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儿童发展规划监测报告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9022510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四川儿童发展规划监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年四川儿童发展规划监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四川儿童发展规划监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四川儿童发展规划监测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权威研判 I AU THORI T Y J UDGE 2 0 1 5 年四J I J L 童发 文 陈鹏字 自2 01 1 年以来 ,四川省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省政 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以优先保护、平等发展 、普 惠福利为目标 ,积极推进实施 四川儿童发展规划 ( 2 0 1 1 2 0 2 0 年 ) ( 以下简称 儿童规划 ) 。至 2 0 1 5 年 ,全省 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 ,合法权 益得到较好维护,生存环境全面优化 ,确保儿童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受到国务院 “ 两纲”中期评估组的高度肯定。 儿童规划 目标涉及儿童与健康、教育、福利、社会 环境和

2、法律保护五个领域,共有统计监测指标4 3 项 ( 见附 表) 。监测数据显示,自 儿童规划实施五年来,4 1 项监 测指标中 ( 有 2 项指标数据部门今年取消统计 ) ,提前达标 和预期可达标的指标 3 5项 ,占8 5 3 7 ;预期达标困难的 指标4项,占9 7 6 。 2 0 1 5年儿童发展规划各领域指标进展情况 计量 单位 :项 提前 预期 预期 无数据 领域 目标 迭标 或无法 达标 可迭标 固难 判断 合 计 4 1 1 6 1 9 4 一 儿童与健康 1 5 8 6 1 ( 1 儿童与教 育 8 1 6 1 ) 儿童与福利 8 2 f ) 1 儿童与环境、 法律 1 【 】

3、1 儿童健康全面提升 但城 乡差距仍明显 婴幼儿死亡率继续下降 2 0 1 5年 全省婴 儿死 亡率 为 7 8 0 o ,其 中 ,农村 为 8 3 4 o ,分别 比上年下降 2 3 8个干分点和 1 8 6 3个干分 点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8 9 2 o ,其中,农村 9 6 8 o , 分别比上年下降6 6 0 、2 1 7 5 个千分点。 儿童营养状况有效改善 2 0 1 5年 四川省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 9 3 1 1 , 比上 年提 高 O 8 6个 百分 点 ;5岁以 下儿 童低体 重率 为 2 7 0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 3 8 6 ,0 - 6个月婴儿

4、4 4 lJ I 】 J I l j 对 留守儿 童生活 、学习 、心 理 、安全等方面仍需加强关注 纯母乳喂养率81 0 5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及新 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9 4 1 2 、6 2 3 7 。 儿童计划免疫保持较高水平 2 01 5 年 ,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在川全面落实,计划内的 卡介苗、乙肝疫苗等十种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 9 以上。 儿童健 康保健水平城 乡差距仍然明显 2 0 1 5年 ,全省农村婴儿死亡率为 8 3 4 o ,比城市高 2 51 个干分点 ;农村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 6 8 o ,比城 市高 3 4 8个干分点 。农村儿童健康保健水平低于城市

5、。同 时,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缺乏,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 等因素也是导致我省 “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指标达标 困难的主要原因。 优质教育基础形成 学前教育待巩固 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2 0 1 5年全省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 1 3 8所 ,总量达 到2 2 5 8所 ;在园幼儿 2 4 8 1 7 万人,比上年年增加7 4 0万 人 ,其中 ,女童 1 1 8 2 3万 人,占4 7 6 4 ,比去年增加 3 4 2万 人 ;学前三年毛入 园率 为 7 6 8 8 ,比上年提高 2 1 8 个百分点,提前达到 儿童规划目标。 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 2 0 1 5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争入学

6、率达 9 9 _ 2 1 ,其中 男童为9 9 1 3 ,女童为9 9 3 0 ,女童高于男童 O 1 7 个百 分 点 ;初 中 阶段 毛 入 学 率 达 1 1 5 3 7 ,其 中男 生 为 1 1 5 7 8 ,女生为 1 1 4 9 2 ,女生略低于男生0 8 6个百分 点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 3 7 1 比去年增加 0 4 4个百分 点。 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2 0 1 5年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在校学生数为 4 3 3万人,比上年增加 0 1 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 3 2 5 1 人,比上年增加9 6 2 人。 儿童教育情况部分领域距目标值较大 2 01 5 年,儿童

7、教育领域的8项指标中,目前 “ 九年义务 教育巩固率”及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 项指标尚未未达标, “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量”不增返降。另外,全省在园幼儿 2 4 8 1 7万人,但公办幼儿园数仅有 2 2 5 8所,学前三年毛入 园率7 6 8 8 ,“ 农村公办幼儿园数”预计达标困难。 社会福利惠及更多儿童 儿童福利机构不断健全 全省儿童福利机构 5 3个,比上年增加5个;儿童福利 指导中心2 0 4个,比上年增加21 个 ;流浪未成年救助保护 中心6 7个;被社会:N L I机构收养儿童人数为 1 0 1 2人,男童 和女童分别为4 3 2、5 8 0人 ,儿童福利机构条件的改善

8、,惠 及了更多需救助的儿童。 残疾儿童康复水平不断提高 全省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积极推进 ,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不 断加强,基本福利保障覆盖面扩大。2 01 5,全省开展残疾 儿童康复的服务机构4 9 0个,比上年增加3 3个;O 一 1 0岁残 疾儿童康复训练和服务人数 、儿童康复救助人数分别为 7 0 0 0、9 0 0 0人。 社 会救助 力度继续加大 全省在落实城乡低保政策中 ,突出了贫困家庭中未成年 人和孤儿的救助 ,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儿童全部纳入低保范 围,对孤儿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生活保障资金全部 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解决了贫困家庭中未成年人和孤儿的生 活困难问题 ,2 0 1 5年孤

9、儿家庭收养人数达 1 0 1 2 人。 营造 良好儿童成 长环境 关注意识需加强 儿童 生活 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2 O1 5年 全省 开办 家长学 校 3 2 3 5 5个 ,比上 年增 加 4 4 1 3个,家长学校培训I 4 2 1 万人次,比上年年增加4 9万人 次 ;儿童中心 ( 或儿童之家)1 7 6 3 9 个 ,比上年增加 1 6 0 4 个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 7 7 7 3 ,比上年提高 3 3个百 分 点。 儿童发展 的文化环境有效改善 2 0 1 5 年 ,全省共建有儿童活动中心 1 7 6 3 9个 ,比上年 增加 1 6 0 4个;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人次 7 8

10、 6 0万人次,比 上年增加9 8 6万人次;儿童图书出版物为1 4 5 2万册,比上 年增加 3 0 9万册;少儿电视节目播出时长 2 4 3 9 7小时,比 上年 增加 5 4 3 6d q ,- t 。 儿童校 园及周边环境持 续改善 公安机关严格落实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各项措施,组织社 区民警深入各个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排查 、督促整改辖 区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复杂部位的治 安秩序整治和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对在 “ 护校安园”工作活 动中排查到的校园内部安全隐患责令整改,校园及周边治安 秩序不断改善。 儿童全法权益得 到全面保障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继续加大对侵犯儿童权益违法

11、犯罪活 动的打击力度,2 0 1 5年共破获拐卖儿童案件 1 4 3起,未成 年人得到法律机构援助的人数9 7 4 1人,有力地保护了儿童 的合法权益。 儿童成长环境 尚需净化 黑网u B g 地下非法出版物等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尚未 全部消除,交通和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等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仍 然存在。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仍需加 强关注。目前全省持有证书的专业社工数量为6 9 3 1人,虽 在逐年提高,但离既定 目标还存在巨大差距,不能完全满足 需求。儿童中心 ( 儿童之家)数量递增缓慢。 性别平等 意识需进一步倡导 2 0 1 5年我省出生性别比例较 2 01 4年下降5 0 2

12、 ,但 仍高于婴儿出生性别比标准水平近3个百分点,表明传统性 别观念仍对生育行为存在较大影响 ,性别平等宣传力度仍需 加强,特别是农村地区还需要实现 “ 生男生女都一样 ,女儿 也是传后人”观念的彻底转变。 对策建议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农村儿童事业发展水平。促进 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 ,按照广覆 盖、均等化原则,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城乡协调发 展,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进一步提高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 和教学资源均衡配置的力度,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接受学前 教育和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双基成果,防止在校学生流失 和辍学。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发展职

13、业教育重要意义的宣 传,加大对职业学校建设的力度,不断从教育结构、教育模 式、教学组织模式、教师队伍素质等多方位探索职业教育教 学方式方法的改进。 进一步加强儿童成长社会环境的整治力度。加大对 “ 儿 童优先”基本国策和 未成年人保护法 、 义务教育法等 一系列有关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努力 增强全社会关心、爱护儿童的意识 ,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 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牢牢把握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承认男女两性应有平等的机会享 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健康等各个方面的资源,需要 政策、法规和社会行为ff “J N位,任重而道远 。目 l删I f l 省,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