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试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62563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官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练习 试题试题积累与运用训练1填空。 (25 分)(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包括风、雅、 三部分。(2)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3)宋朝著名学者 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 , 。 ”(4)古代少年王勃写的 是千古传诵的名文,其中令人拍案叫绝的两句是“ , ” 。(5) “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这句话韵律上的特点是运用了 。(6)苏教版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 的给家乡孩子的信 、有 的只拣儿童多处行 、有 的荷花 ;还选用了许多外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列夫托尔斯

2、泰的 、有维克多雨果的 等。(7)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8)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资源和 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 。(10)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他认为, “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 ,儿童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做事来学习”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5 分) 。(1) “南宁、虐待、思念、留恋、烦恼”中加点字的声母都是“n” 。 ( )(2)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

3、像要睡了”是一个比喻句。 ( )(3)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 )(4)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 、 庄子 、大学和中庸 ;所谓的“五经”指的是易经 、 诗经 、 书经 、 礼记和春秋 。 ( )(5)苏教版教材在习作内容编排上采取了“长短结合” 、 “大小结合”的策略,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了苏教版作文教学的新体系。( )3给下列各题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 分)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 。归田园居 饮酒 种豆南山下山居秋暝(2)对下面复句的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4、) 。尽管我这个普通人对社会没有多大贡献,但如果我多献出一个笑容,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 转折 条件 转折因果 转折 假设 转折假设(3)古诗词赏析:“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下面对李清照的如梦令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词追叙一次醉洒乘船回家、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表现出热爱生活与自然的欢乐情趣。“沉醉”既指与友人尽兴畅饮而大醉,又暗示因饱览溪边美景而陶醉。“不知归路” 、 “误入藕花深处”写出了词人因醉酒而深感懊恼的心情。最后一句很有情趣,人惊鸥鹭,鸥鹭惊人,相互映衬,印象难忘。(4)凡要求小学生写的字,苏教版教材都根据国家语委的规定一一

5、展示了笔顺,并要求小学生按笔顺描红。这体现了教材编写( )的特点。实 新 简 美(5)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 56 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字的习作。300 350 450 4004下面这段话中有 5 处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修改(5 分)。出于保护文化遗址的考虑,余杭地区良渚文化的大部分遗址区域都处于未发掘。但是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这里破坏性挖掘而感到担忧。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大形基建工程实施,必须经过文物部门批准。因此,余杭地区的文物保护规划已经正在紧急制定,本地区的文物保护就有了保障。5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 分) 。上联:忆往昔峥嵘

6、岁月。下联:6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第一、三小节主题连贯一致(3 分) 。小时候,上学后, 长大后,母爱融在乳汁里, 母爱 , 母爱藏在枕头里,吮着它, ,枕着它,香甜甜。 。 爱意绵绵。7把你所熟知或崇拜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名气大的专家或名师写出来(至少写出 45 位) ,再用几句话写出其中两位专家或名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或教学风格(5 分) 。积累与运用训练1填空。 (25 分)(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包括风、雅、 三部分。(2)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3)宋朝著名学者 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 , 。 ”(4)古代少年

7、王勃写的 是千古传诵的名文,其中令人拍案叫绝的两句是“ , ” 。(5) “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这句话韵律上的特点是运用了 。(6)苏教版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 的给家乡孩子的信 、有 的只拣儿童多处行 、有 的荷花 ;还选用了许多外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列夫托尔斯泰的 、有维克多雨果的 等。(7)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8)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资源和 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 。(10)美国著名哲学家

8、和教育家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他认为, “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 ,儿童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做事来学习”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5 分) 。(1) “南宁、虐待、思念、留恋、烦恼”中加点字的声母都是“n” 。 ( )(2)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是一个比喻句。 ( )(3)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 )(4)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 、 庄子 、大学和中庸 ;所谓的“五经”指的是易经 、 诗经 、 书经 、 礼记和春秋 。 ( )(5)苏教版教材在习作内容编排上采取了“长短结

9、合” 、 “大小结合”的策略,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了苏教版作文教学的新体系。( )3给下列各题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 分)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 。归田园居 饮酒 种豆南山下山居秋暝(2)对下面复句的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尽管我这个普通人对社会没有多大贡献,但如果我多献出一个笑容,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 转折 条件 转折因果 转折 假设 转折假设(3)古诗词赏析:“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下面对李清照的如梦令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词追叙一次醉洒乘船回家、误入

10、藕花深处的情景,表现出热爱生活与自然的欢乐情趣。“沉醉”既指与友人尽兴畅饮而大醉,又暗示因饱览溪边美景而陶醉。“不知归路” 、 “误入藕花深处”写出了词人因醉酒而深感懊恼的心情。最后一句很有情趣,人惊鸥鹭,鸥鹭惊人,相互映衬,印象难忘。(4)凡要求小学生写的字,苏教版教材都根据国家语委的规定一一展示了笔顺,并要求小学生按笔顺描红。这体现了教材编写( )的特点。实 新 简 美(5)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 56 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字的习作。300 350 450 4004下面这段话中有 5 处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修改(5 分)。出于保护文化遗址的考

11、虑,余杭地区良渚文化的大部分遗址区域都处于未发掘。但是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这里破坏性挖掘而感到担忧。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大形基建工程实施,必须经过文物部门批准。因此,余杭地区的文物保护规划已经正在紧急制定,本地区的文物保护就有了保障。5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 分) 。上联:忆往昔峥嵘岁月。下联:6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第一、三小节主题连贯一致(3 分) 。小时候,上学后, 长大后,母爱融在乳汁里, 母爱 , 母爱藏在枕头里,吮着它, ,枕着它,香甜甜。 。 爱意绵绵。7把你所熟知或崇拜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名气大的专家或名师写出来(至少写出 45 位) ,再用

12、几句话写出其中两位专家或名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或教学风格(5 分) 。积累与运用训练1填空。 (25 分)(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包括风、雅、 三部分。(2)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3)宋朝著名学者 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 , 。 ”(4)古代少年王勃写的 是千古传诵的名文,其中令人拍案叫绝的两句是“ , ” 。(5) “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这句话韵律上的特点是运用了 。(6)苏教版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 的给家乡孩子的信 、有 的只拣儿童多处行 、有 的荷花 ;还选用了许多外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列夫托尔斯泰的 、

13、有维克多雨果的 等。(7)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8)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资源和 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 。(10)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他认为, “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 ,儿童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做事来学习”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5 分) 。(1) “南宁、虐待、思念、留恋、烦恼”中加点字的声母都是“n” 。 ( )(2)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14、”是一个比喻句。 ( )(3)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 )(4)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 、 庄子 、大学和中庸 ;所谓的“五经”指的是易经 、 诗经 、 书经 、 礼记和春秋 。 ( )(5)苏教版教材在习作内容编排上采取了“长短结合” 、 “大小结合”的策略,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了苏教版作文教学的新体系。( )3给下列各题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 分)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 。归田园居 饮酒 种豆南山下山居秋暝(2)对下面复句的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尽管我这个普通人对社会没有多大贡献,但如果我多献出一个笑容,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 转折 条件 转折因果 转折 假设 转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