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054302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 试大纲解读及备考策略西北师大附中 朱慧琴1.重庆卷、新课标卷比较分析 见微知著,明确方向 2.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三年命题分析 纵向比较,掌握规律 3.2015年甘肃省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基于问题,锁定重点 4.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分享交流,共同成长一、知识储备不足 二、题干意识薄弱 三、阅读能力欠佳 四、作文思想僵化2015年甘肃省 考生语文答卷情况分析一、知识储备不足 (一)复习盲区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 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B.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

2、,据其生平事迹评定 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 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 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题号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T2_42.131.360.710.35T2_50.911.380.300.26T2_6 2.630.990.880.33T2_7 5.851.830.590.54样本量:266629一、知识储备不足 (二)常识错误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

3、复何言 !军旅:军队旅行(游)、带着军队旅行、 军费游玩、兴师动众的去旅行。 咨怨:产生埋怨、生气抱怨、咨生怨恨。 泉壤:黄泉土壤、死亡。一、知识储备不足 (三)模糊不清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6分)表达了诗人忧愁、难过的思想感情。从“ 酒冲愁阵出奇兵”就可以看出,正应了那句 “借酒浇愁愁更愁”的名句。二、题干意识薄弱 (一)答题范围答题区间分两类,一类是指定内容,明 确地告诉考生,按照指定的内容寻找答案。 第二种是提示答案的范围。二、题干意识薄弱 (二)答题思路残春旅舍 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

4、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 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 要赏析。(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 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 系起来,十分新奇;(2)用词巧妙,“抱 ”“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 常自然。(答出(1)的给3分,答出(2) 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 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2.(3) 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赋远征 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那些历史人物的事迹 ,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 解。(6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 作战。当命令到达

5、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 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 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 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 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二、题干意识薄弱 (三)答题要点(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 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 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 不同。(8分)性情气质相似、精神困境根源的不同相似点: 外貌:老汪,“留分头,穿长衫”;孔乙己,“ 穿长衫”。 生活习惯:都爱喝酒。

6、 生活境遇:老汪,虽被辞退,但因碰上好东家, 落下了脚。孔,被辞退。 责任心:老汪,不甘于堕落,努力生活,努力教 孩子们知识。孔,堕落。 不同点: 表达能力:汪,结巴,不善于表达;孔,善于表 达,如“茴”、窃书。 责任心:汪,责任,自我约束。孔,自我放纵。三、阅读能力欠佳 (一)忽视整体阅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 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 B. 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 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 实现的。 C. “前

7、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 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 本的理解。 D.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 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 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三、阅读能力欠佳 (一)忽视整体阅读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 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 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 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 的本义靠拢;另一

8、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 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 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 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 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三、阅读能力欠佳 (一)忽视整体阅读核心概念基本立场每段要 点(勾画、批注)结构布局主要观点三、阅读能力欠佳 (二)思维缺乏深度11.(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 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241897422(4分) 老汪有一肚子知识却有些结巴,倒不出知识,所以大人小孩

9、对 老汪都带些许的不尊重,并且老汪四处流落了七八年才在镇上落下 脚,生活状况也不是很好,后来到老范的牛屋私塾里教书,徒儿们 不爱听他讲课还爱和他作对,在人际关系上老汪并没有朋友。 老汪老婆爱说东邻西舍的闲话,还爱偷庄稼占便宜,且不识字 ,和老汪没有共同语言,老汪觉得孤独。 老汪找的那人也见不到,老汪没有朋友,所以他才对那诗有别 样理解。三、阅读能力欠佳 (二)思维缺乏深度学生及周围人 老汪 老婆银瓶 孤独(体验)要找的人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理 解三、阅读能力欠佳 (二)思维缺乏深度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 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

10、 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 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 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 ;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 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 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 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答案: 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 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 曲解论语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 ,抚慰自己的孤独。 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 身边却宛如远来。三、阅读

11、能力欠佳 (二)思维缺乏深度(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 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 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表达能力、责任心、学问、对生活的态度。社会三、阅读能力欠佳 (三) 表达缺乏精度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 要分析。(6分)(151839113考生)流落他乡,借酒浇愁,酒后出现的一派幻象之 景及作者内心对奸臣的痛恨,希望朝廷早日能够看 清那些奸人的真面目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内心对 奸人的憎恨以及身居他乡关切朝中之事的爱国之怀 ,同时也暗示作者内心对朝廷任用小人、不重用贤 良的不满。三、阅读能力欠佳 (三) 表达缺乏

12、精度12.(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 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 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81768910考生 为国战死,不怕牺牲的高尚品格,孤军奋战,报 国家养育之恩。 同仇敌忾,顽强作战。 有骨气,不苟且偷生,拒绝英军收容。 腹部中弹,依然作战。四、作文1.思想僵化“今年没有出现满分作文,在阅卷头3天,我们 就预感到了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写得好的作 文实在太少。”据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北大 中文系副主任、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 副组长漆永祥直言,高中生作文的弊端在今年北京 高考作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考生作文中宿构、默 写、套用的情

13、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 现象更为普遍。这种“高考体”文风已经到了非改 变不可的程度。 (2012.7.3光明日报)不同的风采,同一个梦想 (111288618考生)(54分)是雄鹰,就该有搏击蓝天、展翅飞翔的勇气;是健马,就应有 踏开四蹄、驰骋草原的豪情;是学生,就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热情。大李,用创新推动自己前往;老王,用敬业诠释人生;小刘, 用爱好开辟天地,他们都在用属于自己独特的风采圆属于自己的梦 。梦想,其实并非遥不可及,只是有人努力去实践他,有人却只是 让他成为梦。勇敢如她,她用生命诠释自己的风采,诺奖得主马拉即使面对 枪口,她也镇定自若,子弹可以让她闭嘴,但还会让更

14、多的她站起 来为教育权发出呼唤。她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表明自己将为 之坚持奋斗。一个16岁女孩的声音,让世界为之感动,她的力量从 未单薄,我们都与她同在,她用勇敢诠释了自己的价值取向,用勇 敢诠释了生命的风采。不同的风采,同一个梦想 (111288618考生)(54分)爱生如她,她用双腿换来了生命的美丽绽放。她是一名普通 的教师,但她却做着不普通的事。当车向学生驶来,她义无反顾地 推开了她们,自己却再也站不起来。感动中国组委会评价她说:“ 她大你们不多,却在那一刻值得你们仰望,她虽折断了双腿,却为 自己插上了翅膀。”双腿失去了,但却让师德在我们心中永存。爱 生如子的她,用生命诠释风采,用生

15、命谱写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坚强如他,他用坚强诠释风采。他,才华横溢,拥有大好的 前途,可命运之神却不眷顾他,早年就被查出患有绝症,生命垂危 。这给她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但她却很快恢复如初,并着手制定 计划,让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一会去西藏脱胎换 骨,一会儿到深山野林去支教。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难 、磨难,也应勇敢面对。路在脚下,坚强地大步向前,一切都不会 那么困难。他用坚强诠释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用坚强谱写人生 “歌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风采,只要是适合 自己的,就是独特的,无须看别人如何做,只要坚持自 我,做好自己,相信你会有属于自己的风采。(开学考试)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人类未知的领域,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当迷茫与 困惑一阵阵来袭时,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无论我 转向何方,总有黑浪迎面打来”。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却 说,“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 份上岸。”他们两个人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一轮周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心灵的契约是我们每个人与自己或与他人在内心的 约定。诚信、责任、理想、诺言、操守支撑“人” 的结构,体现契约精神。缺乏心灵契约,浮躁空虚,游 离易变,犹如失去根系的大树,失去源头的大江,只能 枯萎、干涸请以“守住心灵的契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真正的风采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最美的国家应该是:士兵懂得保家 卫国,老师知道教书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