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62303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安徽芜湖成功实践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之芜湖实践没有计划外学生、违规招生、超额班级在安徽芜湖市镜湖区,区属 30 所中小学不仅完全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取消择校”的形式均衡,而且在扬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实践中,造就了高位均衡的崭新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高大宽敞的教学综合楼、400 米的标准塑胶跑道、整洁美观的校园绿化走进镜湖区北塘小学,骆士蓓校长告诉记者,今天的校园是在布局调整中,由原北塘小学和另外两所薄弱学校合并重建的,区里一次投入了 2700 万元。“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不仅是一项工作,还是党委政府的神圣责任!”镜湖区委书记卢仓报介绍,地处芜湖市中心城区的镜

2、湖区,辖区人口60 万,占全市人口的一半,流动人口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曾十分突出。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区里三年投入 7000 余万元,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新建了北塘小学,改造了 29 所学校,从根本上均衡和提升了办学条件。同时,为保障教育公平,镜湖区出台系列政策,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镜湖区籍学生混合编班,逐步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儿童享受同等义务教育待遇。在镜湖,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小学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正在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经占学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让每所学校都能使用优质资源“我们的运动会刚结束,明天是全区中小学运动会,接着是向阳小学、解放路小学的运

3、动会。 ”朱宗伟,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这么多运动会之所以在二十九中举办,不仅因为学校体育设施完善,更因为镜湖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学区化管理” 。从来没有绝对的均衡,更没有校校一致的优质资源配置。镜湖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刘芜生介绍,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XX 年开始,镜湖区将区内学校分为五个学区,实施了“学区化管理” ,每个学区内所有学校可以共享教育硬件资源、课程资源。此举打破了原来各校间的壁垒,促进各校的共同发展。 “像二十九中,运动设施资源被别人共享,但他们的学生也可以去田家炳中学参观天文台。 ”不仅硬件共享,镜湖区还全方位构建教师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每年选派不同学校的骨干教

4、师、特级教师到学科教师紧缺或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兼课,300 余名骨干教师通过支教、跨校兼课、挂职锻炼等形式到薄弱学校工作。区里还建立了14 个名师工作室,建立网站网页,进行教研交流。区教育局还组建了名师指导团,通过教学活动月、公开教学、送教上门,让优质资源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水平提升。让每所学校彰显特色优质育人“把每所学校办出特色,是最大的优质教育资源。 ”刘芜生介绍,镜湖区在构建教育公平实践中,坚持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注重学校在保证拥有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条件,打造学校特色。正规网球场,塑胶训练场、水泥训练场在镜湖区棠桥小学,有 6 片网球场地,比起一般地市的

5、专业设施也毫不逊色其实,棠桥小学 XX 年才把短式网球运动项目引进学校。在打造特色学校大背景下,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一拍即合,成立芜湖市第一支校园网球队。如今棠桥小学网球队已连续三年蝉联安徽省青少年短式网球锦标赛冠军,队员由最初的十几人扩展到现在的近百人。学校已经逐步将网球运动引入了日常的体育教学,让短式网球成为一门校本课程:各班都有自己的网球队,每个学期每个班级保证 10 课时的网球课。二十九中学是镜湖区电脑机器人培训基地,在国内外机器人大赛中屡获大奖;弋江北路小学在集邮上凝练出特色,学校已经参加了“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的复审复验;北塘小学从 XX 年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和运动

6、器械在镜湖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特色项目。“让每个孩子有学可上只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卢仓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的内涵应该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本报记者 李陈续)教育公平之芜湖实践没有计划外学生、违规招生、超额班级在安徽芜湖市镜湖区,区属 30 所中小学不仅完全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取消择校”的形式均衡,而且在扬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实践中,造就了高位均衡的崭新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高大宽敞的教学综合楼、400 米的标准塑胶跑道、整洁美观的校园绿化走进镜湖区北塘小学,骆士蓓校长告诉记者,今天的校园是在布局调整中,由原北塘小学和另外两所薄弱学校合并

7、重建的,区里一次投入了 2700 万元。“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不仅是一项工作,还是党委政府的神圣责任!”镜湖区委书记卢仓报介绍,地处芜湖市中心城区的镜湖区,辖区人口60 万,占全市人口的一半,流动人口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曾十分突出。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区里三年投入 7000 余万元,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新建了北塘小学,改造了 29 所学校,从根本上均衡和提升了办学条件。同时,为保障教育公平,镜湖区出台系列政策,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镜湖区籍学生混合编班,逐步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儿童享受同等义务教育待遇。在镜湖,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小学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正在

8、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经占学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让每所学校都能使用优质资源“我们的运动会刚结束,明天是全区中小学运动会,接着是向阳小学、解放路小学的运动会。 ”朱宗伟,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这么多运动会之所以在二十九中举办,不仅因为学校体育设施完善,更因为镜湖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学区化管理” 。从来没有绝对的均衡,更没有校校一致的优质资源配置。镜湖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刘芜生介绍,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XX 年开始,镜湖区将区内学校分为五个学区,实施了“学区化管理” ,每个学区内所有学校可以共享教育硬件资源、课程资源。此举打破了原来各校间的壁垒,促进各校的共同发展。 “像二十九中

9、,运动设施资源被别人共享,但他们的学生也可以去田家炳中学参观天文台。 ”不仅硬件共享,镜湖区还全方位构建教师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每年选派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到学科教师紧缺或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兼课,300 余名骨干教师通过支教、跨校兼课、挂职锻炼等形式到薄弱学校工作。区里还建立了14 个名师工作室,建立网站网页,进行教研交流。区教育局还组建了名师指导团,通过教学活动月、公开教学、送教上门,让优质资源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水平提升。让每所学校彰显特色优质育人“把每所学校办出特色,是最大的优质教育资源。 ”刘芜生介绍,镜湖区在构建教育公平实践中,坚持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注重学校在保证拥

10、有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条件,打造学校特色。正规网球场,塑胶训练场、水泥训练场在镜湖区棠桥小学,有 6 片网球场地,比起一般地市的专业设施也毫不逊色其实,棠桥小学 XX 年才把短式网球运动项目引进学校。在打造特色学校大背景下,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一拍即合,成立芜湖市第一支校园网球队。如今棠桥小学网球队已连续三年蝉联安徽省青少年短式网球锦标赛冠军,队员由最初的十几人扩展到现在的近百人。学校已经逐步将网球运动引入了日常的体育教学,让短式网球成为一门校本课程:各班都有自己的网球队,每个学期每个班级保证 10 课时的网球课。二十九中学是镜湖区电脑机器人培训基地,在国内外机器人大赛中

11、屡获大奖;弋江北路小学在集邮上凝练出特色,学校已经参加了“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的复审复验;北塘小学从 XX 年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械在镜湖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特色项目。“让每个孩子有学可上只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卢仓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的内涵应该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本报记者 李陈续)教育公平之芜湖实践没有计划外学生、违规招生、超额班级在安徽芜湖市镜湖区,区属 30 所中小学不仅完全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取消择校”的形式均衡,而且在扬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实践中,造就了高位均衡的崭新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高大宽敞的教学

12、综合楼、400 米的标准塑胶跑道、整洁美观的校园绿化走进镜湖区北塘小学,骆士蓓校长告诉记者,今天的校园是在布局调整中,由原北塘小学和另外两所薄弱学校合并重建的,区里一次投入了 2700 万元。“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不仅是一项工作,还是党委政府的神圣责任!”镜湖区委书记卢仓报介绍,地处芜湖市中心城区的镜湖区,辖区人口60 万,占全市人口的一半,流动人口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曾十分突出。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区里三年投入 7000 余万元,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新建了北塘小学,改造了 29 所学校,从根本上均衡和提升了办学条件。同时,为保障教育公平,镜湖区出台系列政策,让外

13、来务工人员子女与镜湖区籍学生混合编班,逐步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儿童享受同等义务教育待遇。在镜湖,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小学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正在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经占学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让每所学校都能使用优质资源“我们的运动会刚结束,明天是全区中小学运动会,接着是向阳小学、解放路小学的运动会。 ”朱宗伟,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这么多运动会之所以在二十九中举办,不仅因为学校体育设施完善,更因为镜湖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学区化管理” 。从来没有绝对的均衡,更没有校校一致的优质资源配置。镜湖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刘芜生介绍,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XX 年开始,镜湖区将区内学

14、校分为五个学区,实施了“学区化管理” ,每个学区内所有学校可以共享教育硬件资源、课程资源。此举打破了原来各校间的壁垒,促进各校的共同发展。 “像二十九中,运动设施资源被别人共享,但他们的学生也可以去田家炳中学参观天文台。 ”不仅硬件共享,镜湖区还全方位构建教师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每年选派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到学科教师紧缺或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兼课,300 余名骨干教师通过支教、跨校兼课、挂职锻炼等形式到薄弱学校工作。区里还建立了14 个名师工作室,建立网站网页,进行教研交流。区教育局还组建了名师指导团,通过教学活动月、公开教学、送教上门,让优质资源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水平提升。让每

15、所学校彰显特色优质育人“把每所学校办出特色,是最大的优质教育资源。 ”刘芜生介绍,镜湖区在构建教育公平实践中,坚持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注重学校在保证拥有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条件,打造学校特色。正规网球场,塑胶训练场、水泥训练场在镜湖区棠桥小学,有 6 片网球场地,比起一般地市的专业设施也毫不逊色其实,棠桥小学 XX 年才把短式网球运动项目引进学校。在打造特色学校大背景下,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一拍即合,成立芜湖市第一支校园网球队。如今棠桥小学网球队已连续三年蝉联安徽省青少年短式网球锦标赛冠军,队员由最初的十几人扩展到现在的近百人。学校已经逐步将网球运动引入了日常的体育教学,让短式网球成为一门校本课程:各班都有自己的网球队,每个学期每个班级保证 10 课时的网球课。二十九中学是镜湖区电脑机器人培训基地,在国内外机器人大赛中屡获大奖;弋江北路小学在集邮上凝练出特色,学校已经参加了“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的复审复验;北塘小学从 XX 年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械在镜湖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特色项目。“让每个孩子有学可上只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卢仓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的内涵应该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本报记者 李陈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