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9075693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12-221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美丽的夜景也需要电02-12-222现代家庭生活离不开电,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安全用电呢?还 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安全 用电吧?第七节 电的安全使 用02-12-223问题:是否只要有电流通过 人体或人体两端,人就会 触电?02-12-224提问:触电是怎么一回事?提问:电流对人体的危险与哪些因素有关? 明确:电流对人体的危险主要与电流大小 、通电时间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等; 另外,有资料标明相同电压的交流电与直流 电、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明确: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 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02-12-225通过人体的电流人本感觉和反应

2、: 1mA开始有麻痹感 10mA有麻感,但可以摆脱 30mA剧痛感,神经麻痹,呼吸困难,生命危险 100mA开短时间内窒息,心跳停止不高于36V电压为安全电压02-12-226第七节 电的安全使用 一、安全电压 1、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时引起的伤害事故。 2、通过人体电流大小取决于外加电 压和人体电阻 3、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02-12-22702-12-228安全用电原则简称“二不”原则02-12-22902-12-2210零线火线双 相 触 电这样是安 全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单 相 触 电02-12-221102-12-2212二、触电事故的发生 1、家庭电路触电

3、: 人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而造成 2、高压触电: (1)高压电弧触电 (2)跨步电压触电02-12-221302-12-2214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1、你见过高压危险的标志没有 ? 2、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越 高,导体中的电流越大,所以危 险性增大。02-12-2215U高压电弧触电高压危险,请勿靠近高压危险,请勿靠近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高压跨步触电02-12-2216当然,在雷雨天,强大的电流也当然,在雷雨天,强大的电流也 会会-所以象所以象“ “室外天线室外天线” ”等一定等一定 要装设避雷装置,确保安全。要装设避雷装置,确保安全。雷击注意防雷02-12-2217触电原因 (水、潮湿、

4、破损)潮 湿线破损火 线露出水02-12-2218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 对人体而言,皮肤越干燥,电阻越大, 潮湿的皮肤电阻小,如果触电时是潮湿的 皮肤,通过的电流就会大一些,很危险的 。 另外,如果湿手接触时,水易流入电器 中,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 千万不能湿手触摸开关。02-12-2219触电急救触电急救 明确:人一定要救但必须保证自身的安全。这 三种方法行吗?三、人工呼吸 一、切 断电源二、用干燥 的木棒拨开这样可 不好我来救 你了!啊 !02-12-2220三、安全用电 1、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特别警惕:本来不应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应该绝

5、缘的物体导了电。 3、触电时的正确措施:切断电源02-12-2221安全用电小结安全用电小结一、对人体安全用电的电压是:不高于36V。二、触电的形式:“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触电”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四、触电的急救方法(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拨开、人 工呼吸)02-12-2222课堂训练训练 人体站在干燥的木梯上检修照明电路下列情 况不造成触电的是:?A、一手握紧火线,一手握零线B、一手握火线C、一手握火线,一手扶墙壁分析:一手握火线另一手握零线,电流形成回路;一手握墙壁,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墙壁也形成回路当然会触电02-12-2223课堂训练训练 提问:人体接触220V裸线触电,而鸟儿2脚站 在高压裸电线上却相安无事,这是为什么? A、鸟儿电阻小 B、鸟儿干燥不导电 C、鸟儿两只脚在同一根线上 D、鸟儿体积小分析:人和鸟都是导体,人站在地上和220V火线接触造成 触电事故,高压电线上的电压是指两根高压线之间或高压 线与地面之间的电压,鸟儿两只脚站在同一根高压线上且 靠很近,电压很小,故不触电02-12-2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