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弯处儿的回头》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6969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拐弯处儿的回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拐弯处儿的回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拐弯处儿的回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拐弯处儿的回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拐弯处儿的回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拐弯处儿的回头》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拐弯儿处的回头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2、课时:2 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标清自然段序号。(3)认读会认、会写的生字词,理解重点 词语的意思。二、教学课题拐弯儿处的回头一课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共二课时 。三、教材分析拐弯儿处的回头是一篇带有浓浓父子情的文章,它让学生感悟到父爱很平凡,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一句 话,一个眼神,只有引领学生潜心读文,用心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就能有个性化感悟,体会到父爱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角色表演法、情境教学法等。五、知识目标:主动认识 12 个生

2、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亲情。六、教学重、难点:1、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 爱的方式。2、学会书写 14 个生字。3、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 、“不约而同”等词语。2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和父爱有关的资料。八、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一把,但他关注的目光,其实 就是一种力量。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

3、亲。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师:(板书:拐弯儿处的回头)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的儿化音读得很准确。(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师:想现在就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那就快快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手中的文章吧,读完后想一想: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在概括时能尽量用上这些词语就更好了。(课件出示:划破、以为、说了几句、牢骚、回头、打动。)生:自由读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桌交流。师:谁想把你思考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生:(预设 达到的程度为: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被几个同学送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大发牢骚.

4、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儿处回头,果真,爸爸在一个拐弯处回头了,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师:你可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三)、再读课文,交流体验师:太好了,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相信接下来你们一定会学得更好。父亲这一回头,打 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3生:是!师:那就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划出使你感动的语句。好, 现在开始吧!生:按要求默读,划出令其感动的句子。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画完了,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感动?指名交流。引导学生读,之后 谈谈“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课件预设(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

5、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生一:读,之后谈感受。师: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生二:谈感受。师:把你的感受带到文字中,再读。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 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找到 “好象” 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 改成了看。师: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此处引导学生体会到 “

6、好象”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 “瞟“ 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亲爱的含蓄。同时指导朗读。(四)、联系实际,深入体会。4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 爱有千万种。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 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不易察觉,点滴之中露真情。你 认为这 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生:平凡含蓄、不易察觉。师: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 难感受得到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出为什么父亲的爱是不易察觉的吗?生:(略)

7、师: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齐读)“爸爸依然 ”引读。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师: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 临其境就更好了。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活动好吗?生;好。师: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生:我是弟弟。师?你们大家都是谁?我是谁?你们应该称呼我为?生:弟弟,爸爸,爸爸!师:真不错。这么快就进入角色了,那好,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课件出示要求:快快默读全文,想想爸爸这一回头的前后你都有哪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场景一: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

8、爸爸!此时弟弟;场景二: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 时弟5弟; 场景三:终于,在拐弯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 时弟弟)可以把你认为对一会的课本剧活动有用的语句画下来。生:默读,体会。师:“弟弟” 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一会我们可要对话的呀!生:交流。师:好,现在谁准备好了,那现在就可以和我这 个 “爸爸”对话了吧?(1)师:孩子!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你心里是怎样想的?你从哪句话体会出这种心理的?生:想得到你的关心。“他哭丧着脸, 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师: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

9、课件出示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方法。) 这段话写的多么生动、形象呀!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我 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2)师: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生: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师:于是你 生:大发牢骚。师:你会发怎样的牢骚呢?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生:表达不满。(3)师: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 终于,在拐弯处,你看到了我拐弯处的回头!此时你又生:被打动了。师:从哪里读出来的?6生:“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眼里还闪着泪光。”(

10、课件出示这句话)师:这是怎样的泪光?生: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 师: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六)、延伸课文,拓展迁移:师: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生:爸爸我爱您!师: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使你 们竟如此 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父亲深深的爱呀。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表达出此刻你心中的感受吧。(齐读)师:这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你、我、他,也感动了作者,所以作者在结尾也深情地说一名同学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如果把这拐弯处的回头浓缩成一个词语,你会用什么词?生:父爱。(板书)(七)、升华情感、体现人文。1、师:拐弯儿处的回头,这

11、个代表父爱的动作,写尽了所有的父爱,老师也捕捉了一些跟父爱有关的镜头,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多幅照片,同时播放爱的协奏曲,教 师讲解画面内容)2、师、还有一些名人对父爱也有独特的理解,大家先自己 读一读吧。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达芬奇父爱如山。师:老师心中也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我是这样理解父爱的。7父爱是子女一生永远的财富。 吕忠环师:那我相信咱们班同学对父爱会有更多的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你对父爱的理解或者用一、两句话夸夸你的父亲。生汇报。师: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呀。老师衷心地祝贺你们。(八)板书设计:(在字的外边用红笔画一颗心)拐弯儿处的回头父爱(九

12、)教学反思新课标指出“ 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输。 ”我在拐弯处儿的回头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这点,突出人文性。一、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 ,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这是一篇写父爱的课文,故事不长,但感人至深。 课文通过写弟弟郊游时不慎脚被划伤,爸爸碰见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但走到拐弯处儿的时候,却不经意的回头瞟了一眼,体 现了父爱是一种不愿表现的内在的情感。上课伊始,我就深情地告诉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种含蓄的爱。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我们的父亲。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二、读中体验

13、,感受文本的震撼。本课以父子的情感作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将自己对父亲的情感也融入其中,从而感受那种深沉而含蓄的父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本课重在抓住这点。在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中,我抓住了课文中描写弟弟心理变化的话,通过划一划、填一填、 读一读体会弟弟两种不同的心境。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8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 读、个别读 、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 鸣。三、 升华感情 ,再现人文魅力。最后,出示老师捕捉的一些跟父爱有关的镜头,一起来欣赏一下。以及请同学们说说你对父爱的理解或者用一、两句话夸夸你的父亲。此时此刻,学生对父爱的理解是饱满的,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其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用文字展现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动学生内在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所想所说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极。在这里再现了人文魅力。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父子一起经历了痛苦与喜悦,误解与理解,我们陶醉于父亲深深爱中。我们一起成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