”要经过开挖,方能把“水”引出来。如此看来,教师的作文指导,全在“引”的功夫上。这个“引” ,一头连着源头(儿童的生活) ,一头连着溪水(儿童的习作能力) 。 “引”是从生活体验到书面表达的转化。如“引”得不到家, “源头”里自然就流不出“溪水”来

13、了。那么,教师该如何“开源引流” ,让每条小溪都能涓流不止 一、搭建课堂直接生活材料库,让儿童现场实践“开源引流” 儿童作文原来就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只是学生不知道这就是作文的“溪水” ,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开源引流,做到常“引”常“新” ,这才能让学生对身边的生活有一双观察的“火眼金睛” 。观察,教师一定要现场指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纠正观察的不足及语言组织的缺陷,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培养他们养成仔细观察、捕捉生活素材、及时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儿童积累素材的能力。 一次班队课上进行快乐阅读比赛,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到了展示成果的时候

14、了,从“鼓励奖”到“优秀奖”再到大家都期待的“智多星奖” 。当我每一次报出获奖名单时,都有孩子发出“哇、哇”的叫声,当报到“智多星奖”时,班级里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于是我当机立断马上进行作文训练:“你们那么喜欢智多星奖,现在我们在课堂上仔细地看看你的同学,你觉得平时同学的表现那些人才可以称得上是智多星呢?”教室里一阵静默,不一会儿,有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了,我看许多孩子已经捕捉到了素材,就趁热打铁:“把你想到的都大胆告诉我们吧,但在你说的时候还要告诉我们在你心目中这个智多星的外貌特点,利用几分钟好好观察,看谁称得上是观察的智多星 ”?于是几分钟后 生 1:我们班的智多星可多了,诸迪洋

15、、谢思怡、赵冰莹、钟敏宜但是最聪明、最勤奋、助人为乐的就要数钟敏宜了。 她长着一头短发,红红的小脸蛋可爱极了,还有那闪闪发光的眼睛,特别引人注目。 生 2:在班里我有一个好伙伴,她叫徐雨婷,是班里出了名的智多星。 她胖嘟嘟的身子,黑黑的皮肤,经常梳着长辫子,一双大眼睛好像两颗黑黑的宝石。鼻梁挺挺的,她那爱说话的小小嘴巴里有两颗可爱的大门牙,只要一笑起来就先露出两个小酒窝,可惹人喜爱了! 生 3:班里的智多星我觉得就是许亦雯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叫她许许。 她是个既可爱又聪明,很惹人喜欢的女孩子,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樱桃般的小嘴,瘦瘦高高的身体,每天都梳着小辫子。她做起事来可

16、认真啦 看来,课堂的写作生活非常重要,经过老师适时的引导,能让学生在课堂上 “动”起来,不仅从生活的源头引来了溪水,而且明白了怎么去开源引流,敏捷地捕捉写作素材。 二、开发课余生活多彩材料库,让儿童拓展“开源引流” 除了在课堂中挖掘源头外,还可以让儿童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扩大视野,开挖习作的源泉。 教师可以就平时课余生活中孩子们最多接触到、最容易引起感知的素材入手,多在日常教学中找机会读话引导。 学期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句话日记”的作业,让学生将每天的课余生活用一句话的形式记录下来,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写下当时的心得体会。半个学期过去了,我让孩子们以课余生活小故事为题写下自己记忆最深的一些课余花絮。 如一位学生写了让座: 记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妈妈乘 5 路公交车回家。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