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第十三二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49912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尽心上第十三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孟子尽心上第十三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孟子尽心上第十三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孟子尽心上第十三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孟子尽心上第十三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尽心上第十三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尽心上第十三二(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尽心上孟子尽心上 第十三第十三 二二13.20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章?本章及下章 13.21 可视为上章 13.19 的注解。重言“君子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 ,显然在突出君子存在之乐不是单纯的政治事功取向。其一乐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所谓“兄弟无故”就是“无有他故而无嫌隙之事” (注疏P362) ,其意在存在论意义上就是说:持守存在的源初状态(无论在孟子梁惠王中的共在同乐意义上还是在论语觉而切实行动展开于源初的父母兄弟共在意义上,与父母兄弟同在而无嫌隙的意义,都是持守存在的源初状态而不滑离) ;其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其意是“存诚于己” ,即实得于其在世的源初

2、状态而无愧疚于天人;第三乐是“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此处“教育”与今天所谓教育者不是同义的,如朱熹集注所说似乎已经失其本意:“尽得一世明睿之才,而以所乐乎己者教而养之,则斯道之传得之者众,而天下后世将无不被其泽矣。圣人之心所愿欲者,莫大乎此,今既得之,其乐为何如哉?” (P354)在孔孟,教者之本质根于学之自觉,育者则本意在“养” (注疏P362) ,而所谓养是相与存在的彼此濡染(参见离娄下8.8 解释) 。因此,所谓第三乐,不是说君子将自己所有的道布教般传递出去,而是说,君子正己而化天下,并不是绝对孤立或孤独的,在其内在本己深处,存留着与他者相与而乐的可能向度此他者不是天下的一般人或者任

3、何可能之人,而是“可相与教养的英才” ,亦即可正己而化担当化天下的英才。这是对上章的深化。政治伦理教化艺术统一?13.21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章?本章不单单将上两章(13.19/13.20)的蕴意释放出来,而且通过所欲 所乐 所性的区分与层层递进,将整个“尽心”的存在论意义也昭示出来了。广土众民作为有国界限制并对之加以拓展的一般事业,是君子之所欲其意不过是说君子并不排斥兴邦定国拓疆的事业,但这不能成为君子之所乐,所谓乐,就是心以自我肯定而享受的方式安于其行的情感状态,在广土众民的事业中,君子无以为乐;但在得“天下”而处其“中”以安天下之民的事业中,君子得到某种“乐” ,但此乐不是

4、君子的本质所在虽然在君子的本质中必然有其乐,但有乐并不等于君子的本质;此处“君子所性”的意思,就是君子所以以之为自身本性或本质者。君子之所以之为性者,与心和体不可分离,而是二者的结合,亦即在心行中体现或实现者才是本质。孟子明确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这是性根源于心,如 13.1 所解释的,性依赖于心的自尽其身,此性即根于心之意。心作为人自身本质的根源,具有内在性,因此,前文所说所欲不乐、所乐不性,恰恰在于它们不是内在之心本身。因此,孟子所谓人的本质(性) ,一个根本的要求是“根源于内” 。因为,唯有根源于内才能“分定” (朱熹集注说:“分者,所得于天之全体,故不以穷达而有异。 ”

5、p355) ,才能“大行不加穷居不损” 。但是,此“内”不是说“单纯的精神或灵魂” ,而是内在于当下行事中的源动之心。根源于内,恰恰就是动而形诸外。只要是行,身体就是必然的中介。在心与身之间,并非有着一个彼此外在的施令与受命的关系,而是一个自然而充溢的统一体。就统一的行动/行事而言,一般以为在单纯的容貌形体表现与具体动作之间,可能具有差异,但那只是一种扭曲的表现,在源初内在的心身/形/体行的统一中,容貌与体态同四体的运动本身统一于“事情”,而将仁义礼智的本质彰显出来。注疏将“四体不言而喻”解释为“口不言,人自晓喻而知也” (P363) ;集注解为“言四体不待吾言,而自能晓喻吾意也” (P355

6、) 。朱熹之意更可取,但仍有外在的知的倾向?13.22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章?两层意思:一层是圣人为政,能让百姓(民)各养其老在上文 13.20 第一乐的意义上来看,就是民能处于其自身而不为拆散,老者有布帛可做衣有肉可食不过是其形式化的表现;二层是政治本质上就是伦理教化的统一,所谓“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也” , “善养老”意味着善于受教于老,或者说善于濡染于老者。 “善于养”的前提和根本在于自觉于此。因此,善养老的意思,恰恰就是教化的理想实现它既是源初状态的保持,又是源初状态的完善。因此,文王善养老者,天下之人以之为归,比如伯夷、太公,归之。 “视为己归”的意思,只能是回

7、到自身;而以文王善养老者为自己的归宿意味着君子之第三乐的实现回到自身的同时是相与而乐的彼此濡染。?13.23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章?回到梁惠王的主旨:物欲财富并非隔绝于仁义存在,恰好在君王自身在物欲利益上的让度,使民能回到其本己的仁义存在。 “民可使富” 、 “使民有菽粟” ,并非君王等为政者从自身给民以富利,而是让民自得其富利。富利本不在其绝对的充裕,而在其相对于道德本质的从属性。因此,孟子以水火之足来比喻菽粟之丰裕注意,水火本身是民之生活的基本保障;财货之利也是,让富利在民自身可以成为出于自身的让度者,而这正好是仁义的本质使让度富利/财富/物质利益成为可能的,就是超越富利利益

8、的东西(使富利能够成为属人的东西) ,亦即人之仁义本质。?13.24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章?本章所说水之“盈科而进” ,与离娄下8.18 所说相同。在注疏和集注中,本章的关键似乎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解释。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朱熹说:“难为水,难为言,犹仁不可为众之意。 ” (P356)将仁的达成与展开视为不可普遍化的行为,这与孟子的本意不完全相同。实则,孟子之意在于指出,单纯对水的外在之“观”当然难以成海,内心无诚的外在闲适赏玩游乐,当然无与于圣人之门(之言) 。成海必须涓流不停汇集源泉混混且盈科而进乃可,入圣人之门必须志道成章实有诸己而后可(集注注成

9、章而达:“成章,所积者厚,而文章外见也。达者,足于此而通于彼也。 ”P356) 。因此,重要的不是在东山上小鲁国或在泰山上小天下,而是使此“小”得以可能的“登”具有先决性。与 8.18 相比,这里加入了一个光明照亮一切缝隙的比喻。注意朱熹这里所谓“明体光用”的说法:“明者光之体,光者明之用。 ” (P356)?13.25 孟子曰鸡鸣而其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章?“鸡鸣而起”意味着时间性上的“源初之动”。 集注引程子以公私解善利,追问“鸡鸣而起,若未接物,又何为善” ,答以“只主于敬便是为善”(P357) ,将鸡鸣而起引向了单纯的内在心灵状态了。 “鸡鸣而起且孳孳为善” ,完整的意思是说,人之源初行

10、动便从善出发(不仅仅是为了善) ;“鸡鸣而起且孳孳为恶” ,也是指人源初行动便从利出发。因此,所谓善与利的分别,是从源初行动的本质来说的,并不是在展开后的任何一个阶段上二者都彼此对峙。在孟子,源初从善出发,允许展开之后的善利并取。?13.26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章?13.24 以“源泉混混盈科而进”喻为善之初,13.25 以“鸡鸣而起孳孳为善”之行实化源泉混混而进,13.26 则以源泉之展开途程中的“时中权变”来突出事情自身的意义。所谓“权”作为称锤,它本就随着所称量之物而变化自身样态。以杨朱的为我与墨子的兼爱作为为善的反面,不过是突出反对执着于先于“称量对象”的固执/先验观

11、念亦即它执着于事情自身展开之前的脱离于事情的孤立观念(作为主观情态的为己与兼爱) ;而子莫的执中则表现为执着于事情自身展开之前的脱离于事情的孤立原则或标准(作为客观情态的精神标准) 。孟子真正要说的是:从源泉混混而来的为善之旅,本身是切于行动及其事情的一个过程在事情之中为善。时中而权并非完全排斥主观观念或者客观理念,而只是强调在具体切实行事中,心与事的统一体中心自身能够从此事情中领悟当下的应当与必然(所谓的主观与客观观念,都必须以此未根据) 。参见朱子所引程子的话:“中字最难识,须是默识心通。且试言一厅,则中央为中;一家,则厅非中而堂为中;一国,则堂非中而国之中为中,推此可类见矣” ;中不能脱

12、离具体事物/事情,中随事而变化;“中不可执也,识得则事事物物皆有自然之中,不待安排,安排著则不中也。 ”切于事情之中排除了先验的观念论。P357?13.27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章?饥渴本是人日常存在的一种经常性事件,在饥渴事件中,也有其正或中。但孟子这里是以饥渴作为饮食常态的一种变异来作喻,说明口腹之体丧失自身之正恰好就是口腹之体未能适当地满足自身。如果口腹之体即使在饥渴之下也能以合乎其应当之正的方式来饮食,则口腹之体隐然之中有其权衡选择,亦即大体或心为主于中。在人心而言,并非不能由心自觉而选择口腹之体“正当”的实现方式,但是,口腹之体在饥渴的扭曲变异之下,让心不能在口腹之

13、体实现自身中为主,则口腹之欲成为心害使心不能在口腹之体的实现中起其当起的作用。反之,一旦人心能不受口腹之体变异了的欲望(饥渴)之害而能持守其自身为主的职能,则在口腹享受上与他人相较的不及,不能成为其所忧。朱熹明确指出,饥渴之害与口腹贫穷之害,使对于饮食和富贵丧失了选择而失其“正” (P357)此意味着,事情之正中,基于心不受移易的选择。临事而择是中,临事扭曲而无择,择非中。参见离娄下8.28“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的解释。?13.28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章?介, 注疏解为“大志” (P367) , 集注解为“有分辨” (P357) 。柳下惠作为“圣之和者”而略有“不恭” ,虽非

14、“时中”而权,但得其大者(行事中能持守分辨即为事之大者,因为分辨是心的能力) 。?13.29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章?注疏认为此与论语 “一篑而止”同义,都是强调行动的彻底完成是行仁的保证。仁义存在不是某件事情中的本质,而是所有事情、贯穿一生事情的本质。所以,掘井须到涌泉,为仁须到生命尽头。本章所说行的贯彻,为下章 13.30 所进一步深化:从源头之有与行动之有与行动中之貌似而有比较。?13.30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章?五霸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本章主旨的答案。霸业就是俗世成就的标准征服战功以及相应的权势等等。 参见公孙丑上3.3“以力假仁者

15、霸”章五霸之假仁义,有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它表明即使在完全悖于仁义本质的霸业中,也必须以仁义作为某种文饰,尽管在此情景下,仁义完全以被扭曲的形式来表现自身;另一方面是,霸业假借仁义以实现自身,在长期的假借之中,真正的仁义就消失了,没有了不单单是五霸丧失了真正的仁义,而且对于整个追求实现霸业的俗世来说都丧失了真正的仁义。 ,孟子本章仅仅说“久假不归则不真有” ,实际上表达的恰恰是在俗世“久假无有”状态中,如何重新回到其真有在不真有状态下的虚假文饰一旦被觉察也就是向真实仁义的迈进。由此回溯, “尧舜性之”讲的源初之有, “汤武身之”讲的则是展开过程行动之有久假不归而非真有恰恰就是讲在仁义在其

16、展开过程中的一旦乃至必然丧失如何重新回到仁义。这是仁义之在的三种样式,而这些都以心的临事而择为基础。?13.31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章?伊尹何以放太甲?其事在万章上9.6,其理则在同篇下章 9.7 所谓“先觉觉后觉” 。觉是觉于为政为人,去觉后觉者就是使之觉于为政为人。伊尹之放,具有着实际的身分地位资格和切实的行动表现,若单就本质而言,则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即是“放君” (参见滕文公上5.9) ,而所谓面对卫国父子举兵相距的“正名”论更是“放君” 。这以孟子所实现了身份确证与使命转换为基础(参见滕文公上5.9 以及公孙丑上等诸章) 。?13.32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章?这个问题在前面曾经得到关注。参见滕文公上5.4 和滕文公下6.4“士何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