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8477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尔尼卡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的基本信息(作者、年代、尺寸等)以及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明白画面中每个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的非写实画风。2、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观察、讨论、思考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尝试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自己和交流自己想法的能力,体会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二、 教学重点:体会毕加索的创作语言。教学难点:理解立体派的画风和象征性的艺术手法。三、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演示法。四、 教学过程1、 课前展

2、示,显现才华回想以前认识的艺术大家,说出他们的国籍和主要代表作品,看看谁记得多。2、 创境激趣,确立目标在世界绘画史上,诞生了许多的大师,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不胜其数的优秀作品,也开创了风格迥异的流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其中的一种流派立体派。3、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自主浏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尝试理解作品的含义及画中各个形象的象征意义。时间:5 分钟左右。方法: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小组探究。要求: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够说出理由。4、 交流展示,精讲点拨(1) 多媒体展示格尔尼卡的全部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介绍毕加索的生平、主要作品等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毕加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幅画中

3、都有哪些形象?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毕加索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的主题?(象征手法)学生通过对课下搜集资料的分析、交流来理解作品。(2)格尔尼卡的象征意义教师介绍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北京,让学生尝试分析画面中各形象的象征意义。公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和法西斯的暴行。马:象征受苦受难的西班牙和西班牙人民。闪光的灯火: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躺在地上的战士:象征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象征着人民遭受的苦难。从楼上跳下来的人:象征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奔跑中的女子:象征法西斯滥杀无辜,使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宁。(3)作品表达的感情毕加索以剪贴画式的组合方式,用黑白灰三色,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怖,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4)立体主义的先河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追求破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支离破碎“的画面,以表达创作者内心的强烈的情感。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开创了立体主义的先河。多媒体展示其他立体主义的作品,体会它们的共同特点。5、 达标检测,拓展实践搜集与战争有关的绘画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反思战争的危害与残酷,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五、 课堂小结毕加索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不仅创造了立体主义绘画作品的先河,同时也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控诉。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表达心中的情感,含蓄而又激烈。六、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